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正文

中国的彗星记录“最为完整”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李海侠 | 点击数: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4/03/12 12:22:00】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特殊天体。它形状很特别,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云雾状的小斑点;接近太阳时,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中间近乎圆形透明发光的部分是“彗核”。彗核周围的雾状物是“彗发”。由于太阳风和太阳辐射的压力,彗发的气体和尘埃被推开,向一个方向延伸,形成“彗尾”。宇宙中彗星很多,但肉眼能见到的彗星却很少。因此,在古代除日食、月食以外,最令人惊异的天象就是彗星的出现。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是中国的。据初步统计,从殷商时代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彗星记录不少于500次。公元1500年以前出现的40颗彗星,它们的近似轨道几乎全是依赖中国的观测记录推算出来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彗星出现的方位和形状的不同,给彗星起了不少名称。例如:《史记·天官书》管出现在东北方的叫“天棓”,出现在东南方的叫“彗星”,出现在西北方的叫“天欃(chán)”,出现在西南方的叫“天枪”。《开元占经》援引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的话:“凡彗星有四名,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扫星;四名彗星,其形状不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书中有一幅彗星图,上面画着29种彗星图象,其中有一些图象画出了彗核结构。这显然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彗星长期观测的结果,而其观测的精细程度实在令人钦佩。

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天文学家对彗尾的成因作了解释。《晋书·天文志》中指出:“彗星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是反射太阳的,所以晚上出现的彗星,彗尾指向东方,早晨出现的彗星,彗尾指向西方。如果彗星出现在太阳的南面或北面,彗尾的指向总是跟阳光辐射的方向相同。”在这里,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彗尾延伸的方向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的客观内在联系讲得十分清楚。这是他们在长期观测彗星的实践基础上,对彗星现象的规律性进行科学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在欧洲直到1532年才有类似的认识,比中国至少要晚900年以上。

彗星的分裂是罕见的现象。但从中国古代彗星记录的资料看,早在1000多年以前,这种罕见的现象已被人们所注意。《新唐书·天文志》记载:“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有一颗彗星在北方天空虚、危二宿之间分裂成“一大二小,有时聚合,有时分离,一起向东走,象是打架的样子,三天后两颗小彗星不见了,又持续些时候,大彗星也不见了。

外国天文学家奥利维耶说:“在所有彗星中,哈雷彗星无疑地对天文学的影响最大。这不仅因为它的周期比其它彗星都确定得早,并且也因为它的历史可以准确地追溯到两个年以上。”英国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援引了上述奥利维耶的话以后,又进一步指出:“其所以如此,应当归功于中国观测记录的细致。”

中国史书《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在西方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一般书籍认为最早是在公元66年,比中国要晚670多年。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平均76年多过近日点一次。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1910年,哈雷彗星共回归34次,中国记录有31次,而另外三次世界各国均无记录。20世纪初期,英国天文学家克罗密林和科威耳曾经利用中国古代哈雷彗星记录,跟计算所得的每次哈雷彗星经过近日点的时间和周期相比较,结果证明:中国古代哈雷彗星记录是很可靠的。因此,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哈雷彗星记录是中国的。

“观测唯勤,探微唯精;前人纪实,后人求真。”中国古代的哈雷彗星记录在现代天文学上的价值是举世公认的。近年,美国天文学家勃勒德就曾经引用中国古代记录,研究从1682年到20世纪的哈雷彗星运动,来探索哈雷彗星1986年的回归,并且推测太阳系中是否还存在第十颗大行星对哈雷彗星的运动施加影响。在爱尔兰天文台工作的中国天文学家江涛也利用中国古代记录,研究了哈雷彗星的运动,在1971年发表了《哈雷彗星的从前轨道》一文,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重视。

古代中国民间称彗星为“扫帚星”。扫帚星的出现,往往被人们视作不祥之兆,认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灾难。所以,古代中国人常常把彗星和灾异一起记录下来。而对于这样的记录,我们也不应该简单地笼统地斥之为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要受到太阳系各种因素的影响。彗星作为一个围绕太阳系运行的天体,当它接近地球的时候,会以自己的方式对地球发生作用,引起地球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哈雷彗星不仅具有自己的成份、质量,而且具有两种彗尾:尘埃彗尾和等离子体彗尾。这些不同性质的物体会给地球造成影响。等离子体彗尾的磁场强度是行星际空间的几倍。在1910年5月哈雷彗星的尾巴扫过地球的时候,上海天文台站记录了18日和19日两天,地球磁场发生过磁暴,正常通信的无线电波受到严重干扰。哈雷彗星平均76年左右的时间绕太阳一周。这就决定了它对地球发生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天文学家根据一些史料统计表明,哈雷彗星每次回归的前后几年,都跟一些大地震的爆发联系在一起,一般保持在正负2—4年内。还有哈雷彗星回归之后,地球上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洪水、不合时宜的冰雪雨霜和流行的瘟疫等现象。另外,伴随着哈雷彗星的出现,也常有奇异的事情发生。1682年,哈雷彗星“访问”地球。德国马尔堡的一只母鸡下了一枚蛋壳布满星辰花纹的蛋。76年以后,1758年哈雷彗星重访地球,英国霍伊克附近乡村的一只母鸡下了一枚带有哈雷彗星图案的蛋。又过了76年,1834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现在苍穹中,希腊有一只母鸡下了一枚“彗星蛋”。再过76年,1910年哈雷彗星重新装饰天空,法国人又得到一枚“蛋壳上绘有彗星图案的怪蛋,图案如雕似印,可任君擦试。”哈雷彗星和奇异鸡蛋为什么周期性地同时出现呢?它俩,一个在天空中遨游,一个在大地上诞生,两者之间有联系吗?苏联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认为,“二者之间肯定具有某种因果关系,这种现象也许和免疫系统的效应原则,甚至和生物的进化是相关的。”但这终究是猜测,仍需要进行科学验证,眼下这种奇怪的现象毕竟还是个谜。然而这个谜依旧在重演,1986年,还是哈雷彗星光顾地球的时候,意大利博尔戈一户居民家里的母鸡下了一个彗星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这枚蛋已经成为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它将为揭开这个科学之谜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关于彗星和灾异相联系的丰富记录,尽管其中包含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一种直观反映和朴素认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些材料将有助于我们揭开一系列科学之谜。因此,它同样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有志的青年朋友们,如果你有幸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工作的话,请你珍惜中国古代的丰富的彗星记录,说不定它会给你什么帮助,使你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