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历史书屋>>正文

中外历史纲要与选择性必修研学案(世界古代史)

鲍鹭滨史料汇编团队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3-11-20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

售价:40.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3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年12月中旬正式出版。《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博雅育人史政学科五育融合教学集萃》(上下卷,ISBN 978-7-5459-2086-4)已经于2023年7月出版,并参编多部教学教辅著作。个人带领的教学研究团体在各类教学学术平台发表数千万字汇编成果,并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模式纸质成果10余本,在全国历史教学届有一定影响力,本人还受聘为新疆姚兰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实战指导顾问教师。

编辑推荐

新课程新高考已经落地多年,如何在一轮复习有效把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的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一直是各省市同仁探讨的话题。本学案尝试在纲要通史的线索下把选择性的内容融入专题解析,为二轮的大专题的复习提供一个通史架构的基础。本研学案适合在高二教学中不单独上选择性必修的省市,教师学生通用。

内容简介

本融合学案汇编为《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世界史》的师生课时学案用书(通用解析版),属于课题实验文本,适用于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世界古代史部分与选择性必修融合下的高二、三年级一轮复习教学,共230页,30万字。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严禁将资源复制后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所有边省(东北、蒙古加运费5元;甘肃、宁夏、青海加10元;新疆、西藏加15元),其他省份单本全部包邮。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谢谢。

目录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2级历史班纲要选必融合研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古代史卷本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0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0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003—121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0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  122—174

       0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  175—199

       0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  200—214

       后记(附选必专题重要知识图示)                 …………  215—230

精彩书摘

【拓展阅读与专题突破】

专题一:上古时期的早期文明区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一》)

学习聚焦: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背景)。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学习要求: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国家制度为示例,了解早期文明时期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雏形,评价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以罗马法等为示例,知道法律在罗马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古希腊基层治理,认识其影响。

微视角一:古希腊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

拓展阅读1:(了解“Polis”一词的最初含义,分析“Polis”演变为繁荣城邦的主要因素。理解古希腊城邦政体风格多样的原因。)

集权国家消失了,在希腊重新恢复的政治秩序中,地方组织成了领袖。最重要的组织是城邦,即polis。Polis一词最初是指战时或非常时期能为人们提供保护的城堡或防御要塞。这些要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渐渐变成繁荣的商业中心,它们具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特征,并且向周围地区扩张势力。它们向周围农村收税并且重新分配多余的农产品以供养城市里的人口生活。到公元前800年,许多城邦成为繁华的城市,成为希腊社会的重要中心。

城邦的政治形式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特点反映出城邦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受外部影响很少。另外,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也造成了这种差异。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两者之间对立的政府制度能够帮助我们看清古典希腊政体风格的多样性。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公元1000之前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提示:Polis”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战时或非常时期能为人们提供保护的城堡或防御要塞。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城邦不断发展繁荣起来,成为古希腊社会的重要中心。独立自主的发展环境、历史传统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都造成了古希腊城邦政体风格的多样性。

拓展阅读2:(概括城邦国家的内涵。理解古希腊各城邦之间的联系。了解古希腊城邦政体形式的不同。)

所谓城邦国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围的若干村镇附属于城市国家的统治之下。这些城邦地方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最大的也不过数十万人,具有小国寡民的特色。当时各地先后建立过二百多个城邦。其中最著有小亚细亚西部沿岸的米利都和以弗所;中希腊的特尔斐与雅典;南希腊的科林斯、阿果斯和斯巴达。

各城邦原则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也经常通过结盟的方式保持政体治、军事方面的联系。古希腊虽不统一,但在语言文字、宗教节日活动、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都自称是“希腊人”。各城邦建立之初,氏族贵族多独揽政权。在政体上,有贵族共和、贵族寡头和君主制等不同形式。有的城邦因贵族斗争而形成僭主政治。希腊城邦并不完全是民主制。希腊公民的职责是随时准备打仗和进行思考,而不应为生存去劳动,这种贵族观念对于希腊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提示:内涵与联系:所谓城邦国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围的若干村镇附属于城市国家的统治之下。各城邦原则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也经常通过结盟的方式保持政体治、军事方面的联系。古希腊虽不统一,但在语言文字、宗教节日活动、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都自称是“希腊人”。

政体形式:有贵族共和、贵族寡头和君主制等不同形式。

例题演练1:视角: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兴起的历史条件(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在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拓展阅读3:(理解公民在城邦中的重要地位。)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于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

——摘编自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提示:城邦是独立自主,小国寡民;设在高地,位于交通和商贸要道上;与周边农村形成共生关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国家的管理,并且有服兵役保卫城邦的军事义务。

【例题】1视角:公民在古代雅典司法审判中的地位(2021·河南驻马店高三上期末·17) 【答案】C

古代雅典陪审法庭中公民是司法审判的主角,在公民大会上提出法律、讨论法律、决定法律的均是普通公民。他们在政治事务、司法事务中并不求教于专家学者。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

A公民要求直接参与政治             B公民已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

C民主体制潜伏严重危机             D政权运行方式重视程序正义

拓展阅读4:(分析移民运动带来的影响。)

(公元前750年到550年的对外移民潮)移民运动促进了城邦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东方人的生活方式被带到城邦,由此引起城邦内部贫富差别的加大。社会矛盾再次加剧,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随着公民们城邦意识的增强,以及城邦疆域的逐步固定,富有的贵族家族对权力的垄断收到威胁。……我们从古风时期的诗歌中不断听到贫穷公民对贵族强取豪夺的抗争,以及要求参与政治的呼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移民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东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但也引起了城邦内部贫富差别的加大,社会矛盾加剧;随着公民城邦意识的增强,要求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参与政治管理。

到公元前480年,斯巴达和雅典成为最重要的希腊城邦。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问题上,他们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背景使它们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

 

2.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拓展阅读1:(梳理雅典城邦在缓解矛盾实施制度变革中的历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形成发展中三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雅典走的是更为平等、更为复杂的改革的道路,她做了许多变革制度的尝试,特别是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帝国时期。在雅典,自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富有的贵族与多数贫穷的公民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首先是提秀斯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设中央管理机关,把各部落的重大事务收归中央议事会管理;②把雅典的所有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掌管行政、司法和宗教权力。这反映了雅典的这个“王”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维护的是贵族特权。

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设立执政官、贵族会议、公民会议等机构。执政官由一人后增至九人,分掌内政、宗教、司法和军事。由公民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一年一任,期满后进人贵族会议。贵族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可以决定国家一切大事,推荐和制裁执政官,审判刑事案件。成员都为贵族,实行终身制。公民会议则由自备武装的军人组成,这些军人有权参加国家官吏的选举,但出身平民者无权出任。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发展期(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叶);繁荣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5世纪末);民主制衰落期(公元前5世纪末—前4世纪下半期)。其间除了短暂的中断外,一直延续了近二百年。如影响较大的有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443至前429年伯里利克改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提示:雅典城邦经历了军事民主制下的贵族政治到公民民主政的转变历程。三次重要改革内容影响如上图。

【例题】2视角: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中心城市(2021·江西吉安高三上期末·17) 【答案】D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中心城市是公共建筑的首要集中地,古希腊雅典城邦最主要的考古遗迹正是其公共建筑,如阿格拉、议事大厅、神庙、祭坛、露天剧场、体育场等。法国著名学者维达尔说:“城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就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进行争论。”据此可知,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中心城市(  )

A淡化了公民大会的政治职能         B拥有人数众多的公民群体

C保障了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         D成为民主政治的中心舞台

【例题】3视角:古希腊雅典城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2021·山东德州高三上期末·12) 【答案】C

克里斯提尼时期,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领军队,富人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政治特权、更多的参政机会,在民众法庭上更多获胜机会。这反映出当时(  )

A贵族政治地位开始上升             B雅典民主受到金钱左右

C公民权力与义务的平衡             D城邦财政出现严重困难

【例题】4视角:古希腊雅典城邦的陪审制度(2019·江苏扬州高三上期末·14) 【答案】B

雅典法律规定,每年初从每个部落抽选出六百名有资格的公民组成陪审员名单,集体宣誓之后,颁发陪审员身份牌证作为预备陪审员。审判当日,由临时抽选出来的插票员,将牌证任意插入抽签机。最后,由执政官用掷骰子的方式选出的陪审员。这一规定(  )

 

民众法庭实物:抽签机(后)、投票球(前右)、陪审员牌证(前左)

A确保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           B降低腐败和作弊的可能性

C有效避免了权力误用滥用           D体现了小国寡民的优越性

拓展阅读2:(概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向鼎盛的主要表现。)

首先,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当然,抽签方法也依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其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特别是公民大会,这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直接参加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据估计,当时公民大会每隔八九天便召开一次,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粮食供应、国家债务、官员审核、惩罚和罢免;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也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公民大会还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否),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当此民主政治鼎盛之际,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各级官级除十将军之外,都以抽签方式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握有最高的政务决策权;城邦政务大事都在这些机构的严格监督下,任何勋贵都不能逾越法律而随意独断专行;失职违法行为无论地位身份最高,都会受到惩处。

拓展阅读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通过一系列改革,雅典逐渐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在政治家伯利克里的领导下,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潮。……出于为城邦自豪的情绪,伯利克里把雅典吹嘘成“希腊的学校”。

——摘编自本特利、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公元1000之前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首先,实行民主的基础和范围是十分狭小的。城邦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被完全排除在民主权利之外。……但在实际运作中,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各类公职还是掌握在富有的中上层奴隶主阶级手中,握有重权的十将军始终通过选举产生,没有薪俸,几乎排除了贫穷公民当选的可能性。……最后,与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不同,雅典实行的是一种直接民主政体,只能小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亦是最充实的;最狭隘,系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之少;最充实,是谓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共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历史是能够原谅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切过错的。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著 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区别上述材料对评价“雅典民主”的不同之处。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

提示:伯利克里本人是民主政治时期的执政者,属于直接当事人,他出于政治利益和维护统治的需要,高度赞扬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作为国内世界史的研究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着重分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威尔·杜兰作为欧美的学者,辩证了评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产生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评述者自身的立场、所处的时代、评述的视角等因素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威尔·杜兰先生所说的“历史是能够原谅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切过错的”这句话的内涵?

提示:编者按:古往今来任何政体的存续都是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能够永世长存的政体是不存在的。用一种历史的宽容与温情去看待这些曾经存在过的政治文明成果,更有助于我们辩证地、具体地分析这些政体存在过的价值与意义。

【例题】5视角:古希腊雅典城邦“陶片放逐法”(2023·江苏南通高三上期末·11) 【答案】A

雅典人创立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使德才兼备之人遭排斥。对于“陶片放逐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出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B表现出原始民主政治的虚假

C利于维护城邦的持久稳定           D成为现代民主制的直接源头

史学前沿:陈乐民先生对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评价

后来的史学批评家把雅典的民主制度总结出来,说是主权在民,轮番为治的一种政治制度。轮番为治就是不要世袭制,古希腊没有世袭,不是父权主义,都是经过一群人推举出来的,所以谁有能力,谁有办事的本事,谁就被推举出来,这就是能人主义。设想当时的情况,不会像我们现在代议民主这样的制度,城邦都很小,召开公民大会说选谁,谁就被选上,那时候的选举是非常粗糙、非常原始的。这种形式在各个城邦、各个古老民主都曾有过,但雅典更典型。                         

——摘编自陈乐民著:《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雅典民主政治的抽签民主和轮番而治固然带有极大的弊端,但是其运作是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整体而言,粗糙原始的直接民主形态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物,孕育了古代雅典人独立自主、思想自由的精神品质,也给后世欧美资产阶级政治代议制提供了历史的渊源。

例题演练2:视角: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反对(2023·河北沧州12月调研·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所反对的是政治权力分配领域中的平等,也就是人人可以平等地成为统治者,这正与要求智慧者对非智慧者的统治的国家正义相违背。依据国家正义标准,哲学王统治是最好的政制,因为哲学家富有高度智慧,最适合担任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民主制正好是哲学王统治的反面。如果说哲学王统治最能体现国家正义的要求,民主制则是对国家正义的严重偏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批评的自由不是共同体的政治自由,而是在共同体政治自由的前提下个人行为的自由。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要求公民各司其职,但民主制却赋予个人无限的行为自由,使他们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

——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制的理由。

 

 

 

 

3.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政治制度

拓展阅读1:(概括斯巴达国家国家建立及社会构成的主要特点。)

斯巴达国家的建立及社会特点体现在:斯巴达人是通过征服战争进入半岛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部落结成了联盟。他们把土著作为共同的奴隶,称为“希洛人”。部分被赶到山区或沿海的土著从事农牧工商,有人身自由,被称为“庇(皮)里阿西人”。庇里阿西人没有公民权,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但要交税或服兵役。全体斯巴达人都是胜利者,成年男子都是国家全权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构成国家的统治阶级。

国家政权体是一种寡头政体,有国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等。

斯巴达的军事制度是全民皆兵。斯巴达像一座兵营,崇尚军事和武力要求公民具有勇敢、坚韧、严格守纪的精神,目的是保证斯巴达人的统治。正如其统帅所言:“我们只能靠战争和胜利来维持”。

——摘编自曹顺仙著:《世界文明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提示:斯巴达人依靠军事征服进入希腊半岛建立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全体公民即成年男子构成国家统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国家政体为寡头政体,军事制度为全民皆兵。

拓展阅读2:斯巴达的国家政治制度

斯巴达同时有二个王,是二头政治。这个奇异制度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两个势力相当的家族,同时为王是一种折衷方案。两个王家在所有事务上均服从于元老院,后来其权力逐渐转移至民选之执政官。真正和实际掌权就是元老集团,由60 岁以上者担任。普卢塔赫说元老院的人数共 28 人,选举方式为在遇有空缺时,候选人逐次沉默着通过民众大会的前方,其获得喝彩声最高与最长者即被宣布当选。元老院制定法律,对死刑犯执行最高法院权力,同时拟定国家政策。民众大会是斯巴达对于民主的一种让步。年满 30 岁的男性都有参加权利,在 37.6 万人民中约有 8,000男性拥有这种资格。大会在每次月圆日集会一次。所有重大公众问题均须向大会提出,非经大会的同意不能通过任何法律。理论上主权属于群众大会,但在莱克格斯后,元老院掌握实权。因斯巴达之五位民选长官(ephor,意即监督者)系每年由民众大会选举,与罗马之执政官相似,随着发展民选长官权力与二王相差无几。在波斯战争后,事实上其权力又凌驾于两王之上。他们接见外国大使,决定法律纷争,统帅军队,并对二王拥有指导、罢黜或惩罚权力。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著 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分析其对研究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史料价值。

提示:材料选自威尔·杜兰先生的史学论著,属于二手史学材料,对研究斯巴达政治制度的概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历史研究具有多重证据的严谨考证,因此基于审慎的史学研究态度,还需要参考其他西方研究该主题的一手史料,如当时的一手文献、铭文碑刻等文字记录,方可形成对该主题较为完整的研究视角。并且随着考古研究领域成果的发现,不断拓展新的研究视角。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斯巴达国家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不同特点。

提示:斯巴达的政治本质为寡头政治,双王和元老院议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民众大会,类同于雅典的公民大会理论上拥有国家最高主权,并在运作中拥有一定的民主监督权,但在政治生活中影响有限;民选的执政官逐渐在行政上凌驾于双王之上;国王、元老院、民众大会在斯巴达的政治生活中各自占有一席之地,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

【例题】6视角: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政治制度(2023·湖南益阳高一上期末·11) 【答案】D

虽然从法律上看,斯巴达长老会和国王拥有相当的权威,可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他们的地位并不显赫。监察官对国王形成了有效监督,公民大会在选举、宣战、媾和等重要问题上享有决定权。斯巴达政体200年来的稳定,也反映了公民对自己的地位相当满意。这说明斯巴达(  )

A长老会和国王具有绝对权威         B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大会垄断一切军政大权         D有较强的公民意识

【例题】7视角: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制度(2023·山东淄博高二上期末·11) 【答案】B

古希腊的斯巴达公民都有资格通过选举担任监察官,他们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待使节、派兵和签订盟约。国王出征时,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见,斯巴达的监察官制度(  )

A巩固了民主共和制                 B维护了公民的政治权益

C剥夺了贵族的特权                 D确保了公职人员的廉洁

【拓展阅读与专题突破】[1]

专题一:中古时期西欧地区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一》)

学习聚焦: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学习要求:知道中古时期西欧形成的封君封臣制度(纲要下世界史有论及)。知道中古时期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之间的互相依存与博弈争斗,理解神权与王权的长期二元并立构成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重点比较中古后期英法等国家形成的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差异,理解王权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基础。了解中古时期教士和封建领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知道王权强化后形成的赐官制度,分析其弊端。理解在罗马法基础上形成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异同,理解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在中古时期欧洲社会所发挥的教化作用。以中古西欧的封建庄园自治和中古工商业城市自治等为示例,理解自治原则在欧洲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传承与运用。

微视角一:中古西欧从封君封臣制到王权统一国家的建立

1.西欧封建社会的封君封臣制度

拓展阅读1:(概括中古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日耳曼人首领在采取军事行动时号召成年男子参加。应召者须向首领宣誓效忠,武器、衣食由首领供给,战争结束后分得战利品。塔西佗对日耳曼人军事首领与侍从兵之间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说明:……保卫酋帅,甚至将自己的军功献归酋帅的名下,这才是精忠的表现。酋帅们为胜利而战斗;侍从兵们则为酋帅而战斗。”日耳曼人首领和侍从兵之间的关系,后来一直影响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弱,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

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宫相查理·马特(714—741 年为宫相)尽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渐成惯例。由于土地不足,查理·马特曾没收教会土地以赐予封臣,由此他领有强大的骑兵队伍,查理曼进一步推行封臣制,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吏、主教、修院长等也得到采邑,成为国王的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的观念日益流行。封臣制和采邑普遍结合,采邑事实上大都成为封臣的世袭地产,世袭的采邑常被称为“封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封君封臣制度渊源于日耳曼人首领与侍从兵之间的关系。中世纪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国王和贵族为了维持地位蓄养武装家丁以自保或攻击敌人;这些家丁从主人供给衣食装备逐渐演化为主人赐给土地作为军役费用,即“采邑”。为了加强军事实力和统治力量,国王和贵族扩大“采邑”恩赏,形成越来越多效忠自己的封臣;封臣制和采邑普遍结合,成为封臣的世袭地产。

拓展阅读2:(概括中古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最主要特点。)

11—13世纪之间,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亦称领主、附庸)关系。贵族由于效忠王室而领受土地和管辖采邑。这些封臣要对上级封君宣誓效忠并承担军事义务。采邑分封是一种至上而下进行层层分封的土地封受制度。……举行臣服礼时,一般附庸要亲自跪在领主的面前,其交叉的两手置于领主的手中,宣誓说“我立誓效忠和依附于你,正如一个仆人须效忠于主人。”授职礼主要是领主方面的行为,他交给附庸一柄旗帜,一根手杖和一张约书,或其他的标志,表示给附庸财产并保护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封君封臣关系的确立有固定的仪式;封君封臣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分封的关系,权利与义务对等;封君封臣制度结构上形成自上而下的层层分封的体系。

拓展阅读3:(分析中古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发展的影响。)

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的产物,因此各级封臣拥有大下不等的政治统治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二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统称为领主权。封建主作为领主对其领地(即封地)以内和附近的居民有许多行政司法权力,封建主利用这些权力控制和剥削农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贵族执掌地方行政大权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的地方割据,但却为欧洲长时期政治上不统一埋下了伏笔。1400年时,欧洲仍然是一个群雄称霸的局面。世俗统治者无法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基础来实行社会各阶层的合作。民族主义和对王朝统治的忠诚还没有得到人们首肯,只有在国家危急之时能唤起人民保卫祖国的热情,如圣女贞德在百年战争时的杰出表现。这些状况,导致14世纪末期欧洲政治秩序的涣散和封建主义危机的到来。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封君封臣制度一定程度导致了地方的离心分权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建立。随着民族主义发展,世俗王权逐渐摆脱教会束缚强大起来,这种政治秩序的涣散和整个封建主义危机而逐渐到来。封君封臣制度瓦解后,统一强大的民族主义王权国家在西欧确立起来,如英国和法国。

拓展阅读4:中古封君封臣与中国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领主和附庸之间的相互义务收到封建契约的约束。封君负有保护和维系封臣之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臣如果受到他人攻打,封君有义务不惜用武力保护他。“维护”就是封君要提供条件保证封臣能承担军役,或是直接供封臣及其家庭食物,或是给他一块封土。一个附庸如果没有受到合理的对待,他可以废止契约,离开他的采邑,或者上诉国王。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发生贵族之间的私战。

另一方面,附庸也受契约的约束。其一是“效忠”。即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之事,包括不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露他的秘密或出卖他的城堡以致危及他的安全等。其二,“帮助”。这是封臣最主要、最重要的义务,如服兵役的义务。附庸还要在领主的法庭协助从事司法审理或管理产业,在一些特殊场合,还要向领主缴纳协助金,如嫁娶等。其三,是“劝告”。封臣有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帮助封君,这种会议兼具封君法庭和封建主议事会的性质,审理的案件主要是调解封臣之间或封君与封君之间发生的纠纷。有些纠纷可以通过领主法庭来加以解决,有时候要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古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中国西周分封制度的异同。

提示:相同在于二者的分封结构上都呈现出上下等级;都形成分封上下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都是所在时空条件下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都走向了最后的崩解。不同在于西欧中古的封建是契约关系维系,结构松散;而中国西周的封建是以血缘宗法为纽带,家国同构。

(2)结合上述二者的异同,对西欧中古的封君封臣制度作出历史解释。

提示:西欧中古的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西欧地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日耳曼族取代罗马帝国后,在西欧土地上构建的新的国家结构,以采邑封土而成的封建庄园为经济基础。封君与封臣之间按照一定的仪式结成契约分封关系,并彼此按照契约承担对等的义务关系。这种上下级的等级关系是松散而不稳固的,极容易发生上下层级的变化,也导致了中古西欧的封建国家实际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随着中世纪西欧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封土被自由买卖,导致封君封臣之间的义务已不复存在,封君封臣制度逐渐走向瓦解。

【例题】1视角:中古西欧的契约分封(2023·广东深圳高二下期末·12) 【答案】D

在日耳曼人扩张过程中,国王为获得贵族的忠诚而分封土地。由于家庭结构的双重归属性(既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家族关系模糊不清,契约超越了血缘成为封建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制度(  )

A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B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

C摒弃血缘纽带的作用               D强调权利与义务关系               

 

2.中古西欧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长期二元并立

拓展阅读1:(概括中古西欧基督教会能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长期并立的原因。)

在经济复兴和政治稳定的同时,中世纪在宗教精神的统一方面也出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面貌。人们的宗教情绪越来越高涨,使新兴修道主义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而这种修道运动与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合为一体,使罗马教会开始一步步走上了中世纪早期的政治舞台,标志着中世纪鼎盛时代的到来。教会决定革除内部神职人员世俗化的弊端,并力图使整个社会遵循神圣的标准,使整个西方世界置于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教会的统治下,由此开始了教权与王权争雄,并竭力使之俯首称臣的激烈斗争,同时,发动十字军战争讨伐异教,镇压和裁判异端运动,结果,教会的一系列活动带来了教皇权力的极大增长,把罗马教会推到了它的全盛时代,也使欧洲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基督教世界。

——摘编自易杰雄、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华夏出版社

提示:原因:中古西欧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客观环境;社会上浓厚的宗教情绪;教会内部的自我革新;教会的一系列活动增强了教皇权力,开始与世俗王权争雄。总之,特殊的时空环境下,中古西欧形成了政教二元权力分庭抗礼、长期并立的的局面。

拓展阅读2:(了解中古初期西欧基督天主教会的实际地位。分析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能够并行发展的原因。)

罗马主教在中古西欧一开始就享有特殊的荣誉和“教皇”这一特别的称号。但教皇是西欧封建教会最高领袖的说法,曾经在很长时期内只是教皇极力鼓吹的理论,而不是教皇现实地位的真实反映。在8世纪以前,法兰克王国各地的主教只接受当地主教会议的领导,主教会议又只对国王负责,对在意大利的教皇不加理睬。教皇受到统治意大利北部伦巴第人的威胁。8世纪20年代,教皇开始寻求同掌握法兰克王国实权的宫相结成联盟,希望得到逐渐成长起来的西欧封建国家的有力支持,法兰克宫相和他们的后代加洛林王朝国王也想利用教皇为他们的统治加上合法而神圣的性质。于是教皇给丕平加冕、丕平向教皇“献土”、以及后来查理曼称帝,都说明教皇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愚弄人民。

中古西欧各国统治者宗奉基督教,基督教的传播得到了国家政权和武力的强有力支持。在较短时间内,民众普遍改信基督教。教会在边远的乡村也设立了教区,出远门的香客、商人可以教堂为驿站,一路上教堂钟声不绝于耳,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都生活在宗教迷信的氛围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中古初期西欧基督天主教会的教皇享有特殊的荣誉称号,但名不符实,并不是其现实地位的真实反映。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能够并行发展的原因在于二者相互利用,教皇通过为世俗王权加冕,为其统治提供宗教上合法神圣的外衣;而世俗王权推动了基督教会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通过遍布教堂、广设教区而影响中古西欧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丕平向教皇“献土”后,教皇逐渐获得实际领地,权势日渐高涨。

拓展阅读3:基督神权与世俗王权的博弈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认为,罗马教皇作为基督教世界最高的精神领袖,负有在这个世界上建立基督教社会的使命,作为圣彼得的继承者,教皇在信仰和教义问题上有最后的决定权。教皇永不犯错误,永不受审判。一切主教都属于教皇管辖,即使国王也不例外,国王的权力应该根据基督教的目的加以运用。教皇有责任指导各国统治者合理地运用上帝赐予他们的权力,国王也必须认识到接受教皇指导是他们的义务。一旦国王不能履行基督教的责任,教皇就有权否认国王的统治权力。教皇作为上帝法律的执行者,决不能在地位上从属于国王。

1056年,富有威力的亨利三世去世,年仅4岁的亨利四世即位,这一转折结束了改革政策至此所依赖的教廷与帝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改革派乘机发动了教会摆脱皇权控制的运动。于是,中世纪史上一场著名的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激烈斗争终于拉开了帷幕。

对于德意志君主来说,主教是国家的官吏,是为君主服务的。如果国王无权控制主教的委任,那么,国王就会失去最重要的同盟者的忠诚、军事支持和财政援助。更勿论连国王都要接受教皇的管辖,失去行动的自由了。1076年,亨利四世召开了沃尔姆斯宗教会议,在德意志助教们的支持下,斥责格列高利是伪教士,要求他退位。教皇对此予以坚决反击,马上召开宗教会议,颁布了中世纪最著名的教皇法令,革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取消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宣誓,这是前所未有的教皇权威的显示。

德意志的领主们趁机起来打击亨利的王权,于是,全国卷入一场内争。诸侯们宣布,如果革除教籍的敕令不取消,他们将不再承认亨利为国王。并且决定于1077年2月在奥格斯堡举行会议,邀请教皇前来共商德国的宗教和政治问题。亨利四世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只好被迫屈辱地请求教皇的赦免,以摆脱困境。……史称“卡诺莎之辱”。

——摘编自易杰雄、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华夏出版社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指出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思想主张的实质。

提示:确立中古西欧教皇的权力高于世俗国王权力的原则。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的逻辑关联来解释 “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

提示:中古初期西欧的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之间是相互利用、彼此结合的关系。随着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权势的膨胀,在对主导地方主教叙任权的问题上,德意志皇帝与罗马教皇之间的矛盾公开激化了。在双方召开宗教会议,互相开除对方教籍以致针锋相对的情况下,德皇亨利四世遭到了地方诸侯领主的反对,国内陷入内战。在巨大的政治、宗教危机面前,德皇不得不向教皇屈服,亲自到教皇驻跸的卡诺莎城堡请求宽恕。教皇最终赦免了德皇,这次精神上的胜利大大增强了教皇的权威,而德皇屈尊降卑的事件被称为“卡诺莎之辱”。

拓展阅读4:(了解基督教会与世俗君主围绕主教叙任权争夺结果的历史影响。)

于是,1122年亨利五世与教皇卡里克斯托斯二世终于达成妥协,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根据协定,主教人选由教会决定,选举时皇帝可临场监选,皇帝放弃主教叙任权,交出权杖与权戒;教皇承认皇帝的世俗叙任权,主教也是国王的臣仆,是采邑的接受者,对国王负有封建义务。在教皇和法王、英王之间也签署了类似的协定。

历时70多年的主教叙任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它对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主教叙任权的争斗上没有真正的胜利者。教会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废止世俗授职权。

教权与王权的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从此确立了中世纪西欧的分权局面,对近代西方分权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易杰雄、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华夏出版社

提示:双方妥协,教权与王权的分野得到进一步确认,确立了中世纪西欧的分权局面,对近代西方分权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题】2视角:中古西欧的二元政治格局(2022·辽宁大连一模·12) 【答案】A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  )

A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B导使欧洲陷入混乱状态

C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             D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拓展阅读5:(概括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教皇权势达到顶峰的主要表现。)

教皇的权势在改革以后仍时有消长,在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任教皇时达到顶峰,这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有利于教皇的教会管理制度。

首先,大力制服罗马城和教皇国的意大利贵族,除去这一长期妨害教皇统治的心腹大患。其次,确定基督教圣礼为洗礼、(成年)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神职授任礼和临终圣油礼七项,规范西欧基督徒的宗教生活。第三,整顿和扩大教皇宫廷的机构,并改进教皇使节制度,不再委任各地大主教兼任教皇使节,改派枢机主教监督各地教会。……加强对地方教会事务的干预。此外还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自此始,教皇的财政收入因此大有增加。英诺森三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国的皇位继承,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并号召和支持封建主镇压南法的阿尔比异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级教育出版社

提示:制服长期控制教皇,妨碍其实施宗教统治的意大利贵族;强化对西欧基督徒的精神干预,规范宗教活动;整顿和扩大教皇宫廷机构,加强对地方教会事务的干预;获得征税权力,大为增加财政收入;干预世俗王权,逼迫王权屈服于教权;发动十字军东征进行劫掠;发动和支持封建主镇压宗教异端。

综合提升

1212年,教皇宣布废黜英王,解除英国臣民效忠英王的誓约,并怂恿英国贵族联合法王共同反对约翰。1213年,英国约翰被迫向教皇屈服,接受兰顿为坎特伯雷大主教,赔偿教会损失,自认为教皇的附庸,每年向教廷交纳一千镑贡金。随着英国的屈服,教皇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从11世纪中叶开始的教皇与皇帝的斗争,经历了200余年,到13世纪中叶,表面上似乎是教皇战胜了皇帝,但实际上教皇开始落入法王的控制之中,教廷权势由顶峰逐渐走向没落。(阿维农之囚,1309-1377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强制罗马教廷迁至法国阿维农地方,并受法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期间大部分红衣主教及教皇是法国人。)

——摘编自唐逸:《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综合以上材料,围绕中古西欧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演变的历史进程为时间尺度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提示:第一个阶段:公元811世纪,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并行发展,互相利用,彼此结合。依据在于这一时期教皇尚未取得真实的崇高地位,不得以与日渐发展的世俗王权相合作,彼此推动共同的发展。第二个阶段:公元1213世纪,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激烈争夺,分庭抗礼。依据在于围绕对地方主教的叙任权,教皇与德皇之间长期针锋相对,最终彼此妥协,教会取得优势。第三个阶段:公元13世纪中叶后,教皇权势达到顶峰,但很快逐渐走向没落。依据在于教皇虽然扩张权势,得以干预世俗政务,但是最终为法王所控制。纵观中古西欧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演变的历史进程,二者始终处于分权并立,博弈消长的动态演进过程。

(2)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中古西欧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演变趋势的历史认识。

提示:对于历史事件演变趋势的认识应该立足于具体时空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整体观察教权与王权的博弈演进过程。诚如法国年鉴史学派运用不同维度的时空视角来认识历史事件的演变,中古西欧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演变趋势也折射出不同维度的意义。从中古西欧千年封建史发展的宏观时空整体而言,教权与王权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共同构成中古西欧封建秩序的政教二元基石;从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博弈演进的中观时空范围而言,教权与王权的权力争夺是特定历史时空环境的产物;从教权和王权二者发展的微观时空视角下,又呈现出教权和王权自身发展、崛起的个体特点。总体来说,避免将演变趋势的理解碎片化、标签化,比如把教权高于王权作为中古西欧整体的发展趋势的提法,不仅不严谨,甚至是给学生提供了错误的思维导向。

 

3.中古时期法国三级会议和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拓展阅读1:(了解中古时期法国三级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腓力四世和爱德华一世情况相同,经常需要筹措战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也不考虑其残暴程度。……在王室向法国僧侣教士征税冲突中,他也曾发动同样的宣传攻势,反对教皇卜尼法八世,并派人在阿纳尼拘捕了这位年迈高傲的教皇。

为了反对他的豪绅贵族,腓力推行强硬的反封建政策,简化封建等级制度,要求全法人民直接向其孝忠臣服,这些措施显示出他进行统治的政治哲学:法国国王是法国教俗的合法主宰,并且是西欧的统治形象。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数量臣民的支持,国王将不可能进行统治。腓力在王室向教士征税的问题上,取胜于教皇,并在对犹太人及圣殿骑士团施加掠夺暴行之后,增益了国库收入。然而政府支出浩繁,巨额的战费迫使他和英国一样,求取臣民对开征特种税捐的同意以挖掘新的财源。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不得不召集大型会议——议会——而是经常亲自与各纳税对象分别进行协商。

——摘编自【美】C.沃伦·霍莱斯特 著,陶松寿译:《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

提示: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国王加强君权的需要,打压罗马教皇对法国教俗事务的干预;直接原因在于法王需要筹措战争经费,需要与征税的各阶层民众对象分别进行协商。历史趋势上看,三级会议的召开是西欧王权国家兴起发展客观趋势的必然体现。不完全、不彻底的西欧封建制度下面,民族主义与世俗王权相伴发展,国王为了稳固统治,打击地方贵族势力,不得不依靠各阶层人民,尤其是城市中的工商业者的支持。这种会议协商机制也对法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原则便是,国王不得随意征税。

拓展阅读2:中古时期法国三级会议

法国的等级代表会议被称为三级会议,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第一次三级会议 1302 年在巴黎举行,是法王腓力四世(1285—1314 年)为加强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 年)斗争的力量而下令召集的。在此之前国王曾就财政问题同巴黎等大城市的富商商议,而三级会议上的市民代表则来自全国各城市。1308 年的第二次三级会议是国王为打击圣殿骑士团召开的,某些地区甚至派来了小镇和集市的代表,与会者达 500 多人。法国三级会议的权威远不及英国国会。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召集三级会议分摊,而付出最多的当然是第三等级。法国贵族对商人的排斥比较严重,商人的贵族化在 14 世纪还不明显,所以,许多法国大商人以第三等级的身份出席三级会议,他们对国王的许多政策不满,参加和领导了 1356—1358 年的巴黎起义。这次起义以后,市民的贵族化倾向明显加强。百年战争激发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决定全力支持国王,于 1439 年确认国王可以不经三级会议同意征收新税。此举不仅大大有利于国王的财政,而且是导致国王此后基本上停开三级会议的原因之一。(按: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中有关法国三级会议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一个视角进行阐释。要求:写出历史解释的视角主旨,史论结合进行阐述说明。

提示:从中古时期教权与王权分权并立局面演化的视角而言,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从背景上而言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为了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斗争而下令召集的。三级会议的核心议题一般是财政和税收,通过会议,法国国王得到了广泛支持,并获得了征税的特权,王权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从三级会议阶层构成发展变化历程的视角而言,法国三级会议中地位比较高的是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商人地位比较低。巴黎起义以后,作为第三等级的商人阶层贵族化倾向明显加强,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对国王的支持,增强了王权的依靠力量。从中古法国王权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的视角而言,因为百年战争的爆发,激发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三级会议全力支持法国国王,尤其国王获得不经会议同意可以征收新税的特权,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国王的财政,也是日后国王基本停开三级会议的重要原因。

拓展阅读3:(理解法国三级会议制度发展对中古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形成的重要影响。)

会议成员包括社会三大阶级或称“三级”:即僧侣、贵族及平民。在以后的岁月中,三级会议间或继续召开,但从不曾象英国议会那样,真正成为政府的一级组织。

三级会议失败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议会在十四世纪百年战争中,过早地要求权力而未能成功。但即使在美男子腓力时代,三级会议仍缺少当时英国议会的实质,它在王室征税问题上没有真正发言权,因此不能通过对金钱的逐步控制而得到与国王讨价还价的地位;它不像英国议会那样由皇家会议演进发展而成,而完全是一个分散的、外在的组织;市民与士绅不同于英国下议院,没有真正参与国是的机会;法国骑士仍停留在不可言喻的从属于贵族阶层的地位,不象英国州郡骑士那样在地方政府中负有重要的职责;更为重要的是,法国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发展国民意识方面,远远落后于英国。十三世纪末,法国过分庞大,过于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公国,而且对于居民渴求取得人民身份的强烈愿望,未能及早置于王权直接统辖之下,他们的视野,还停留在地方性的省区状态。

——摘编自【美】C.沃伦·霍莱斯特 著,陶松寿译:《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

提示:首先从参政程度看,法国三级会议始终游离在政府权力的边缘,无法与强大的王权对抗;其次从会议结构看,法国三级会议分散、外在,无法真正承担参与国是的重要责任;第三从民族国家意识看,法国当时民族统一的王权国家尚未完全形成,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视野仍然局限于地方省份,民族的凝聚力和统一国家的认同感还比较薄弱。综上而言,法国三级会议无法与同时期的英国会议同步发展,进而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古后期等级君主制下的法国后世历史进程演变。

【例题】3视角:中古法国加佩王朝国王的特殊地位(2022·辽宁沈阳二模·12) 【答案】A

10—14世纪,法国加佩王朝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被地方上的大封建主所篡夺,但国王仍享有某些特殊地位:如国王名义上是最高一级封君;可以在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礼和涂圣油仪式,使王权获得神授的性质;在教会支持下为王子行加冕礼,以保证王位世袭。这些特殊地位(  )

A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             B使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

C打击了封建贵族的势力             D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依附

 

4.中古时期英国《大宪章》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拓展阅读1:中古时期英国的《大宪章》

材料一 在中世纪英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是两大势力——国王和贵族。双方在土地等级分封制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国王作为最大封君,政治和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任何贵族,要求他们效忠,提供军事义务,缴纳捐税贡赋;同时国王还有责任保护贵族的切身利益,注意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如邀请他们出席大会议共议国是等,发挥他们的作用。否则贵族利益受损,积怨过重,则会联合起来与国王对敌,置王权于被动。可见,英国最高封君国王与封臣之间所维系的并非一种单向的主从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依存基础之上的双向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受到法律习俗的承认和保护,初步体现了权力分割和制约的宪政精神。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英王也常因神职任命问题和教会及教皇发生龃龉。约翰国王对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选有不同于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意见,因此失去教会上层人士的支持。接着,他又因为害怕教皇帮助法王夺取英国王位,不得不向教皇称臣纳贡,弄得威望扫地。大封建主不满约翰为进行对法战争而加重他们的军役负担,特别是不满他随意破坏封臣制的惯例和传统,粗暴地剥夺他们的封土继承权,滥用监护权。布汶战役的失败进一步恶化了约翰的地位,这时伦敦市民也因不满约翰的勒索而骚动起来。约翰不得不答应男爵和高级教士的各项要求,于 1215 年 6 月 19 日认可了他们所起草的“大宪章”。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因为大封建主在同国王进行斗争时必须依靠骑士和市民,所以“大宪章”对他们的利益也有所照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一,理解中古时期英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特点。

提示:主要特点:国王与贵族之间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依附基础之上的双向契约关系;法律习俗保障这种关系,初步体现了权力分割和制约的宪政精神。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古时期英国《大宪章》颁布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约翰国王与教皇因神职任命问题发生龃龉,失去教会上层人士的支持;约翰国王向教皇称臣纳贡进一步威望扫地;约翰因对外战争加重贵族的军役负担,破坏传统封臣制的惯例和传统,引起贵族的不满;布汶战役的失败进一步恶化了约翰的地位。综上所述,走投无路的‘无地王’约翰不得不同意签署了教士、贵族、骑士和市民起草的《大宪章》,以维持传统上分权与制约的宪政精神。

【例题】4视角:中古英国社会利益主体的妥协与斗争(2023·浙江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13) 【答案】D

西方有学者认为,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意味着地方贵族、教士和市民在支持王权的同时,借助这一文件,他们力图禁止王室官员在地方上滥用权力,捍卫他们自己对领地、城市和教区的维护与管理权力,即地方的统治阶级在当地加强他们精心和细致地处理基层社会事务的权力”。该学者意在说明《大宪章》(  )

A是贵族、教士和平民反抗王权的工具 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推动欧洲社会基层自治模式开始出现 D体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与妥协



[1] 正文中论著中的“中世纪”即为中古时期的欧洲。

 

--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