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历史书屋>>正文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鲍鹭滨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2-11-17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

售价:70.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0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12月中旬正式出版。姐妹作,近代史和校史集萃估计明年6月份出版。

编辑推荐

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其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史料的阅读、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涵盖了史学的基本内容。傅斯年强调:“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和新高考的改革,新材料、新史学研究的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再次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重中之重。由于史学书籍浩如烟海,加之工作的繁忙、专业素养的局限,对一线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的不足制约着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广泛汲取史学研究新成果,把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素质教育标兵,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的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学校各学科教学研究氛围浓厚,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课改、教学研究、高考成绩方面取得瞩目的成绩,享誉海内外。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厦门六中历史教研组在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许多历史研究成果已在众多国内知名公众号、学科网站连载,反响热烈。

当然,由于编者受时间、能力的局限,本书难免存在史料甄选科学性、问题设置严谨性、功能达成的缺憾等问题,敬请全国专家、同行不吝指教。希望我们的汇编能在历史教学研究、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效果。

                                                                                                                     鲍鹭滨

                                                                                                             2022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校本是针对团队史料汇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专题的一个改版。主要在高中新教材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授课过程中,广大教师都深感教学内容繁多,备课时间紧张,往往为了准备一课内容疲于奔命,没有更多时间能够驻足反思。在单元和大概念教学的引领下,传统的备课模式需要一个思想解放和实践更新的过程。本书立足于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讲教材内容进行情境整合,用问题链条来构建项目学习,也尝试有一些与新高考题型相仿造的自主命题。本校本丛书精选改编了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史料汇编,在选必一18课中设置了几百个史料阅读和问题项目,希望能借此给同仁们一点思考,一点帮助,提高备课的精准度。因为时间仓促,加之本人能力有限,校本中选取的史学材料难免有不恰当,逻辑不够严谨的问题。恳请全国专家、同仁不吝指教,大家共同研讨商榷。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订购提供课件版和PDF打印版,严禁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因为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同仁如果需要请购,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运费超出部分需要自行负责,具体微信上联系后操作哈。

目录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汇编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0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005—038

       0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040—072

       0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073—105

       0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106—148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0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149—167

       0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 168—186

       0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 187—209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0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210—229

       0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230—257

       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 258—278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汇编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279—308

       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 309329

       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 330—346

       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 347—362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363—394

       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 395428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429445

       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446473

      

      

精彩书摘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元一:政治制度

课时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课标解读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夏商的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原始民主传统: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又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曽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些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帝国开始采取了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皇帝制具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等特点,皇帝作为专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指挥等于一身,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三公九卿制: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以公卿为首的一套官僚机构。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三公指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顷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郡县制: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文书治理: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朝还建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统系统,以保障皇帝与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不达到一定的数量“不得休息”。)

3.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中枢机构官制的演进:A 两汉中朝到尚书台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B 隋唐到宋元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六部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但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C 明内阁制、清军机处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处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A 郡县制的演变 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分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B 行省制的演进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与《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上融通区别部分

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纲要涉及部分: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等

1)夏朝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第5页,“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度国家夏朝。……”

2商朝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第6页,“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3西周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第6页,“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4春秋战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第11页,“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纷纷开展……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选必增加部分:先秦的早期民主传统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第3页,“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 秦朝的政治制度

纲要涉及部分:秦帝国的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1)秦帝国的统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第15页,“公元前221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第15页,“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郡县制在全国推广。……”

选必增加部分:邮传文书系统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第4页,“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新政管理。……”

3.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纲要涉及部分:西汉中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东汉尚书台;隋唐三省六部制、军镇节度使;宋代二府三司制、知州制度;元代中书省、行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设内阁制;清代军机处等

1)西汉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第21页,“汉武帝继位后,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第20页,“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第21页,“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2东汉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第22页,“东汉初年,刘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3隋唐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第3940页,“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6课,第35页,“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镇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

4宋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9课,第49页,“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9课,第49页,“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5元代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0课,第57页,“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6明清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3课,第72页,“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4课,第78页,“中枢秘书机构也发生了变化。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选必增加部分:地方上东汉晚期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隋的州县两级制到唐的道州县三级制、宋代路州(府)县三级制、明清督抚制度和形成省府县三级制等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第6页,“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以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由三使司分割。……又向各省派出巡抚,清代又设总督。……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三、史料研读

综述材料1:国家产生与国家治理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分析国家的本质。

提示: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人类文明史的演进顺序阐述代表性国家是如何构建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

提示: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早期,奴隶制王国时代,如西亚两河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通过确立王权神化,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法典等手段,强化了奴隶制国家的治理效能;随着区域文明的拓展,奴隶制农业文明国家以强大的社会管理和组织能力,构建起地跨洲际的大帝国,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强化了对地方的行省管理,采取因俗而治的治理方略,运用政治管控、赋税征收、修筑驿道、军事驻守、颁布法典、宗教宽容、文化联系等多种手段,一定程度实现了帝国的长治久安;进入中古时代以后,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列国后,采取了专制集权的郡县统治模式,构建了从中央到帝国的垂直管理体系,并且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更新演进,以这套上至君主集权、下达基层治理的官僚政治架构,保证了中华帝国农业社会长久的繁荣发展;到了近现代文明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发展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如英美法等国家的西方代议制政治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曽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时至今日其政党倾轧、民主混乱,其制度已经颓势日见;社会主义中国在吸取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后,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治理效能,保证了国家稳定繁荣和民生健康发展。

 

综述材料2:国家治理与国运兴衰

自从人类建立国家以来,如何持续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治理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兴盛;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不强,那么就容易陷入衰败。从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是呈高度正相关的。就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民主革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上只有将相王侯等少数人统治绝大多数人民的面貌,并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开启了强有力的国家治理新时代。

                                  ——张军,中共中央党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国家治理与国运兴衰的紧密关联。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有效治理的重大意义。)

提示: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国运兴衰。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族独立自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开启了强有力的国家治理新时代;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发展,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情境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阅读《选必1,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内涵。理解奴隶制国家形成的历史意义。概述夏商主要的政治制度,理解早期奴隶制王朝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制度创建。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大约到了农业社会时期,散布在各地的部落之间已经有了很松散的联系,与从前各部落间互不相属有别。各部落共推“共主”,共主有维持各部落间秩序的责任,这种共主后来被称为“帝”。

——摘编自李定一著:《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共主“帝”出现的原因,并中华“五帝”时代的传说加以说明。)

提示:原始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部落之间有了松散的联系;为了维持各部落秩序的稳定,各部落共推“共主”,承担领导部落联盟的责任;这类首领被尊称为“帝”。中华在炎黄时代出现了轩辕黄帝联合神农炎帝打败蚩尤,建立华夏共同体的传说;到了军事民主制度末期的尧舜禹时代更是传说以禅让方式民主传承共主位置,领导部落联盟人民共同治理大洪水。

 

材料二 在军事民主制初期,其中人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它可以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选举军事首长,还拥有宣战和判决死刑的权力。议事会负责召集人民大会,向人民大会提交议案,并握有战争的媾和权。军事首长由人民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祭祀和裁判权。但是,随着掠夺战争的进行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长和议事会的权力日益增长,而人民大会的权力却不断削弱,最后,以军事首长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终于依据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势力和手中的权势,把部落的管理机构变成了他们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工具,这样,氏族制度就被国家所代替了。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国家开始形成的原因。了解国家出现的重要特征,比较国家与氏族在社会组织上的差异。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对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示:对内镇压奴隶反抗和对外掠夺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国家组织。国家主要体现为出现了政府、官吏、军队、法典和监狱等暴力强制机关;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出现了世袭制的奴隶制王朝,王权初步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国家与氏族的差异主要为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真正的文明时代到来了。

 

材料三 日夜操劳,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终于取得治水和生产的成功,从而赢得了众多部落首领及其部众的拥护,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初步确立了王权。有关禹的治水功绩,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被夸大,甚至被神化。

征讨三苗后,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郊,现属怀远县)大会夏、夷诸众多邦国君长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史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论语·泰伯》)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礼,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禹死后,子启继立。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就曾借此与启争夺王位。启又打败了有扈氏,扫除了障碍,巩固了王权,王位的世袭制度得以确立,从来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钧台之享”后,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确立了。《左传·昭公四年》内说:“夏启有钧台之享。”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家天下”局面形成的概况。理解王位世袭制得以确立的原因。)

提示:“涂山之会”和“钧台之享”两次会盟后基本确立了夏王朝的统治秩序,王位世袭制的得以确立。这与大禹治水功绩带来个人威望的提升;加之大禹之子启击败竞争对手,巩固王权等因素有关。本质而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后,部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人口激增带来社会群体实现有效管理的必然趋势。因而,奴隶制王权国家逐渐形成。

 

补充材料 夏王朝是在原始父系氏族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保存了大量原始社会的制度和习俗,国家制度尚属初建,还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在一定意义上说,夏王朝处于国家形成后的早期阶段。

从夏代开始,国君拥有“天下”,统治着众多的邦国,各邦国统治着众多的大家族,大家族在一定的区域内控制着为数不等的族民。原来的部落首领转化为一邦之“君”,父权大家庭的族长则转化为世袭贵族,充任邦国的官尹。邦国的全部土地都为邦君所有,其下各级贵族各有邑聚,建有“家”,役使努力耕作田地或从事其他劳作。这样,从夏代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的王室拥有“天下”,诸侯(邦君)有“国”,大夫有“家”。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贵族等级制度因初创而显得简单,但彼此是相适应的。

夏王朝的国家机器基本上奠定了后世国家的框架。夏王为一国之君,拥有较高的权力,其下为“六卿”,又称“六事之人”,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是地位较高的官员。六卿制下有僚属和下属官员,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军队和刑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暴力统治的重要手段。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强化对反抗势力的镇压,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奴隶制法典——《禹刑》,也出现了早期的监狱。刑法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夏王朝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提示:国家组织初步创建,保留原始氏族社会的制度与习俗;国家的结构具有氏族血缘纽带的遗存,结构简单但彼此适应;初步构建包括官吏、军队、刑法等在内的暴力国家机器,官吏之间有初步的分工。

 

材料四 在夏代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商代的国家机器有所加强并趋于完备。

商代是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王权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总代表。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表明是至高无上的。由夏到商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并辅之以兄终弟及。由于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没有完全形成,在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到康丁以后,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

商王之下,由各级官吏组成一整套的统治机构。商代的国家机构不断扩大和完善,形成相当复杂的体制。大致说来,在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是尹,他们是商王的重要辅弼。次于尹而常置的高级政务官,总称为“多尹”或“百僚”。在“多尹”以下,还有分掌各项具体事务的“多宰”、“小臣”。武官有亚、服。他们有的从奴隶头目中擢拔的,地位虽低,但都直接为王室管理各种具体事务,大都是商王的亲信而得到重用。官吏中有以王室为中心的众多贵族,他们有的是许多“旧邦”的首领,而更多的是王室近亲不断建立的新宗,“示”即为宗。这些新旧贵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国,有的在王室担任各级官职。他们是商王朝的支柱,也是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原始宗法制度在商代有了初步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夏商两代在国家制度构建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代的王都是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王之下都形成一整套的统治机构,有分工的官员;在国家结构方面都保留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不同在于商代的王位继承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并行,中后期嫡长子继承制才逐渐确立;商代的统治机构更加完善,分工更加细致,文武也有分职;奴隶制国家的原始宗法制度有了初步发展。

 

补充材料1 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和刑法在商代都得以加强。史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当比《禹刑》有所发展,且以肉刑为主,体现商法的残酷性。商代的军队组织更为庞大,卜辞有“王作三师:右、中、左”的记载。这里的“三师”,当是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军队成为奴隶主贵族对外扩张和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工具。

早期阶级社会都十分重视宗教的功能,这是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商代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宗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这样沟通人间与上天的巫就具有了非常崇高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被涂上“神事”的色彩,所以巫对一切军国政事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支配作用。此外,还有祝、宗、卜、史等神职人员,组成相当庞大的巫职机构,发挥了宗教职能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商代国家机器在刑法、军队和宗教方面的发展。)

提示:商代的刑法比夏代更加残酷,以肉刑为主;军队组织更加庞大,成为对外扩张和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商代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神职结构庞大,发挥宗教职能作用。

 

材料五 商王朝把它的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称为“王畿”,畿外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按:商代实行内外服制管理。)

邦畿之内除王都以外,有不少的城邑为王室的诸子和其他贵族的封地。这些封地和畿外的方国,性质虽然所有不同,但都要接受商王的封号,成为王室的臣属。商代可能已经比较普遍地实行了班爵制度,侯、伯、子、男等爵位,都见于卜辞。其中,侯国最多,其次为伯,所谓“诸侯”、“多伯”就成为众多邦国的统称,子、男之属,为畿内“多子族”。班爵制度,规定了贵族的等级,明确了方国的地位,是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的表现。

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众多方国,地位有高低,封域有大小,力量有强弱,差异很大。强大的“方伯”,雄视一方,威服附近的很多小国,成为一方之长。它若顺从王室,就能辅助王室镇抚一方,加强王室的统治力量。如果王室的统治力量有所削弱,所谓“诸侯畔离”,首先就是由它们开始的,成为地方性的对抗力量。周在灭商前号称“西伯”,就是殷西部的方伯之国,后来发展成为灭商的力量。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商代对畿内方国在管理上的主要特点。分析这些管理特点的影响。)

提示:畿内方国多为王室诸子和其他贵族的封地;普遍采取贵族等级的班爵制度,明确方国地位;方国为王室尽贡赋军役等义务,遵守礼仪制度;方国仿效王室,建立地方性政权机构,直接统治属地人民。一方面,这种方国管理制度一定程度强化了对畿内方国的管控,成为加强王室统治力量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畿内方国实力较强,一旦王室衰微,就容易演化为地方性强大的对抗力量,甚至取中央王国而代之。

 

补充材料 畿外还分散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它们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与畿内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与商王朝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政治上对王室表示臣服,但比一般方国要松散一些。为了加强控制,商王朝也不断深入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屯驻军队,作为开发边地的据点。商朝畿外的广大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吸收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缓慢地向前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商代对畿内和畿外地区在治理上的差异。分析商代加强对畿外地区控制的重要影响。)

提示:畿外地区多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少数民族部落,因此商王朝对其地区的控制相对松散;商王朝也不断深入这些地区,建城驻军,作为开发边地的据点。商代加强对畿外地区控制,促进了这些地区与中原先进文化的交融,客观上推动其社会的发展进步。

 

2西周的政治制度

(阅读《选必1,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概况,理解二者相辅相成,是构成西周家国同构的基本政治特征。认识比较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度与商代内外服制的异同。

拓展阅读:

材料一 (西周初年分封形势图)

周在全国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就把巩固政权,尤其对广大东方地区的军事占领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中,大封诸侯尤为重要。

周大封同姓、异姓以及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之国共有53国,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武王克商后,就准备在洛水与伊水之间兴建新邑,以为镇抚东方之用。但未及动工,武王病死。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兴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东),把那些旧殷“顽民”强迫迁移到这里,加以严密监视。洛邑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周人兴起的根据地为“宗周”;东面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王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显著的增强,称为控制全国的基地。

周公东征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又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分封。对于殷都旧地,以朝歌为中心,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并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

对于旧殷贵族,采取分族西迁的方式,进一步削弱其实力,并吸纳为周王朝的僚属。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西周初年推行分封制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周初年强化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

提示:牧野之战后,西周初步确立统治,但是殷商旧族依然有强大的实力;西周初年还曾经发生过武庚等发动的“三监之乱”。由此,西周初年进行了一次分封,大部分为姬姓宗室;周公摄政后,完成了武王未尽的事业,在黄河下游河洛地区兴建东都——洛邑,强化对东方占领区的统治;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再次进行大规模分封,并对殷商旧族势力采取分族西迁,削弱其实力。

 

补充材料  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事实上,分封制度拓展了西周疆域,扩大了西周的影响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的意思是累土,在两个部落交界处,垒起土堆作为标识,称为“封”。“封邦建国”即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的方式。(封建的本质是分土分民)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西周初年分封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天子与受封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分析西周初分封制推行的积极影响。)

提示:西周初年分封的对象主要为姬姓王族、功臣和古帝王之后。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授予受封者建立诸侯国,有生杀赏罚大权;受封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一定程度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拓展了西周疆域,扩大了西周的影响力。

 

材料二 宗法制度是父权价值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达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宗法制度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理解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联系。认识西周时期宗法制实行的重要影响。)

提示:宗法制度发源于氏族社会的父权大家长制;构成我国早期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并在西周与分封制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影响深远,贯穿中华历代专制王朝。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宗法制的实行确定了贵族之间的贵贱亲疏等级秩序,保证了嫡长子王位继承制的稳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变式材料 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历代的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余诸子受封为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权机构,各有自己的“氏”号。受封者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他们的封地和爵位也有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对周天子而言,他们是“小宗”。

在诸侯国内,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内立有家庙,是采邑内的“大宗”。对国君而言,他们又是诸侯国内的“小宗”。卿大夫以下,还可分出他们的亲属,建立各自的父权家长制家庭。这种家庭有一定的田地,家长就是士。士要尊奉所属家长的卿大夫为宗子。士以下,就是各级宗子的比较疏远的宗族成员,他们就成了一般的平民了。

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法关系,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宗统”和“君统”合一,“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各级贵族的等级制度,就是依据这种宗法关系来确立的,各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奴隶制国家的宗法等级隶属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

提示: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宗法制度下以周天子的血缘亲疏关系构建贵族等级体系,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核心;宗法制度下,“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其中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周宗法制度的历史影响。

提示: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及至西周末年,宗法制走向崩解,经过春秋战国的纷扰演变,郡县帝国体制构建,地方集权于中央,宗法制度仅传承于帝王一脉,且再无周室“享国八百载”的绵长国朝。毋庸置疑,宗法关系贯穿于中华四千年的专制王朝史,成为中华家国天下历史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宗法伦理关系也伴随儒学文化,深远影响了华夏文明史。

(3)认识比较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度与商代内外服制的异同。

(提示:二者都以贵族等级和血缘关系构建政治架构;最高执政机关都尚未实现对地方的高度集权。不同在于商代的内外服制主要依然是采用属地原有氏族贵族统治属地人民,方国体制更多体现为地方的分权。一旦王室衰微,地方离心力量就容易加强,甚至取中央而代之,周代商正是如此。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诸侯封邦建国由中央派出,受到中央王室的节制。虽然这种分封依然是世袭制,但是已经呈现出集权的趋向。整体而言,二者制度的不同本质上是中华早期国家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层面日趋成熟的重要体现。

 

3原始民主传统

(阅读《选必1,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认识原始民主传统对商周及至春秋政治的影响。

拓展阅读:

学术前沿 关于禅让制的传说, 在春秋以前的典籍中是难觅踪影的。

顾颉刚在《古史辨·自序》中说: “《诗经》和《尚书》(除首数篇)中全没有说到尧舜, 似乎不曾知道有他们似的;《论语》中有他们了, 但还没有清楚的事实;到《尧典》中, 他们的德行政事才灿然大备了。

学界一般认为比较可靠的反映春秋及其以前史事的《诗经》、《尚书》 、《左传》、《国语》、《论语》等文献, 都基本上没有提供“禅让说”的根据。

“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舜臣尧,举八恺”,“举八元”。《论语·颜渊》篇: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 选于众, 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 选于众,举伊尹, 不仁者远矣。”这里的“举皋陶”、“举伊尹”, 都是选用贤才的意思。这个“举”也就是一般意义的举荐、重用、提拔之义,绝非帝位之禅让。

《孟子·万章上》曰: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 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使之主祭, 而百神享之, 是天受之;使之主事, 而事治, 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 人与之, 故曰,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非人之所能为也, 天也。尧崩, 三年之丧毕, 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 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 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 故曰, 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 武王伐纣, 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 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 , 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商君书》中也有相关论说: “故尧、舜之位天下也, 非私天下之利也, 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

《尸子》中云:“古者明王之求贤也, 不避远近, 不论贵贱,卑爵以下贤, 轻身以先士, 故尧从舜于畎亩之

中, 北面而见之,不争礼貌。……”

——李振宏(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禅让说”思潮何以在战国时代勃兴———兼及中国原始民主思想之盛衰,学术月刊,2009 年 12 月第 41 卷

说明:史学界一般都认为“禅让说”勃兴于战国时代,这与激烈动荡的时代变革背景是相关联的。混乱失序的时代中,战国诸子百家都力图从上古的原始民主传统中寻求精神养分,构筑新的思想体系来完成匡扶济世的行动指南。这种以旧萌新的思想传统深远影响了数千年华夏思想文明史的演进历程。

 

材料一 周的统治者也称王。按照封建制度,周王是天下各诸侯的共主,各诸侯都有向他纳贡服役的义务,只是实际上许多诸侯国并不蕃屏王室,反而与之分庭抗礼。周王朝也有一套行政机构,有各种职官,这些职官往往由权贵之家世袭把持,形成世官制度。贵族的势力相当强大,对王权有一定限制。另外周代还保留了国人议事的制度,如遇国家大事,国君要征询国人的意见。但周代实行宗法制度,即按血缘关系决定宗族内部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用宗法把封建诸侯团结在周王周围,各诸侯按宗法所确立的原则,排成一种等级隶属关系,井然有序。把分封与宗法结合起来,是周代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进步。另外,周朝在王权神化上,也和商代有所不同。周人逐渐把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成为天,即茫茫太空神化和抽象化,而周王自称为天子,各邦的君主都可以说是上帝的儿子,周王是各邦诸侯的领袖,是大宗,是天的元子,也就是嫡长子,所以是天子。周天子可以直接向天祈祷,可以祭天,而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这就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抬高了人的地位。周人还从殷商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如果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天可以不佑你,因而失去天命;而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天道,所以取代商而得天下成为统治者。这既论证了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同时也警告其后人,治理国家要小心从事,不得妄为。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西周在国家治理层面较之殷商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这些不同,认识原始民主传统等因素对中国后世王朝治理国家的影响。)

提示:西周采取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贵族势力强大对王权有一定限制;西周保留国人议事的制度,是原始民主传统的一种体现;西周还摆脱了鬼神束缚,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是一种原始民本思想的体现。西周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体系,敬天保民的早期民本思想,以及国人仪事的原始民主传统,都影响了中华文明史的进程演进,宗法伦理、民本仁政等儒家治国伦理道德都孕育其中。

 

材料二 传至厉王,厉王暴虐无道,激起周人的反抗,人民发动叛乱,厉王出奔彘,乱民更欲杀太子静,太子静幸得召公保护得免于难。

王位虚悬期间(十四年),周公与召公两人执政,史称“周召共和”。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这一年开始,将以后每年发生的大事都加以记载,所以共和元年常常成为史家推算古史上年代的基点。

——摘编自李定一著:《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周召共和”这一历史事件展开解释。

提示:周厉王在位期间,暴虐不仁,终于导致王城内的“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由于王位虚悬,宗室贵族周公与召公两人执政,故而史称“周召共和”,并成为中国古代史纪元上的一个重要基点。从本质上看,该历史事件是原始民主传统的体现。西周素来有国君遇重大国事,需征询国人意见的传统,周厉王残暴统治,严重损害了王畿内国人,即贵族、平民的利益,故而有暴动导致国王出逃的结果发生。共和十四年,周厉王薨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西周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迎来最后的中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近三百年国祚终结,开始东周列国五百年的纷争时代。

 

4)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

(阅读《选必1,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度开始解体的时代背景。概述战国时期变法风潮的主要史实。认识君主集权、郡县制、官僚制等制度创新对构建新型国家治理模式的重要奠基作用。

拓展阅读:

材料一 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悉。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器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生产率有了巨大增长,生产率增长转而又促进贸易和工业,并最后使大部分经济商品化。货币在较早时候就已开始使用,通常以贝壳的形式出现。现在又出现了铜币,并日趋广泛地应用于各经济部门。在经济商品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商人和匠人的阶级(按:即私营工商者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起)。他们自由且富裕(商人),因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封建主;相反,他们组成新的货币贵族,并很快向封建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摘编自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以来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社会政治、阶级结构产生的影响。)

提示:铁制农具的使用并得以逐渐推广,带动水力灌溉工程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生产率提高又促进贸易和手工业发展,金属货币出现并开始使用;私田出现并开始可以自由买卖,诸侯国也开始履亩而税,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崩解。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带动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自耕农经济也开始发展;西周以来的贵族等级分封制度开始解体,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整体而言,社会的剧烈转型,都预示着在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方式层面孕育着革命性变化。

 

补充材料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由于当时新开垦的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除此之外,诸侯们还为了牟利,愈来愈对盐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垄断。其结果是,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他们自己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这一发展过程是很缓慢的,可是在其发生的地方,大大增强了统治者的财力和权力,并相应地削弱了周王朝。

——摘编自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设问环节:运用唯物史观提炼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运用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逻辑关联,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对前者起到相应的反作用。观点可拟为“中央集权等新政治制度的形成适应了经济变革的需要”;或为“新经济生产关系发展是导致周王室衰微的主要原因”。论据从政治上而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演化为自“诸侯出”、甚至“卿大夫出”,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变革在政治社会结构上的反映,原有的奴隶制贵族等级分封制逐渐瓦解,变革的社会催生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经济上而言,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促使奴隶制国家土地国有制的崩解,私田大量开垦并可以自由买卖,带来诸侯国履亩而税的赋税改革,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从阶级上而言,社会的流动性增强,新兴地主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自耕农人群也有所发展。

 

材料二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传统说法将其形容为“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并且说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这次社会变迁牵涉广泛,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剧变,而且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谈谈你对“周秦之变”的认识。

提示:首先要提及“周秦之变”是中国历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其次要分析其“变”的内涵,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方面。最后是总结其深远影响,从血缘宗法到地缘社会,从封建分权到专制集权。

 

材料三 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关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各国变法风潮的历史意义。)

提示:各国变法运动促进了奴隶制社会结构的解体,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得以奠基,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推动了“周秦之变”社会转型的实现。

 

材料四 中央集权制体现在地方政权上就是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地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现在晋,设在新得到的边地。由于那里偏僻荒凉,地广人稀,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郡县制形成中的主要特点。)

提示:春秋早期县由大国兼并土地而设置,直接归属国君统治;春秋后期性质演变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控制的地方行政组织;郡最初设置在边地,地广人稀,地位比县低,后来演变为管辖县的高级政区,形成两级制的地方组织。

补充材料 由于郡县制便于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所以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等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郡最初设在边地,具有边防的作用,所以一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有征发一郡壮丁出征的权力。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长官由中央委派,国君直接掌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战国以后郡县制度得以在各国推广的主要原因。)

提示:便利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适应战国时期社会转型需要新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需要。

 

材料五 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称为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吏。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也称相邦、丞相,又通称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有的国还设有御史,相当国王的秘书。次一级的武官有尉。“官分文武”,适应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又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官高的可达万担、千钟的厚禄,也有“斗食”的小吏。这种官僚俸禄制度,便于国君用利害关系控制各种官吏,所谓“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韩非子·难一》)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战国以后诸侯国在官僚制度上的主要特点,归纳其主要作用。)

提示:出现了文武分职;采取俸禄制度。整体上便于国君控制官吏,加强专制集权。

 

补充材料 国君对官吏的考核,最主要的方法叫“上计”。“上计”的办法是,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更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战国时期,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官吏的任免以玺为凭,任命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军队调动都要用兵符,兵符作伏虎形,故称虎符。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国君手中。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对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的大一统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其他视角了解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重要表现。辩证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提示:“上计”制度强化了国君对官吏的考核,也加强对对地方财政的控制;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国君手中。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对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到奠基作用,形成后世两千余年中华专制帝国政治的主要构架。但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也成为新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

 

情境2: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

(阅读《选必1,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秦统一列国建立专制帝国的具体史实。概括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理解专制帝国君主与奴隶制王国君主的主要区别。

拓展阅读:

材料一 秦自孝公(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用商鞅变法后,二十余年间,便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承继他父亲的“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贾谊语),以统一天下为职志。他首先大胜秦的死敌魏国,取得“河西”之地(公元前330年),并重用张仪(公元前309年卒)。六年后称王。此后,秦东向慑服韩、赵、魏,南取汉中与巴蜀,疆土日广,国势日盛。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国际上诡谲狡诈,纵横捭阖,参与大小战役多次,无往而不利。据《史记》所载的数字,昭襄王时代秦国在战争中“斩首”的敌军达九十六万之多,赢得了“虎狼之国”的恶名!事实上他已奠定了秦翦灭六国的基础,树立了秦统一“世界”的形势,只等瓜熟蒂落了。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秦得以一统天下的最关键因素,概述其后统一“世界”,瓜熟蒂落的主要功绩。)

提示: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称雄的根基。秦王嬴政在六代秦君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完成了统一列国的宏图大业,开创了中国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国的时代,其巩固帝国的专制集权制度也被历代王朝所继承发展。

 

变式材料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认为仅仅用人间最高统治者的权威还不足以震慑臣民,必须借助神的力量为他的权威再涂上一层神秘的光圈,即将“君权神授”的观念同人身隶属关系结合起来 ,“用对压迫者的神圣信仰来束缚被压迫阶级”。……“皇帝”称号的出现乃是神化君权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皇帝有至尊至贵地位,但指导皇帝制度的思想仍是周人的天命观。天生民而立之君,君须代天保民,君不保民,则将失去天下。汉代的董仲舒把五行灾异说和天命观结合起来,提倡天人感应说,宣称人君的行为如不符合天道,天就要制造灾异以发出警告,如他还不改正,“则伤败乃至”。……根据儒家学说,皇帝首先是全民的道德楷模,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符合经典,成为百姓效法的榜样;他还应爱护子民,体恤民情,为百姓谋利益;他应该有高度的睿智,知人善任,选贤使能,把国家管理好;他应该遇事能有正确判断,犯了错误能虚心听取意见,从谏如流;他还应该遵守先王成法,不任情使性,一切按规定办事。所以,从理论上说,皇帝的活动有很多要求,受到许多的限制,他活动的目的是为民谋福利,而不是其他。

皇帝管理国家,是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事件的最终决定者。可是他并不能独断专行,有事要召集主要大臣商量,要按一定的规则、程序处置,要受到各派政治势力的左右,更要受到丞相的制约。皇帝为了不受大臣掣肘,有时另外依靠一些人办事,如自己的秘书班子(尚书)、外戚、宦官等。但外戚、宦官往往也对皇帝的权力构成威胁,使他更难以自由行动。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理解专制帝国君主与奴隶制王国君主的主要区别。

提示:皇帝具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特点,理论上对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具有最终决定权,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帝国的君主“皇帝”高度专制集权,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控,是一种“独主”架构。奴隶制王国君主如“周天子”是一种分权体制为主下的血缘宗法与政治架构的结合,国家组织呈现家国同构,君主作为贵族政治的“共主”更多为象征意味的国家元首。

(2)皇帝理论上至高无上,实际中却受到诸多限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提示:皇帝作为专制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威,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尽管这个职位被高度神化,但皇帝毕竟是由人来担任。作为个人是无法事必亲躬,独裁朝政的,因此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专制帝国形成了一定的规则、程序,君主受到各派政治势力的影响,需要运用权谋去平衡各种力量。皇帝如果孱弱,还可能导致权臣、外戚甚至宦官的干政。儒学思想在道德层面上也对君主的具体施政和个人品德构成了一定制约,祖先的成法也往往限制了君主的肆意妄为。综上而言,皇帝无所限制的乾纲独断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君臣共治在专制帝国的较长时间段中是常态存在的。

 

2)三公九卿制

(阅读《选必1,第3—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三公九卿制的主要史实。理解秦代专制集权政体组织中早期家国不分的特征。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在中国,奴隶制国家机器是与宗法制紧密相联系的,从天子以至卿、大夫、士的宗法组织,也就是奴隶制的国家政权组织。组成奴隶制国家中央机构的职官,也就是分封于各地的贵族。由于奴隶制的分封是依据宗法制世袭,所以,作为朝廷中大臣的卿士自然也是世卿世禄了。在封建制建立的过程中,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首先要摧毁的对象。封建君主不以“亲”、“贵”,而以“贤”、“能”为标准选拔大臣。丞相的出现正是在任官制度上突破宗法界限和改变世卿世禄的里程碑。因此,它是封建官僚机构逐渐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分析为什么说丞相制度是一大进步?)

提示:丞相作为行政部门的首脑,统领百官,助理万机,是皇帝处理国政的最高助手,位高权重。丞相的出现在任官制度上打破世卿世禄,取才求贤、求能,体现了专制帝国重要官僚机构逐渐完善,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补充材料 在中枢机构中,主要官员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为全国武装部队之首脑。但实际上,自秦统一中国后,太尉一职并未任命任何人,只是虚设其位而已。这样就可由皇帝控制军队,权力更加集中。御史大夫掌“监察”,主要是监察“百官”,又为“副丞相”,实际的作用是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但其职位却低于丞相。

这样,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形成相互分权,又相互牵制的形式,最后的大权则操在皇帝手中。

低于上述三位官职的有诸卿,以前习惯称为“九卿”,实际其数不止与九,但主要还是下列各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室宗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需要。此外,还有掌管宫廷修建工程的将作少府等。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的主要职责。分析三公九卿制度的主要特点,认识其深远影响。)

提示: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实际虚设其位。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监察”,主要是监察“百官”,实际作用是牵制丞相,防其专权。九卿为丞相下具体负责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官员。这些官僚都有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三公九卿制度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形成相互分权,又相互牵制的形式,最后的大权则操在皇帝手中,保证了皇帝的专权。三公九卿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的新局面,对历代专制王朝的政治制度又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为“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于是他家里的家宰,也就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但是宰相要掌管国家政府的一切事情,再没有工夫管皇帝的家事,于是在御史大夫即副丞相制下,设有一个“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中负责管辖皇室的一切事务。由于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所以宫廷事,也归宰相管理。因而,皇帝有什么事,交代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报告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再转报宰相。宰相有什么事,也照这个手续,由御史大夫转中丞,再转入内廷。这是当时皇室与政府关系之大概。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校本]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秦代专制集权政体组织中早期家国不分的特征。)

提示:宰相从分封体制下的祭祀和家臣演化为专制帝国体制下的助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依然保留了传统负责皇家事务的职责,在政体组织中体现出了家国不分的特征。这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

 

补充材料 朝议是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这种制度使皇帝可以听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朝议内容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参加朝议人数由商谈事务所决定。

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举行廷议或集议,都是为了有利于皇帝决策。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卷)》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朝议”自拟论题,展开一段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以拟为“朝议制度有助于一定程度减少决策的失误”。论据如秦汉的廷议制度、隋唐的政事堂制度等,皇帝通过发动群臣进行政务讨论,可以给君主听取更加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朝议的内容涉及广泛,参与谈论的官员人数具体勘定。

         (2)有观点认为朝议制度体现了一种专制集权政体下的民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要求:可以赞同、反对或者另拟观点,态度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赞同的态度主要是从朝议制度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在决策过程中发动了大臣参与讨论,运作机制体现为君臣共治,但本质上是君主专制下的一种“民主化”决策。反对的态度主要是从政体架构本身而言,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本质上依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而在运作机制上的一种调整。另拟观点可以从民主本身的定义而言,特定历史时空下其内涵不尽相同,不能把民主的现代概念泛化而生搬硬套,所以这种观点本身在逻辑上有待商榷,应从其他视角,如减少决策失误等展开。

 

3)郡县制

(阅读《选必1,第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秦代推广郡县制的主要史实,理解秦代在地方治理中的主要特点。认识这种治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废封建,置郡县。按自战国开始,各国陆续废除贵族世领封邑而直接派人治理;攻占一地或灭一国,常有“县之”“以为郡”的记载。县是动词,即由国君委派不世袭的人去治理之意。以丞相王绾为首,认为齐、燕、楚三国旧地太远,请立诸王子为王以统治之。秦始皇命群臣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赞成,只有外国人李斯反对。李斯认为周代开国所封宗室很多,但后代疏远,互相攻击如仇敌,争战不休,现在既然一统,封建遗祸,非“安宁之术”。秦始皇于是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摘编自李定一著:《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秦帝国初创在地方治理上论争的时代背景。理解论争结果对秦帝国地方治理的重要影响。)

提示: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设置由国君委派的流官治理的县,后在边地又设置郡;秦帝国创建后,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在地方治理上孰优孰劣的问题,在朝堂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秦始皇采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材料二 在行政体制上,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的长官是郡守,其副职是郡尉(分管军事),另外还配备郡监(监郡御史)——直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代表中央监控地方。郡级行政区划之下有乡,乡级官员有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赋税诉讼)、游徼(掌治安)。乡以下还有亭、里的建置,亭设亭长,里设里正。(上表为秦代部分郡治设置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林剑鸣:《秦汉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秦代在地方治理上的主要特点。)

提示:秦代对地方采取郡县制的中央垂直管理,郡县官员由皇帝和中央任免,用流官制取代世袭制;郡县制中的郡既有统一前秦国和各诸侯国设置的沿袭,也有边境开发和郡治调整后重新设置;注重基层的治理。

 

材料三 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其起因当然与战国时代的列国纷争有关。为了避免再度出现那种状况,秦始皇断然决定废止封建——封邦建国的制度,用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封建制度,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因为这种帝国体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年。(见下示意图)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这种中央集权体制的重要意义。)

提示:这种垂直的中央集权体制,改变了先秦的贵族分权体制,有利于专制帝国的政令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控;这种帝国体制延续了两千年,促进了大一统帝国下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文书治理

(阅读《选必1,第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理解秦代文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在秦统一之前,文字的形体非常紊乱,同一个字所采用的声符、形符都有很大的差异、“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严重障碍。如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后来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书,通用于公文法令。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证明秦朝的官方文书已经使用隶书。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形,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秦代采取“书同文”的主要原因。理解“书同文”的积极意义。)

提示:“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书同文”对于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等文献所考,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曾经对皇帝颁下和臣工上书皇帝的公文名称、格式、用途作了严格的规定。……官府之间行移公文的名称,从秦简中也可以略知有书、移、关牒、久书等。(见史料阅读,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秦王朝不仅重视公文制作,而且注意发挥公文的效用。秦始皇二十年,南郡郡守在一篇文告中指出:“发书,移书曹,曹莫受,以告府,府令曹画之”。强调公文的贯彻执行的重要性。

秦王朝十分注意严格官府文书的传递与登记,并把它作为巩固统治秩序、提高时政效能的重要措施。……官府文书传递的办法有三种:一曰,以邮行,即驿站邮传;二曰,轻足行,即专人徒步递送;三曰,以次行,即依次一县一县地派人传递。《田律》载:“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所利,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蚤、群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公文由徒行递送;远县,公文则由驿站邮行递送。”可见,轻足行和邮行为秦朝官府公文传递的主要形式。

秦代官府文书的传递,在传递人员、时限,交接手续上有了一些制度性规定。首先,文书传递人员有吏徒、甚至奴隶。其次,文书的传递有急与不急的时限。(见史料阅读,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再次,文书在传递、收发过程中要严格进行登记、检查。

秦王朝对官府文书的保护与保管是极为重视,并有较严格的制度。例如,《内史杂》载:“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令令史循其延府。”就是说,规定不准把火带进专门收藏文书的府库。为了保护书府所藏文书的安全,派令史在书府周围巡查。尤为突出的是,秦王朝对于传递伪文书与丢失公文的官吏都给予严厉罚处。

——王光宇:《云梦秦简看秦代官府的文书工作》,档案工作. 1987,第6期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概述秦代对文书管理的主要特点。

提示:秦代文书管理是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文书管理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制度性保障;具体推行中注重文书的制作、效用、传递与登记和保护与保管等制度性规定,细致多样化。

(2)云梦秦简的出土为研究秦代文书管理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文献史料。依据材料,任意以一个文献信息为例,分析其在研究文书治理方面的史料价值。

提示:信息一,南郡郡守在一篇文告中指出:“发书,移书曹,曹莫受,以告府,府令曹画之”。强调公文的贯彻执行的重要性。信息二,《田律》载:“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所利,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蚤、群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公文由徒行递送;远县,公文则由驿站邮行递送。”可见,轻足行和邮行为秦朝官府公文传递的主要形式。《内史杂》载:“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令令史循其延府。”就是说,规定不准把火带进专门收藏文书的府库。为了保护书府所藏文书的安全,派令史在书府周围巡查。体现秦代对官府文书的保护与保管是极为重视,并有较严格的制度。

(3)综合以上材料,评析秦代的文书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影响。

提示:秦代的文书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文书管理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有助于官僚政治下的规范施政,一定程度提高行政的效率;秦代文书管理也给两千年的专制王朝的文书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