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历史书屋>>正文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料汇编

鲍鹭滨史料汇编团队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2-07-03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

售价:55.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0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12月中旬正式出版。2022年完成中学历史教学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校本丛书(中国史、世界史上下卷)150万字。

编辑推荐

本汇编参照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以通史体例进行编撰,本卷为经济与社会生活部分。资源包括文档和课件两部分资源。

订购说明:本电子稿采取会员制管理,各位有意向订购请在付款后联系鲍鹭滨老师发送相关资源。

鲍鹭滨老师联系方式:QQ1124860288(加好友请注明园地网站订购经济与社会生活部分)

微信 baolubin13616055106

内容简介

本电子史料汇编主要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精选经典中外名家通史论著和专题论著内容,辅以优质论文的论述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对点解析。素材可以作为选择性必修一备课、命题等参酌使用。

目录

     总  论                                                               …………  0001— 0003    鲍鹭滨

     第一章  食品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从食物采集到食品生产                       …………  0004— 0052    鲍鹭滨

     第二节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  0053— 0111    沈海财

     第三节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  0112— 0198    尹爱华

     第二章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一节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0199— 0222    崔广伟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0223— 0276    朱运荣

     第三节  新技术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 0277— 0360    王文庆

     第三章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古代的商业贸易                                     …………  0361— 0454      

     第二节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  0455— 0487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  0488— 0591    鲍鹭滨        

     第四章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一节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  0592— 0699    燕秀秀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  07000742    鲍鹭滨

     第五章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水陆交通的变迁                                         …………  0743— 0804     

     第二节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  0805— 0866    鲍鹭滨

     第六章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一节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  0867— 0924    杨茂亮

     第二节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  0925— 0977    卓银化

     附加章  生产方式变革与人类社会进步                    …………  0998                 鲍鹭滨

     精选高考练习                                                          …………  0999— 1014                          

后  记                                                              …………  1015                鲍鹭滨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食品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从食物采集到食品生产

史学材料导读

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农业生产,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丰富了食物的种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食物生产,储备技术的进步,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经济与社会生活》

 

史学材料研读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文明史前的漫长时间中,人类过着小规模的群体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每一个小群体都有几十人,构成了一个个联系紧密的社群,为了捕食猎物和采集食物进行着有规律的迁徙。以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来看,在人类最初成长的漫长岁月里,他们的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甚至是几乎停滞的。但是,智慧使人类远离了动物王国里的其他成员,使人类发明了工具,发展了技术,不断增强着驾驭自然环境的能力。慢慢地,人类成为动物王国里最具生命力的种类,在遥远的史前时代,他们就已经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大地了。

相对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的非凡发展,人类早期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只是一个序曲。大约在1.2万年前,一些群体开始从事农业活动,并很快认识到通过种植获得食物要远比采集来得丰富,也更加稳定。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并开始了定居生活。大约在6000年前,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这些城市很快又称为各地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事实上,自从城市出现以后,整个世界和人类一步一步被纳入到围绕城市所组成的复杂社会的影响之下。

“复杂社会”(complex society)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古代世界的一些地区中出现的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态。早期的复杂社会都是建立在粗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剩余粮食使得很多人能够集中居住在城市,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当权者、政府官员、军人、祭司、工匠、手艺人以及商人都仰仗农业生产的剩余粮食生活。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组织,复杂社会可以在一个广泛的地域内塑造人们的生活。

在公元前3500年到前500年间,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北部、中国、中美洲以及安第斯山脉中部都独立发展了复杂社会。绝大多数的复杂社会,其前身都是最初生活在能够灌溉的河谷地带或是靠近水源地区的规模较小的农业群体,他们都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和收取贡赋的方式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起来,再分配给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复杂社会积极地与那些能够获得稀有资源的人们进行贸易,致力于保障周边地区的稳定与经济生产,并常常向外扩张他们的势力范围。

复杂社会创造的财富要远远大于依然从事狩猎采集活动的群体或是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小的社会群体创造的财富。凭借高度的组织化,复杂社会可以保有财富并由下一代继承,很多个人和家庭积累了大量的私有财产,使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当财富在特定的家族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时候,社会开始分化。在这些复杂社会中发展出的社会等级不尽相同,但有几个阶层是共有的:统治精英、普通民众和奴隶。有些社会还有贵族、祭司、商人、工匠、自由农民和半自由的农民。

所有的复杂社会都需要耕种者和下层阶级的人纳税和缴纳贡品,来养活那些特权阶层(通常以农业剩余产品的形式实现),此外他们还要提供劳役和兵役。耕种者通常不仅仅要为自己的土地劳作,还要耕种特权阶层的土地。下层阶级的人构成了军队的主体,为建设大型工程(譬如城墙、水利灌溉系统、道路、神庙、宫殿、金字塔和皇室陵墓)提供劳动力。

早期复杂社会还创造了高度成熟的文化传统。大多数的复杂社会都发明或是借用了文字系统,为后世之需记录和保存资料。最初,文字是用来记录政治、行政和商业活动的,但很快它就超越了实用工具的范围,充作构筑文学文学传统、学习和思考的媒介。

不同的复杂社会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某些社会致力于组织宗教活动,寻求神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在另外一些社会中,宗教仪式很大程度上由个别的家庭团体所把持。由于农业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所以这些社会对天文现象都极为关注。

所有的复杂社会都有正规的教育体系,并让知识精英掌握那些能够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技能,譬如文字书写、天文观测等等。思想家们也创造了很多探索人性,探索人类、世界和上帝关系的作品,其中的一些作品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深刻地影响了宗教和哲学传统。

复杂社会虽然不是早期人类群体组织的唯一形式,却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形式。与狩猎采集的小群体、小规模的农业群体或者游牧民族相比,复杂社会创造的财富,支配人力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同那些较小的社会相比,复杂社会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地域上施展自己的能量,追逐利益,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念。毫无疑问,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们都生活在复杂社会的影响之下。

——摘编自 []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魏凤莲张颖白玉广

译:《新全球史》(第三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3页。

 

引证材料

下次去餐馆的自助沙拉台,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可供选择的种类,应该有土豆沙拉、米饭、甜玉米和四季豆。其实在历史上,它们的产地相隔甚远。虽然如今都是极普通的作物,可如果不是我们的祖先精挑细选、细心培植、逐步改造,它们不会像今天这么营养丰富。现在最常见的谷物与蔬菜的历史,都始于一万年前。

之前我们关注的是我们的祖先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迁徙,现在的重点则是他们定居下来后如何生活。那时人们刚开始驯养动物,对神灵无限崇敬,气候虽然恶劣,食物更是美味。

一万年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声响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改变。研磨声与捣杵声成为新的背景乐,吹响了新食物的号角,它们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也改变了地貌。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用火烤肉,而现在,他们开始用我们更为熟悉的方式烹饪了。

人类开始安定下来,种植可供一年食用的蔬菜。大英博物馆内有无数藏品,可以表现人类历史上的这一特殊时刻。耕种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几乎同时出现。考古学家最近发现,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是其中之一,它是澳大利亚北边的一个大岛,也是这把鸟形杵的出土地。我们推测,这把杵已有八千年历史,用途是将臼里的食物捣碎磨细供人食用,与如今的杵别无二致。它体型较大,约三十五厘米高,底部是个板球大小的用于研磨的石球,磨损得很厉害,看来一定经过长年的使用。杵柄十分方便抓握,但柄端与食物支柱毫无关联,看起来就像一只苗条修长的鸟,翅膀张开,细长的脖子前伸,有点形似协和式飞机。

众所周知,在一切文化中,不管是家庭里还是社群中,食物的准备和分享都是联系人们的纽带。每一个社会都用盛大的宴席来庆祝重大活动,很多家庭的会议与情感都靠锅碗、菜式与儿时用过的木勺维系。这样的感情纽带在大约一万年前烹饪与烹饪用具出现之际便开始形成,这也正好是鸟形杵出现的年代。

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土过许多杵及臼,本节中的鸟形杵只是其中之一。这表明当时有大量的农夫在热带雨林与草地种植庄稼。以前人们以为,农业始于中东叙利亚与伊朗之间那片通常被称为“新月沃地”的地区,再从那里散播到全世界,但最近的相关发现颠覆了这一观念。真相并非如此。人类史上浓墨重彩的这一笔是在不同地区自发完成的。人类种植之初,总是专注于某几类植物,有选择性地从野外采集,然后种植照料。在中东,他们选择了一种特别的草——早期的小麦。在中国,人们选择了野生旱稻,非洲选择了高粱,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们则选择了含淀粉的植物块茎:芋头。

对我而言,这些新植物最奇特的一点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它们一般都不可食用,至少是味道极差。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一些只有在浸泡、煮熟或研磨后才能被消化的植物食用呢?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马丁·琼斯认为这是获取生存的关键一步:
    在人们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别的动物去竞争那些容易获得的食物。因此,如果处于竞争劣势,就得去寻找比较难获得的食物。人们找到一些如今被我们称为谷物的小硬草籽,生吃难以消化,甚至可能有毒,必须磨成糨糊,然后制成面包或者面团。又找到一些巨大有毒的植物块茎,像红薯和芋头,也必须加工研磨,烹饪后方可食用。如此人类便获得了竞争优势。别的动物没有我们这样的大脑,不能在得到某一结果之前预先设计出好几个步骤。

学会烹饪,寻找新的食物来源都需要大脑。我们不知道当年在新几内亚,用这种鸟形杵研磨芋头的厨师是男是女。但考古发现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中东,烹饪主要是女性的工作。通过对这一时期墓葬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成年女性的髋部、脚踝和膝盖都有严重磨损。在当时,研磨麦子需要蹲跪下来,躯体前后摆动,以碾压两块重石间的谷粒。这种可能导致关节炎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中东地区的妇女和其他各地的新厨师们因而生产出了很多有营养的基础食物,足以养活比以往数量多得多的人口。大部分新食物味道寡淡,杵和臼能增加它们的风味。厨师与美食作家梅赫尔·杰弗瑞提到:
   
我们早在远古时代就了解了芥菜籽。如果整粒食用,它是某种味道,但磨碎以后就会变得又辣又苦。研磨可以从本质上改变一种调味品。

有了新的食物与调料,也就出现了新的社群。人们可以生产处富余的食物,然后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交换,或干脆在某次盛大宴席中大快朵颐。我们的这把鸟形杵纤长优雅,看起来无法胜任日常生活中大力碾压芋头这样的粗活,也去我们应该把它看作一种仪式或宴会用具,专为人们的宴会准备特别的食物。那时的聚会也像我们如今的聚会一样:交易,跳舞,庆祝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时刻。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能自由旅行。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是那些不能随意迁移,需要生活在固定地方的人们种植的。这使得全球的农民都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他们的财产依赖可预测的规律天气。因此我们毫不奇怪,在一万年前,世界各地的农民都形成了一套以食物和气候之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必须持续地祭祀和祈祷,才能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如今,气候变化比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人们不只向神灵祈佑,也向政府寻求帮助。鲍勃·格尔多夫就是一个粮食新政策的热心推动者:
    我认为食物所带来的心理影响,比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更重要。从根本上说,对工作的需求来自对食物的需求,因此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因素。无法进食的动物显然就无法生存,到了二十一世纪,食物仍然是全球三大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能否取得足够的粮食,关系到我们数量庞大的地球人能否继续生存。影响食物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气候变化。

    大约一万年前的气候剧变,让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但如果再发生一次类似的气候变化,就有可能威胁全世界人类的生存。

——摘编自 [] 尼尔·麦格雷戈余燕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新星出版社,第3336页。

 

史学聚焦1渔猎采集的生活

人类凭借自己优越的智力发明了一种所谓的“石刀技术”,他们用压制法从石核上取下长而锋利的薄片即“石刀”,制作各种新型的工具以及“制作工具用的工具”。有些新型工

 

 

 

具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如:以兽骨、兽角或燧石为尖端的长矛和装有骨制或木制把柄、石制刃控偶的刮削器。这时还有了抛射物结构的新发明,如:用于捕牛的一端系有重球的绳索、投石器、投矛器和弓箭。这些新发明刚开始使用时效率比较低,但随着不断改进,终于成为近代火器发明之前最令人生畏的武器。

虽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技术比起早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技术,要先进得多,但由于生产率低,这种技术仍是很原始的。食物采集者也没有成立任何正式的配备专职领导人的政治机构。更准确地说,他们通常只是各自成群地结合成自治的团体,团体的人数一般是2050人。不过,在食物来源丰富的地区,也曾出现过人数更多的狩猎团队。根据当时的狩猎团队判断,旧石器时代,团体首领的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那时还不存在由制度确立、为大家公认的强制性的权力。首领们由于特殊的目的而自然地产生;熟悉宗教仪式的老人被大家推举为司仪,而狩猎本领出众的年轻人则当选为狩猎团体的首领。但最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首领都不是运用权力而是通过自身的影响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因为当时还没有任何制度规定谁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通过对现在仍然存在的90个食物采集部落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人类学家们发现在这些部落中,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能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植物块根、浆果、坚果、水果、蔬菜、昆虫、蜥蜴、蛇类、啮齿类动物、贝类,等等。虽然男人弄来的肉类极受欢迎,但事实却是,女人采集来的食品仍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女人采集到的食品经常是男人带回的猎物的两倍。因此,尽管两性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却同等重要。作为食物采集者的女性不但生育和抚养了小孩,而且还提供了大部分食品。

在食物采集部落中不但男女平等,而且部落成员之间也都有着很亲密的血族关系。每一个人都要对他人承担责任,从而享有权利和特权。他们在寻找食物、躲避风雨和防御敌人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虽然部落与部落之间也会因个人世仇和争夺狩猎、捕鱼的地盘而发生一些争斗,但是由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缺乏维持大规模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大规模的战争直到有了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相应增多时才成为可能。总之,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的实质就是协作。从根本上来说,家庭和部落都是相互协作的团体,它们共同为生存而进行艰苦的斗争。

——摘编自 [] 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月第1版,第79页。

史学聚焦2农耕时代的开始

最近50年来,科学家花了大量精力研究世界上农业和定居的起源,但仍然一无所获。现在我们唯一能确信的是,大约在公元前1.5万年或1.2万年间,当处于狩猎时代的残存的阿济尔人从西班牙南部向北方和东方迁移的时候,在北非或西亚,或在那时尚未被淹没的地中海区域,有些人慢慢开始了两项非常重要的试验:耕种和驯豢牲畜。在工具上,除了保留狩猎主线的切削器械外,他们还增加了经过打磨的石器。他们发明了编织方法,能做一些简单的植物纤维织品,也开始用黏土作些粗陋的陶器。

这样,人类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新石器时代,它迥异于克罗马农人、格里马第人、阿济尔人等所代表的旧石器时代。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民族渐渐地遍布于世界上的温暖区域。他们拥有的熟练技术和对动植物的驯养种植,通过其他民族的摹仿和学习,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的绝大多数都已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水平

——摘编自 [] 韦尔斯/郭清香/译:《世界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1月第1版,第6061页。

 

引证材料

在距今10 000年前到距今2 000年前这段人类发展史上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转向农业。显然这是一次强制性的转变,因为没有一个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会自愿抛弃他那舒适而又可靠的生活方式,去做终日被禁锢在自己的土地或牧场上、无休无止地劳作的农民。迫使人们发生转变的是人口压力。上万年前,人类的数量增长缓慢,但还是造成了非洲、亚洲、大洋洲乃至美洲的人口迁移。最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都住满了人。随着此后人口缓慢但不断的增长,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不得不以自己种植的食物来补充采集食物的不足。毫无疑问,他们并不喜欢呆在一个地方种庄稼或者养牲畜,但事实是,就每平方英里能养活的人口而言,农业远远超过了食物采集。

    农业首先在少数几个存在可以驯化的动植物的地区成为主业。在这一驯化过程中,野生动植物长得越来越大,从而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因此,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也就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做食物生产者,而不是食物采集者——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民。而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从农业革命最初的几个中心地区逐渐传播到了全球大部分地区。

    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促使人们去培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植物。小麦和大麦是中东最普通的作物,但是,但农民们向北迁徙时,他们发现这两种作物的生产情况不及裸麦。裸麦原是播种小麦和大麦时无意间混入其中的一种杂草。因此,在中欧,开始用裸麦取代小麦和大麦。在农民们进一步朝北迁徙时,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燕麦的生长情况比裸麦好,燕麦开始成为主要作物。

    同样,农业朝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传播,导致对当地生长的黍和稻的栽培;而向地中海沿海一带的传播,则导致对橄榄树的栽培,橄榄树成为提供食油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伊朗高原和印度西北部的农业实质上是一种中东类型的农业。不过,有一条自南而北、穿过印度中部的分界线,它标志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气候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这一过渡地带相应分布着各种不同的植物。这里正好属于季风地区,季雨量大,长期高温,丛林密布。中东的结籽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在这里不能茂盛地生长,所以为薯蓣、芋头、香蕉和稻所取代,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植物。最后,遍布南北美洲的主要产品是玉米;不过,在北美洲还有蚕豆和南瓜,在南美洲则有甜味的亩数和马铃薯,木薯和马铃薯均是爱尔兰品种。

    一般来说,以上所述的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从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数千年间,这三个谷类植物区如同工业革命后的煤、铁、铜,对人类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 [斯塔夫里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月第1版,25—31

 

第二章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节新技术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史学材料导读:高技术时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经济与社会生活》

 

19世纪一样,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很快就转变成相应的技术,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但与19世纪不同的是:20世纪的科学更加高深、更加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应地,它所转化的技术实际威力更大、也更难被人类所控制。20世纪进入了一个高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由于运输和通讯等高技术的发展,地球的空间距离亦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息息相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出现:能源问题、核扩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等等。高技术将地球上的人们结成一体,让全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月第11次,第九卷,第791

 

补充材料1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5.28

 

补充材料2技术革命发展历程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1216日)

 

概念阐释

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普及为重要标志。

 

史学材料研读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史学聚焦1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引证材料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具有逻辑判断、存贮和信息处理、以及选择、记忆、反应等功能的自动机器。它是数学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二者结合的混合型计算机。与以往的机器不同,它不只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是人脑的延伸,能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由于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故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始,到智能电子计算机制成止,代表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全过程。由于智能机至今还在研制过程中,故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次技术革命尚未结束。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命名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19462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竣工典礼。这是根据莫希莱方案,由一个科学家小组从19436月开始试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才完成的。它使用了18 000个电子管和电子线路来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每秒完成加法5 000次,比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速度快1000倍。缺点是笨重,全机30多吨,占地150平方米,耗电量高达150千瓦,且贮存量小,用“外插型”程序不够方便。为了几分钟的计算往往要准备几小时、甚至几天。与此同时,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设计了一个程序内存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简称EDVAC)方案。1949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实验室试制成功。其运行速度每秒几万次,被称为“冯·诺伊曼机”。1952年美国也制成这种计算机。

19476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赖顿和肖克莱制成第一支晶体管(即半导体),开始了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的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小,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不仅成倍地降低了成本,缩小了体积,而且将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这种晶体管计算机最初用于军事,1959年美国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6447日,美国IBM公司宣布制成通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标志着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集成电路是美国工程师杰克·吉尔比在1958年研制出来的,他通过一定的工艺将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片上,再进行互连,封装成一个电子器件,计算机用此元件后线路故障率几乎可降至零。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成本也都大为缩小或降低,而运行速度可达每秒4万次,从而使计算机进入普及阶段。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约诞生于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在几毫米的半导体片上用微米及亚微米级的刻蚀加工技术集成有1000个以上的微电子器件。它的使用使电子技术进入了微电子技术时代。1978年,出现了集成有10万以上电子元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到1985年又有集中100万以上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问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计算机朝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微型机体积很小,功耗在10瓦以下,1972年开始民用生产。巨型机一般是指每秒运算在5000万次以上的计算机。1975年美国第一台计算速度为每秒1.5亿次的巨型机在美国航天局开始投入使用。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起来了,各种信息情报网络不仅联结国内,而且能联结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随着对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究的深入,198110月日本提出了研制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的设想。这是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又叫人工智能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智能,有模式识别、数学定理论证、自然语言理解等功能。19894月日本电器公司研制成运算速度每秒220亿次的超级计算机;19896月美国库恩比公司又把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270亿次。各国还加强了光电子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及“模糊”计算机的研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也成为一种专门行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月第1版,第七章,第285-286

 

引证材料2网络技术

一、阿帕网诞生的关键:分布式网络、分组交换与中介信息处理器

保持通信畅通十分重要,对于军事领域来说尤其如此。美国兰德公司的保罗·巴兰(Paul Baran1926-2011)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提出分布式网络与分组交换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通信正常工作。在分布式网络中,无中心控制点,各网点都有多余途径通往相邻点,这样任一点遭破坏,信息仍可绕过它进行传送。分组交换技术就是把传送的信息拆成若干个分组(Packet),并都注有标识和编号,这些分组可以各自为政、见缝插针地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根据编号重新组装起来。如果有的组块传丢了,发出站就再补传一次,用纠错重发的规则来保证信息传输质量。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戴维斯(Donald Davies1924-2000),也独立提出了同样的总体概念和设计,现在使用的交换的单位分组(Packet),就是戴维斯首先提出的。此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莱因罗克(Leonard Kleinrock1934-)对分布式网络的发明也作出过贡献。

1967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IPTO)处长鲍勃·泰勒(Bob Taylor1932-)萌发了把三台不同地区、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联成网络的设想,并把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1937-)请来做总设计师。翌年,IPTO向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提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得到批准。研制实现分组交换技术的“中介信息处理器”(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成为关键的一步,拉里·罗伯茨确定了有关技术参数和要求,通过竞标的方式,最终由马塞诸塞州的BBN公司研制完成,后来“中介信息处理器”发展成为路由器。

1969年,通过中介信息处理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巴

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计算机实现联网,196912月正式投入运行,在197210月的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上,连接美国各地40台计算机的阿帕网演示获得巨大成功和反响,从此阿帕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国际互联网的起源。

二、TCP/I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间协议(IP)是计算机网络极其重要的技术基础,它们是由文特·瑟夫(Vint Cerf1943- )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1938-)合作发明的。前者负责信息分组、传输和对目的的重新组装,以及纠错重发;后者负责信息传输的路径选择,给网上计算机一个地址,以便别的计算机对它进行访问。无论什么类型的计算机,只要上网并遵守TCP/IP协议,就能互联互通,读懂彼此的信息,共享资源。

1974年,TCP协议的第一份告发表,4年后TCP改为TCP/IP1982年,美国国防部宣布TCP/IP为国防部使用标准。翌年,阿帕网正式转换成TCP/IP系统。TCP/IP协议把阿帕网、NSFnet(国家科学基金会网)和USEnet(北卡罗来纳大学与杜克大学的研究生创建的网络)联在一起,这时的阿帕网称为 ARPA-Internet,后简称 Internet,这就是国际互联网的来历。1990年,阿帕网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三、万维网、浏览器、电子邮件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的出现和实行把网络资源的利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它改变了人们利用网上信息的方式,不再是“先传输获取,后阅读利用”,而是直接点击你感兴趣的网上内容就能阅读或利用,就是说它允许用户通过上网计算机,存取另一台网上计算机上的信息。万维网是Internet上那些支持WWW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通过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体文件,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式各样的软件。万维网是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55-)1989年设计开发的。1991年登录互联网以来发展非常迅速,乃至万维网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

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上网主要是浏览和收发电子邮件。第一款浏览器是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的,风靡全球的浏览器马赛克(NCSA Mosaic)NCSA(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sen1971- )创编的,后来安德森辞职并建立了网景通讯公司,并于199410月发布了他们的旗舰产品网景导航者(Netscape)。在马赛克问世的头一年,使万维网在一年内的访问量暴涨341634%,万维网网站也从130家增加到2738家。电子邮件更是互联网得到普及的一项重要技术和服务。至今,许多网络服务商仍然把提供免费电子邮件服务,作为经营的基本策略之一。

——摘编自刘兵鲍欧游战洪杨舰主编:《新编科学技术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月第1,第二十章,第314-316

 

引证材料3人工智能技术

概念: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1、人工智能概述

根据计算机能进行符号计算的事实,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明确提出了计算机能思维的观点,并给出了检验计算机能否思维的一个实验,又称图灵实验。这个实验的大致内容是:一个房间放一台机器,另一房间有一个人,当人们提出问题,房间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同对象进行一系列对话,如果他不能根据这些对话判断出对象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计算机具有与人相当的智能。虽然图灵实验巧妙地绕开了哲学的陷阱,通过实验形象说明计算机能模拟人类智能的事实,但是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图灵实验存在着一些令人质疑的地方,用实验的方式来定义机器的思维也不够严谨。尽管如此,图灵关于机器思维定义的开创性工作对后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灵实验对人工智能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创立的控制论,美国应用数学家香农(CEShannon)

创立的信息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美国神经生物学家麦克卡洛奇(WMcCulloch)和皮特斯(WPitts)建立的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等等理论成果,以及这些学科与计算科学、心理学、数学和哲学等领域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取得的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都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人工智能的产生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1956年夏,麦卡锡、明斯基(MLMinsky)、罗彻斯特(NLLochester)、香农、塞缪尔(ALSamuel)、莫尔(TMore)、塞尔夫里奇(0Selfridge)

索洛蒙夫(RSolomortff)、纽威尔、西蒙等10位分别从事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年轻科学家在美国的Dartmouth大学举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智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原理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

——摘编自李陶深主编:《人工智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4月第1,第一章,第6-7

例题演练:(2016·海南单科·22

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命题立意: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人的使用)

解题关键: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但是信息技术的升级,还包含其它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

选项辨析: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进一步的节约人才,不会缓解人口压力,故A项错误;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机器人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故B项错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的扩张,机器人仅是一种工业品,故C项错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但是信息技术的升级,还包含其它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是科技综合的运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史学聚焦2航天航空技术

引证材料1美苏太空竞赛阶段(美苏争霸)

 

19531964年,是前苏联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此间,“苏联对宇宙的突破,集中地反映了他社会的科技成就。”

众所周知,虽然前苏联空间科学理论之发轫。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其空间科技出现质的突变与飞跃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此间,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有四:其一,195733日,苏联科学家利用自行研制的RD103火箭为动力,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SS6的发射试验,其射程可达5000英里,从而使苏联“掌握了袭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这比当年1217日美国发射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早了9个月;其二,1957104日,苏联利用多极火箭发动机向太空成功发射了一枚直径23英寸、自重90公斤的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I)“斯帕特尼克1号”,从而使苏联成为“第一个把人造物本送人绕地轨道的国家”。这在人类空间技术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8131日,美国作出回应:发射了她的第一颗小型人造地球卫星(ExplorerI)“探险者1号”,这比苏联晚了将近4个月。与巨大的苏联卫星相比,“探险者l号”,“只像是颗小葡萄柚”。

为贬低美国,难怪当年赫鲁晓夫在一次讲话中把美国的卫星斥之为“桔子”,足见它比苏联最先发射的人造卫星小得多;其三,1961412日,苏联又成功地发射了自重达45吨的“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著名宇航员、空军少校尤·阿·加加林“在世界文明史上破天荒地克服了地球引力,完成了名垂史册”的历时108分钟的环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一直到1962220日才成功发射了它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水星6号”。这比苏联又晚了整整10个月。如果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只是揭开了人类太空纪元的序幕,那么,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则使人类正式地跨人了航天时代;其四,继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之后至1964年,苏联又进行过多项太空飞行。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19636月相继发射的“东方5号”与“东方6号”宇宙飞船的编队飞行。614日,“东方5号”发射进入地球轨道,在历经119小时绕地飞行81圈之后,与616日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东方6号”一道编队飞行。在历经70小时46分钟、编队绕地飞行48周之后,两艘飞船同时安全返回地面。这次编队飞行表明,60年代初期,苏联在绕地宇宙飞船技术方面,同样“领先于美国”。

——摘编自李华著:《苏联史新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0月第1,第85-87

引证材料2太空探索和阿波罗登月计划

肯尼迪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就曾明确指出,新边疆包括“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就任总统不久,他又委托副总统约翰逊领导宇航事业。19614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少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了太空飞行;417日,猪湾危机发生,为转移国内外奥论对猪湾惨败的注意,同时也为了与苏联在空间领域展开竞争,挽回美国落后造成的不良政治影响,肯尼迪于420日要求约翰逊迅速制定赶超苏联的太空计划,并立即恢复水星计划以试验载人太空飞行。8天后,约翰逊向总统报告,美、苏两国当时均未具备把人送上月球的能力,尽管苏联在火箭推力上暂时领先,但是只要美国努力,是有可能在1966年或1967年首先完成登月飞行的。5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中校乘坐水星3号卫星顺利地进行了太空飞行,成为美国第一个太空人。这给美国太空计划的决策者们以很大鼓舞。56日至7日,韦伯和麦克纳马拉制订了详细的太空计划。525日,肯尼迪在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我们国家应当努力在这10年结束以前,实现把一个人送上月球,再平安地返回地球这样一个目标。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实现这预计耗资200亿美元的计划,国会立即作出了拨款决定。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同国防部联合成立了月球研究联合执行委员会以及月球研究联合办公室。

19611027日,美国土星1号火箭试射成功。这不仅是美国火箭技术超越苏联的起点,也是美国登月计划成功的基础和前奏。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一方面加强这种新型土星火箭的研制,以解决登月飞行的运载工具问题,一方面通过水星计划和双子星座计划,试验太空载人飞行。1962220日,小约翰·格伦中校乘坐水星6号进人轨道后,顺利地绕地球3周。1963515日,美国宇航员戈登·库珀环绕地球飞行22周,成功地结束了水星计划试验阶段。从19651966年,美国又根据双子星座计划进行了22次太空载人飞行。这些飞行试验不仅解决了宇航员在太空长期飞行和进出太空等尖端技术问题,而且实现了两个航天器在空间的会合与对接,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4月,美国土星5号火箭研制成功,最后解决了阿波罗飞船的运载工具问题。自1967年起,除一次地面事故使3名宇航员丧身,还有一次点火未能成功以外,土星5号火箭先后将阿波罗4号、8号、9号和10号飞船载入太空。人类征服月球的日子,终于临近了。

1969716日,美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征服月球的首次太空飞行。这天清晨,美国东海岸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周围,百万观众云集。关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要人、关国政府官员和各国外交使节,在看台上就坐。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土星5号白色火箭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上了太空。参加这次登月飞行的,是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旺,埃德温·奥尔德林和边克尔·科林斯。720日下午449分,离开指挥舱的“鹰号”登陆验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下午1056分,尼尔·阿姆斯特朗走下登陆舱,在月球上踩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当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应该承认,美国登月飞行的成功,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漫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此后,关国宇航员又乘坐阿波罗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飞船,先后5次登上月球,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工作。1972年,阿波罗17号的凯旋归来,宣告了历时10多年的阿波罗计划的圆满完成。这些登月飞行,是美国科学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阿波罗计划可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相匹敌。它大大加强了美国对科技事业的投资和管理,适应了科技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在60年代用于宇航事业的经费达400亿美元,先后有上万家企业、120多所高等院校、42万多人参与了空间计划。仅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本身的工作人员,就达36000多;他们建立了11个航天中心。联邦政府太空开支的扩大,是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全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这一比重在1964年达到3%的历史最高水平。因此,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百分比,在1960-1965年达到21.2%的高度,比50年代后半期的12.9%几乎翻了一番。这是导致美国经济在60年代出现高度繁荣的重要因素。

宇航事业的发展,带动了60年代美国科学研究多方面的突破,特别是电子计算机3代机的出现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已构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1962年肯尼迪促使国会通过卫星通讯法以后,私人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开始了卫星通讯的新时代。空间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资源探测,气象观察、环境保护、航海、捕鱼、农业以及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之上,对美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美国宇航事业由于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阳光带的兴起具有重大作用。这也是南部权势集团实力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说来,60年代是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它是联邦政府对科技事业的干预大大加强的时期。这和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是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6卷——战后美国史(1945-2000))》,人民出版社,200210月第1,第六章,第233-236

--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