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历史书屋>>正文

中外历史纲要与选择性必修研学案(中国现代史)

鲍鹭滨史料汇编团队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4-05-11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

售价:62.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3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年12月中旬正式出版。《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博雅育人史政学科五育融合教学集萃》(上下卷,ISBN 978-7-5459-2086-4)已经于2023年7月出版,并参编多部教学教辅著作。个人带领的教学研究团体在各类教学学术平台发表数千万字汇编成果,并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模式纸质成果10余本,在全国历史教学届有一定影响力,本人还受聘为新疆姚兰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实战指导顾问教师。

编辑推荐

新课程新高考已经落地多年,如何在一轮复习有效把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的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一直是各省市同仁探讨的话题。本学案尝试在纲要通史的线索下把选择性的内容融入专题解析,为二轮的大专题的复习提供一个通史架构的基础。本研学案适合在高二教学中不单独上选择性必修的省市,教师学生通用。

内容简介

本融合学案汇编为《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中国史》的师生课时学案用书(通用解析版),属于课题实验文本,适用于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现代史部分与选择性必修融合下的高二、三年级一轮复习教学,共402页,50万字。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严禁将资源复制后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所有边省(东北、蒙古加运费5元;甘肃、宁夏、加10元;青海加15元;新疆、西藏加20元),其他省份单本全部包邮。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谢谢。

目录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2级历史班纲要选必融合研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现代史卷本

卷首前言 中国现代史概说       …………       004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005—117

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18—180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181—257                        

    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258—333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334—366

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  367—383

 

    后记(附选必专题重要知识图示)                     …………  384—402

 

精彩书摘

拓展阅读2:中苏结盟

材料一 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完全主权及领土的完整;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中苏共管中长铁路30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30年,大连为自由港;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等。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摘编自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缔结的各项条约及协定均失去其效力。”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作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关于中国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问题,双方达成协议: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及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相关协定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所追求的独立自主与和平中立精神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肯定和赞赏,也为70年代末中国调整外交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实行结盟政策必须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并承担一些不必要的义务,进而可能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和主权。1979年4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五届七次会议作出决议,“鉴于国际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满后不再延长”。

——摘编自刘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废止的原因及其影响》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签订对新中国的影响。

提示:背景:新中国成立;美苏冷战;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部分条款危害中国权益。特点: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一边倒”“另起炉灶”;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权益过程有缓冲期。影响: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促进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不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的因素。

提示:因素: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对结盟政策的反思;基于国际形势的判断。

 

变式材料:(依据材料,剖析中苏走向结盟的原因。谈谈你如何理解“中苏同盟在建立的时候就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中苏结盟的过程并非顺理成章,一帆风顺,相反,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的认知和认可,经历了重重曲折和不断选择。

(一)中共和苏联都是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考虑结盟问题的,意识形态不是出发点,但确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斯大林以国际主义(其核心在于是否忠于莫斯科)作为评判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的标准,而毛泽东则把崇尚国际主义和追随莫斯科作为取得苏联支持的敲门砖。

(二)中共政权的建立主要依靠的是毛泽东的坚定信念、灵活策略和军事才能,苏联的援助和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对于毛泽东而言,这些援助和支持在巩固中共政权的过程中才是更加关键和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毛泽东不得不宣布“一边倒”的主要原因。

(三)苏联的安全与中共政权的巩固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一致性,但在主权和经济利益方面却有严重冲突,毛泽东逼迫斯大林放弃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和利益,险些导致中苏同盟毁于初建。而毛泽东在战争的环境下为了维持这个必要的同盟,又不得不置眼前的国家利益于不顾。

(四)美苏冷战对抗的国际格局对中苏同盟形成的直接影响在于客观上推动了苏联与中共的接近,并成为中苏两国领导人调整相互关系的潜在因素。反过来,中苏同盟的建立则预示着冷战格局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五)至于美国人经常讨论的“失去中国”的问题,如果说1944年确有美国与中共建立正常或友好关系的可能性,那么随着毛泽东与斯大林的逐步靠拢,这种机会到1949年已不复存在。

(六)中苏同盟对于双方来讲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且回旋余地越来越小。然而,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的不信任始终存在,且时隐时现。就领袖个性而言,毛泽东无论如何不可能长期寄人篱下,他所承受的屈辱和压抑总有一天要爆发。所以,中苏同盟在建立的时候就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摘编自沈志华:《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历程(1944-1950)》

提示:原因:中苏基于战略利益的需要;新中国建国初需要得到苏联的援助以巩固政权;美苏的冷战对抗的国际格局客观上推动了苏联与中共的接近。

隐患: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对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构成重大挑战;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长远战略,必然要求突破“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② 参加日内瓦会议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内瓦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朝鲜停战,特别是苏联高层态度的转变,预示着整个国际关系,特别是苏美两大阵营之间的紧张关系将随着这一事态而开始转向缓和。

还在停战实现之前,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已经注意到实现国际缓和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了。他显然更希望看到一个可以让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中共党内倡导和平外交的最主要的代表者,他这时已强调指出:尽管两大阵营的对立仍然是基本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战争必然会发生。“如果新的战争能够被推迟,也就可能被制止。”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为,“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随着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面实施,特别是这一年6月15日毛泽东开始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在朝鲜划界停战,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力量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应该说也是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乐于看到的一种战略选择。

朝鲜停战了,新中国对印度支那战争的态度很快就开始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同朝鲜战争一样,印度支那战争事实上也已成为中国同美国对抗的一个战争热点。……奠边府战役对于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外交的主动权,迫使法国政府同意划界停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美国卷入战争危险的加剧显然也促使毛泽东注意保持谨慎态度和重新评价停战和谈的意义。他很快开始告诉军委领导人:估计越南有停战可能,前议方针停止实行,新建炮兵训练亦不宜在中国境内。此后,包括(越南人民军)在奠边府战役大胜法军,进攻老挝和河内的大门已经打开之后,毛泽东也仍旧要求前方控制作战规模,不要扩大,也不要缩小,只保持适当压力,以争取日内瓦谈判取得成功。(参见《毛泽东致黄(克诚)、粟(裕)电》,1954年4月17日;《中央致广西省委转周恩来同志电》,1954年6月2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第480,509页。》)这反映出一向更看重武装斗争的毛泽东,也已倾向于支持党内多数领导人的意见,赞同通过妥协的办法来争取在印度支那实现停战与和平了。

——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提示: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影响了远东地区的安定;美国希望扩张自身势力;英法希望恢复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新中国成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力量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应该说也是中共中央多数领导人乐于看到的一种战略选择。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了解日内瓦会议召开的史实以及成果,分析其对中国的意义。以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事迹为例,领略大国总理的个人风采与外交智慧。)

1954年日内瓦会议分两部分交叉进行:第一部分从4月26日至6月1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第二部分从5月8日至7月21日,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前,中央估计,会议要在朝鲜问题上取得进展已很困难,因为朝鲜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是反映了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现状。(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这种力量对比,在停战后的九个月没有产生多少变化。会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印度支那问题。假如印度支那战争能够停火,假如能够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那么美国再也不能在亚洲找到制造战争借口的地方了。(参见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基于这种估计,中国代表团的谈判对策是:在朝鲜问题上坚决主张全面和平解决,争到最后应在承认维持南北朝鲜现状,分期撤退外国军队和恢复南北朝鲜交通贸易等问题上谋求解决办法,以建立初步的和平局面;对印度支那问题,则要“力争不使日内瓦会议开得无结果而散,即使不能达成任何协议,也要使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谈判不致完全中断,形成边谈边打的局而,以增加法国内部的困难和法美间的矛盾,而有利于印度支那人民解放斗争的开展。”(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155页。)由于美国伙同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代表进行阻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未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由于周恩来的杰出的外交才能,中国的真诚的和平愿望与和解精神得到了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了解,美国在战后的外交舞台上首次陷入了尴尬境地。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1949~1956)》

 

经过周恩来的努力,越、中、苏三国协同步调,法国又作出让步,终于打破了在划分集结区问题上越南主张分界线划在北纬16度、法国主张划在北纬18度的僵局,把分界线划在北纬17度。7月20日,也就是孟戴斯-弗朗斯向法国公民许愿期限的最后一天,除了美国,出席会议的所有国家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最后协议。次日,会议公布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和《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印度支那全境实现停火,为了维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驻扎在三国境内的外国军队必须一律撤出。7月22日,印度支那三国交战各方下令停火,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也挫败了美国对印度支那进行武装干涉的阴谋。日内瓦会议基本达到了中国预定的目标,维护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一卷(1949-1956)》

提示:成果:由于美国阻挠,以及与会各方对如何解决朝鲜问题存在原则性分歧,在朝鲜问题上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协议规定: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确认越南、老挝、缅甸实现民族独立),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意义: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家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

【例题】25视角:日内瓦会议的成果(2016·江苏高考·12) 【答案】A

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例题】26 视角:必须走出去(2011·江苏高考·10) 【答案】D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

1953 年 3 月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对西方阵营强硬对抗 转向谋求缓和与和平共处。1956 年 2 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政治报告中将和平共处确定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 期的基本方针。受此影响,东西方紧张关系从 1953 年起开始走向缓和,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相继结束,东西 方的和平共处有了现实的可能和机会。与此同时,新中国和一大批亚非新兴民族主义国家也迫切需要一个长期稳 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和增进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新中国倡导和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摘编自曹希岭《关于 50 年代中期中国倡导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分析》

提示:斯大林逝世,两大阵营关系走向缓和;亚洲局部战争结束,为东西方和平共处提供条件;“一五计划”蓬勃开展,新中国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例题】27 视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2022·广东高考·10) 【答案】B

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特点,理解该原则共识的达成在成功处理中印历史遗留问题上的积极影响;结合学思之窗中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在北京举行。12月31日,中印谈判开始的第一天,周恩来在接见两国代表团时就提出:“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但只要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印度方面表示同意周恩来的意见。这是中国政府在完整意义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会晤后形成的协定在序言中,还明确载入双方同意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本协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协定创造性地运明这一原则,确定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以及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的各项具体办法。这次中印谈判及其所达成和签署协定,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1949~1956)》

 

材料二 1954午6月下旬,周恩来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时间,先后访问印度和细甸,多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4月间两国签订的协定中规定的两国之间关系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略有变动,并且一致倡议将其作为处理围际关系的普遍准则。联合声明指出:“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就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实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两国总理还特别希望运用这些原则来解决印度支那问题。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发表关于会谈的联合声明,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中缅两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联合声明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些原则能为-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和平共处项原则就从最初作为处理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关系的准则,进而发展成为处理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以及一切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并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开国创业(1949~1956)》

提示:内容: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国,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特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成功处理中印历史遗留问题上的积极影响:确定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以及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的各项具体办法;这次中印谈判及其所达成和签署协定,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④ 参加亚非会议(1955年)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非万隆会议的特点和宗旨,简述上述宗旨提出的时代背景。)

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锡兰五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会议,倡议召开亚非会议,讨论亚非地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955年4月的最后一周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亚非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亚非国家发起和出席、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它反映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 “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一卷(1949-1956)》

提示: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宗旨: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等。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国际局势紧张与缓和交织等是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亚非万隆会议召开的史实。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概括倡导“万隆精神”的积极影响。)

    1955年4月18日,29个亚非国家的340名代表齐集万隆,亚非会议隆重开幕。万隆会议面临着复杂的形势。美国极力阻挠、破坏会议的召开,挑拨亚非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而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又互不相同,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进行了艰苦的工作。正如中国在会前所预料的,有些国家代表对中国存有疑虑,表示程度不同的不信任,甚至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指责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怀疑中国对邻国实行“颠覆”活动等等。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一卷(1949-1956)》

 

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155页。)。中国代表团这种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态度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扬,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提示:“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同”指与会国家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压迫,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倡导“万隆精神”的积极影响:打破了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例题】28 视角:万隆精神(2018.11·浙江高考·17) 【答案】B

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

C“单极―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

拓展阅读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隆精神”的倡导对新中国外交进一步打开局面的积极影响。)

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从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锡兰等国先后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同芬兰、瑞士、丹麦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日内瓦会议到亚非会议表明,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作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坚持正确的方针,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活动,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一卷(1949-1956)》

提示:对新中国外交进一步打开局面的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从1954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锡兰等国先后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同芬兰、瑞士、丹麦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微视角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了解《论十大关系》出现的国际国内背景。)

《论十大关系》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提出的。

在国际上,第一,冷战对立思维出现缓解势头。二战后的十年间,冷战对立不断加剧,美国、法国先后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各方重新坐在谈判桌上来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冷战思维开始松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对国际形势作了正确判断,认为可能出现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第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弊端凸显,大国沙文主义、大党主义横行。鉴于此,毛泽东开始思考中 国应该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避免苏联模式弊端,摆脱其控制,《论十大关系》就是探索的第一次尝试。第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功改革,成果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上世纪 50 年代上半期,南 斯拉夫在铁托带领下逐渐走出一条以“土地归农民”“工厂归工人”为核心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非常成功。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德尝试摆脱苏联模式,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从中央向地方下放经济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改革等。这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改革尝试,对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具有示范作用,也促使中国开始思考改革问题。

在国内,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初,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宝贵经验,为接下来开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铺垫和思想准备。第二,长期以来苏联僵化模式的负面影响。《论十大关系》开篇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了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第三,为即将召开党的八大作准备。1956年9 月党的八大召开,为了准备这次会议,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作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涉及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论十大关系》可以看作是对这些调查报告的理论总结和提炼。

——陈文旭,孙宇.试析《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提示:《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之一。毛泽东写作这篇重要文献时,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认真思索,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精神和开辟真理道路的勇气,1955年3月中央决定筹备召开八大,而八大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急迫性。毛泽东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答案。因此1955年和1956年,毛泽东多次到外地搞调查研究,边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干部群众的意见,边思考。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分析《论十大关系》的论述对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局性意义。)

报告所阐述的十大关系,既是从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集中和概括出来的,又是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而提出来的。毛泽东借用对立统一理论,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论十大关系》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上卷(1949—1956)

提示:《论十大关系》既有苏联经济社会经验教训,又有本国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变式材料:《论十大关系》与中共八大召开之间的关联

初期探索是成功的,主要表现在《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和一九五七年上半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把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经济建设后,经过认真准备提出来的。1956年1月25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956年从2月到4月,他连续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和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报告。听取汇报时,他不断插话,同与会者交换意见,并且把自己的看法逐步归纳起来,最后概括为“十大关系”。他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论十大关系》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工业化建设中许多重要问题: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工业布局方面,主要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国防工业方面,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在这通篇讲话中指出,传统的苏联体制的弊病,主要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从而损害了地方政府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是中国经济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出现同样弊病的根源,必须加以改革。”这个报告中,还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些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这一系列论述和决策,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下册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指出《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与中共八大之间的逻辑关联,说明理由。

提示:《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十大关系”中,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遵循中国的建设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做了理论上很好的导向作用。

(2)依据材料,分析《论十大关系》的论述形成的主要特点,认识其积极影响。

提示:主要特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借鉴苏联的经验并遵循中国的建设国情;全面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充分考虑调动政治、思想文化中的各种积极因素。《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一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良好开端。

【例题】1视角:1956年《论十大关系》(2021·全国乙卷·31) 【答案】A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  )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

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表2可知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2.中共八大的召开

(1)召开背景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国内背景。)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上卷(1949—1956)

提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全国性党代会。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三大改造运动以及“一五”计划指标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中共八大文件起草及会议过程中科学分析主要矛盾,正确提出了党的路线以及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方针政策。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中共八大召开的重要影响。)

从世界范围看,1956年至少有这样三件大事对于八大和党内决策产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朝鲜战争停战,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推动世界格局向有利于和平的方面转变。反对战争、和平共处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愿望。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的走向逐渐显露出来,为中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八大召开的重要外部条件。二是世界性的新科技革命潮流。这种环境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56年1月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这势必对于八大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确定正确的政治路线产生一定影响。三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中共发文对苏共二十大的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决策给予肯定评价,也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进行了驳斥,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苏共二十大召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于中共八大的召开有着积极影响。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提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体系走向崩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处于二战后的“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合作。国际关系上是冷战格局,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苏联建设的迷信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在七大召开11年后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主要成果

拓展阅读:(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中共八大上对主要任务和建设方针的分析。评价中共八大建设方针的建设性意义。)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就实际上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即由革命和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由解放生产力转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上来。

《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如果对于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这种可能性估计不足,或者不努力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那就是保守主义的错误。但是,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的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的正确比例。如果不估计到这些情况而规定一种过高的速度,结果就会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的完成,那就是冒险主义的错误。党的任务,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决议》同时强调:必须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这两个方面得到适当的结合,也就是使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得到正确处理。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上卷(1949—1956)

提示: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指出,在民主建设上,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法制建设上,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中共八大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例题】2视角:1956年毛泽东谈国家与工厂关系(2023·山东高考·8) 【答案】A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例题】3视角:1956年中共八大中的法治建设(2018·全国高考卷·30) 【答案】C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3)影响评价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理解中共八大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良好开端的标志?)

八大的基本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未来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家而奋斗。八大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决策,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尽可能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更加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的宏伟蓝图。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史》(第3版)

 

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中共八大,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为指导,正确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纲领和实现宏伟纲领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八大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后的国情和民意,又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它为党领导即将到来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中共八大成为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提示:中共八大的路线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为指导,正确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纲领和实现宏伟纲领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为党领导即将到来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指出中共八大后领导层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性见解,认识突破性见解的积极意义,分析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

会后,中共中央在实际生活中已多少察觉到对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纯而又纯”带来的问题,大胆地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毛泽东说:“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营、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这叫新经济政策。”刘少奇说:“有这么一点资本主义,一条是它可以组委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另一条是它可以在某些方面同社会主义经济作比较。”周恩来也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工业、农业、手工业者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他们都在考虑: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领导下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补充。可惜的是,这种认识当时还不深刻,因而没有能坚持下去,不仅很快被一九五七起发展起来的“左”的指导思想所打断,而且向相反方向发展得越来越严重,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得到纠正。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八大)这一系列新方针和设想,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历史证明,八大确定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思想准备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够,那些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观点还没有形成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从建国到八大仅仅七年,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知,较多地来自于马列本本的概念和苏联模式的经验。虽然有一些实践经验,在破除迷信、新的政策,但是其中有的或不完整、或不稳定。因而不可避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八大虽然正确地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问题,但对这一问题在中共党内的影响却认识不足,因而未能制定有效的防止个人崇拜发展的切实措施,更没有形成完备的党内民主制度;此外,八大上已经抬头的党内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急躁情绪,也缺乏全党一致的深刻认识。八大之后不久,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八大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方针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提示:突破性见解:模仿苏联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下,发展一定程度的私有制经济来补充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积极意义: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原因:其一是新中国建国时间尚短,党和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尚浅;其二是建设中存在的左的冒进急躁情绪,没有得到全党一致的深刻认识;其三是个人崇拜的发展。

【例题】4视角: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2024·山东日照一模·9) 【答案】A

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中央副主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得到中共八大肯定和接受。这一经济思想(  )

 

A客观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实际         B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D孕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例题演练1:视角: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论断(2023·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26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阅读下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指出: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

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的发展;应该使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以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按比例地发展。报告对影响经济建设全局的十二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特别提出“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的问题,指出: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等。

分别提炼两则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如何体现了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8分)

微视角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

(1)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形成框架的历程。)

一国两制”构想最初萌芽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就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要尊重台湾现实的思想。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就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此次谈话透露出祖国统一后中国政府将从实际出发、尊重台湾现实和保护外国人投资的最初思考,这是邓小平同志涉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最早谈话。

当年11月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邓小平第一次明确谈到统一后台湾的某些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他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

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广为流传的“三个不变”,他指出,实现统一祖国的目标,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统一后“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军事力量。”上述一系列谈话,成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下卷(1978—至今)

提示:略。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理解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一国两制”从构想到方针的不断发展完善。)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简称“邓六条”)。

(一)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

(二)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六)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更加完备、明确和系统化,“一国两制”方针的大体框架基本形成。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下卷(1978—至今)

提示:一国两制的内涵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更加完备、明确和系统化,“一国两制”方针的大体框架基本形成。

拓展阅读3:(依据材料,认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运用于解决台、港、澳问题的重大指导意义。)

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提示:略。

 

(2)香港、澳门回归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完成要求。)

 

 

 

 

 

 

 

 

 

图1:《南京条约》签约现场,香港岛被割让

 

 

 

 

 

                        图3

 

 

 

 

 

图2:《七子之歌》——澳门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图文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依据材料解读图1、2中的信息,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图1为《南京条约》签约现场。近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王朝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2为《七子之歌》——澳门词曲。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通过东方航线进入中国海域,非法窃据澳门长达400年之久。图1为油画作品,图2为艺术作品,都不是严谨意义上的史料,但其反映的主题对研究香港、澳门被殖民者非法占据有重要参考价值。

(2)综合所有图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提示:(2)示例论题: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促成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或者港澳回归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例题】9视角:中央对香港地区的管治权(2021·山东菏泽高三3月联考·9) 【答案】A

1987年邓小平指出:“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有人)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邓小平意在强调(  )

A中央对香港地区的管治权           B堵塞国家安全方面的制度漏洞

C“一国两制”的方针不改变          D维护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例题】10视角:澳门的华裔国籍(2023·海南海口一模·8) 【答案】A

关于居住在澳门的华裔国籍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谈判后最后商定:中国政府同意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华裔持葡方证件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不能将葡萄牙旅行证件传给第二代。这一处理方法(  )

A丰富了“一国两制”思想           B显示出“另起炉灶”决心

C损害了中国司法自主权             D体现出“真实亲诚”理念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完成要求。)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与邓小平会晤,重要议题就是香港问题。以下两位领导人的对话片段阶段:

撒切尔: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邓小平:“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撒切尔:“是啊,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但他本人恰恰最缺乏资本。”

(英国此时刚取得马岛之战的胜利,撒切尔夫人准备先声夺人,开门见山)

撒切尔:“英国是根据历史上的3个条约管治香港的,这3个条约至今仍然有效,不能单方面废除。虽然条约是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3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进一步指出,加重语气)“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也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就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撒切尔:“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革,对香港的信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将导致大批资金外流,金融中心崩溃,多年来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将毁于一旦。”

邓小平:“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考虑的问题……那时,中国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撒切尔夫人的北京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在邓小平面前,她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对于这两位领导人,外电是这样评述的:撒切尔夫人是锋芒毕露,邓小平是绵里藏针。尽管撒切尔夫人有“铁娘子”之称,但是在邓小平面前,她毕竟还年轻。……1984年9月26日,中英在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分析尽管撒切尔夫人是“锋芒毕露”,却依然败在邓小平“绵里藏针”中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其一是香港不是殖民地而是中国主权问题已经获得国际共识;其二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三是邓小平本人的远见卓识和外交策略;其四是英国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衰弱。

         (2)针对撒切尔夫人预言香港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性结局”,中国对香港未来做了哪些“建设性”安排?分析这些安排给香港未来带来的积极影响。

提示:安排:1997年7月顺利实现香港回归;依据《基本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则,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绩,如帮助香港应对1997年开始亚洲金融危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

积极影响:香港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更加繁荣,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强大生命力。

【例题】11视角:香港特区政府的中学课程改革(2024·山东菏泽高三一模·9) 【答案】A

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新增“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材中明确写入:香港从来不是英国殖民地。其主旨是(  )

A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           B否定香港曾受到殖民统治

C扩大港人治港的政治基础           D纠正英国灌输的错误概念

 

2.两岸关系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概括《告台湾同胞书》中对结束两岸对峙局面,实现和平交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理解《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标志性意义。)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最近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定,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更可见潮流所至,实非任何人所得而阻止。目前祖国安定团结,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在大陆上的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同心戮力。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徐向前:《告台湾同胞书》

提示:停止军事对峙,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为和平统一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了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认识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意义。)

1987年年底,长达30多年的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民间交流也衍生出种种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1990年11月21日,台湾当局设立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作为民间中介机构,负责与大陆方面联系,出面处理自己“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了便于与海基会联系,大陆积极筹备成立相应机构,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相继成立,成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机构,为双方重新开启正式会谈建立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双方日后达成“一个中国”“谋求统一”的共识开启了一扇大门。

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达成的共识。“九二”是指达成这项共识的时间是1992年。“九二共识”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下卷(1978—至今)

提示:“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

 

【例题】12视角:台湾老兵的“自由返乡”(2012·江苏高考·10) 【答案】B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拓展阅读3:(依据材料,认识汪辜会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已引起台湾岛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在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现代史下卷(1978—至今)

提示: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拓展阅读4:(依据材料,概括《反分裂国家法》的特点。认识《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对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震慑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坚强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提示:特点: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以立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震慑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坚强决心。

拓展阅读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2005年4月,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成功开启两岸政党交流。双方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多项共识。2008年12月,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迈开实质性步伐。大陆方面还实施多项对台惠民政策措施,两岸在学术、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断深化。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

 

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的讲话》(2015年11月7日)

提示:原因:历史上两岸血脉同根的文化纽带;经济全球化下两岸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九二共识”中“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两岸认可的重要共识,得到民意广泛支持;两岸领导人远见卓识的会晤成果。

【例题】13视角: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2024·辽宁辽东南高三上期中·11) 【答案】B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D海峡两岸的民众都渴望祖国统一

【例题】14视角:《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24·湖南娄底高三上期末·10) 【答案】C

2010年9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完成换文程序,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协议规定,加强和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等。这一协议的实施(  )

A贯彻了“一国两制”的主要精神     B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C利于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表明经贸合作有效遏制了“台独”

 

--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