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历史书屋>>正文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经济与社会生活)

鲍鹭滨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3-10-21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

售价:70.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2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12月中旬正式出版。《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博雅育人史政学科五育融合教学集萃》(上下卷,ISBN 978-7-5459-2086-4)已经于2023年7月出版。

编辑推荐

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其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史料的阅读、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涵盖了史学的基本内容。傅斯年强调:“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和新高考的改革,新材料、新史学研究的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再次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重中之重。由于史学书籍浩如烟海,加之工作的繁忙、专业素养的局限,对一线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的不足制约着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广泛汲取史学研究新成果,把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素质教育标兵,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的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学校各学科教学研究氛围浓厚,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课改、教学研究、高考成绩方面取得瞩目的成绩,享誉海内外。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厦门六中历史教研组在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许多历史研究成果已在众多国内知名公众号、学科网站连载,反响热烈。

当然,由于编者受时间、能力的局限,本书难免存在史料甄选科学性、问题设置严谨性、功能达成的缺憾等问题,敬请全国专家、同行不吝指教。希望我们的汇编能在历史教学研究、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效果。

                                                                                                                     鲍鹭滨

                                                                                                             2023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校本是针对团队史料汇编(经济与社会生活)专题的一个改版。主要在高中新教材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授课过程中,广大教师都深感教学内容繁多,备课时间紧张,往往为了准备一课内容疲于奔命,没有更多时间能够驻足反思。在单元和大概念教学的引领下,传统的备课模式需要一个思想解放和实践更新的过程。本书立足于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讲教材内容进行情境整合,用问题链条来构建项目学习,也尝试有一些与新高考题型相仿造的自主命题。本校本丛书精选改编了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史料汇编,在选必二15课中设置了几百个史料阅读和问题项目,希望能借此给同仁们一点思考,一点帮助,提高备课的精准度。因为时间仓促,加之本人能力有限,校本中选取的史学材料难免有不恰当,逻辑不够严谨的问题。恳请全国专家、同仁不吝指教,大家共同研讨商榷。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订购提供课件版和PDF打印版,严禁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因为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同仁如果需要请购,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运费超出部分需要自行负责,具体微信上联系后操作哈。

目录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汇编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0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 005—033

                    0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 034—052

                    0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 053—073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0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 074—106

                    0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107—141

                    0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 142—173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0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 174—215

                    0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 216—252

                    0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 253—295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汇编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 296—318

                    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 319335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 336—374

                    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 375407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 408436

                     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 437470

 

  顾问:杨  凯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闫亚宁  陕西省西安南开高级中学  

精彩书摘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二历史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学案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元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时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新课标解读

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史前,人类食物演进从依赖自然界的动植物到在采集渔猎过程中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采集渔猎:原始社会前期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人类发展早期以采集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和渔猎野生动物为生的经济。当时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能力很低,人类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简单工具进行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了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农耕畜牧:大约1万年前开始,以农业耕作和畜牧养殖为主要经济活动内容的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西亚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B. 畜牧业: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居民已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农业出现的意义A.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到定居,手工业产生,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C. 农业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逐渐发展。)

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世界各地区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了世界古代文明,古代不同地区居民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影响,积极修建水利工程,因地制宜的培育或引进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古巴比伦:农作物代表为大麦、小麦。家畜代表:山羊、绵羊和牛。土地多为王室、神庙和贵族所有或出租佃户,或合伙经营。《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租赁进行了具体规定。古埃及:农作物、家畜代表与古巴比伦一样,土地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古中国:北粟南稻。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牛耕的应用,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家庭手工业的出现,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兴修水利。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了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种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古希腊:引进小麦大麦,种植葡萄、橄榄 ,推行谷物蔬菜轮作,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普遍。古代美洲:代表农作物有:玉米、香薯、马铃薯,家畜驯化代表有:骆马、羊驼、火鸡。阿兹特克人土地是贵族私有和村社并行。)

3. 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男女地位发生改变: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贫富分化拉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部落首领利用职务之便,把一些集体财务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战俘变成奴隶。④ 阶级产生国家出现: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为了调整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

 

二、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与《中外历史纲要》教材上融通区别部分

1.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纲要涉及部分:古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状况;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状况。世界范围内的农耕起源;农业出现的意义等

  1. 古中国旧石器时代采集渔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1课,第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1. 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第3页,“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1. 世界范围内的农耕起源: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第1课,第3—5“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1. 农业出现的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1课,第4“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纲要涉及部分:古代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多元。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古中国、古希腊、古美洲文明的表现。

  1. 古代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多元: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1课,第4“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下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1. 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表现: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1课,第3—6“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3.  生产关系的变化

纲要涉及部分: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出现。

(1)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1课,第4新石器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考古发现,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1课,第2“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阶级产生国家出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1课,第5“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1课,第3“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三、史料研读

综述材料: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Ⅱ经济与社会生活》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提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类逐渐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随着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生产关系随着发生变化,阶级间分化,为调和各阶级矛盾,上层公共管理机关即国家应运而生。因此经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统一的结果。

 

情境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渔猎

(阅读《选必2,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知道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

状况。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虽然占主要地位,但因动物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因而采集和捕鱼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摘编自林耀华著:《原始社会史》

                                   

材料二 文明史前的漫长时间中,人类过着小规模的群体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每一个小群体都有几十人,构成了一个个联系紧密的社群,为了捕食猎物和采集食物进行着有规律的迁徙。以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来看,在人类最初成长的漫长岁月里,他们的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甚至是几乎停滞的。但是,智慧使人类远离了动物王国里的其他成员,使人类发明了工具,发展了技术,不断增强着驾驭自然环境的能力。慢慢地,人类成为动物王国里最具生命力的种类,在遥远的史前时代,他们就已经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大地了。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材料三 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比此后任何时候都更为平等,其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团体获得食物的贡献不说大于男性,至少也是同等的。

——摘编自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 通过对现在仍然存在的90个食物采集部落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人类学家们发现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能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虽然男人弄来的肉类极受欢迎,但事实却是,女人采集来的食品仍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尽管两性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却同等重要。在食物采集部落中不但男女平等,而且部落成员之间也都有着很亲密的血族关系。他们互相帮助,每一个人都要对他人承担责任,从而享有权利和特权。虽然部落与部落之间也会因个人世仇和争夺狩猎、捕鱼的地盘而发生一些争斗,但是由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缺乏维持大规模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大规模的战争直到有了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相应增多时才成为可能。总之,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的实质就是协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及原因。)

提示: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以木、骨、石等材料制作为主。生活以采集渔猎为主,过着群居迁徙生活,学会使用火,部落民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关系平等、相互协作,女性地位较高。

 

  1. 新石器时代农耕畜牧

(阅读《选必2,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农业出现的背景。

拓展阅读:

材料一 食物生产的起源问题,学者们各执已见,争执不休,归纳为 7个派别。

人口压力

第一派理论认为,农业是对人口增长和野生食物过度采集--例如猎物被捕杀殆尽和植物、幼虫以及软体动物的过度采集一一造成的压力的反应。如果食物资源日趋减少,人口自然无法增长。

富裕的结果

认为农牧业的兴起是富裕的结果。据他们说来,农业是伊拉克北部的山区居民的发明,因为这里有极为丰富而且容易驯化的禾本科植物和食草动物,又或者是后冰河时代气候变暖时中亚地区集中出现大量富足之乡的自然结果。

政治的力量

食物不仅仅只有营养食物不仅维持人的生命,而且赋予人权力和威望。它可以象征身份和塑造秩序。

崇拜农业

宗教崇拜也很可能是促进农业兴起的因素,耕种可能起源于祈祷丰产的仪式,灌溉可能起源于奠酒(一种奉献于精灵或神祗的液体),围场可能起源于对某一神圣植物的崇敬。犁土、播种、灌溉都含有深奥的意义。这些动作都可以理解为是为某个神灵的诞生和养育所进行的仪式这个神灵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作为人类帮助它诞生一一本身就是一种牺牲一一的回报,神灵向人类提供营养。

气候不稳定

全球变暖的过程并不稳定,气候不稳定造成的结果各地不一。新的生存环境鼓励人们越来越依赖谷类植物获得食物,农业成了一种保守的甚至是保护性的策略:为的就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保持原有的食物资源和生活方式。

农业不期而至

在 19世纪,有关农业起源最流行的理论是偶然论。随便翻开一本 19 世纪有关这个话题的书籍,跃人眼帘的都是这样一种虚构的故事:一位原始的女性食物采集者,如何在看到种子意外落入沃土生根发芽后发现了农业。

食物采集者和早期食物生产者生活的世界表现出的共性在许多方面要比表现出的差异更显著。定居的生活方式、艺术、宗教崇拜,乃至食物品种(尽管获得的方式不同)常常并没有类别上的差异。这种共性说明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类向农业的过渡被气候不稳定搅得不得安宁的世界所作的尝试一一种应对迅急的环境变化和保护古代传统的办法。换句话来说,那些转向从事畜牧和耕种的人以及那些坚守猎和采集的人有着共同的保守心理,都想保有已经拥有的一切。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上)》

 

材料二 随着气候回暖,狩猎导致大型成年动物灭绝。

大约1.5万年前,主要大陆赤道以北地区的气温逐步回升。来自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很多证据表明,在人类到来后,许多大型哺乳动物都灭绝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类聚居点附近发现的动物骨骼变得越来越小,因为体型较大的成年动物已经被赶尽杀绝。在远古社会,男人们通常会到很远的地方狩猎。因此,农业技术的突破很可能是女人的功劳。

——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BBC世界史》

 

材料三人口激增

    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到后期,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导致人口的急剧增长。据估计,旧石器时代初期,原来的人口数为125000人,而到了距今10000年的1旧石器时代未期,即农业革命前夕,人类的人口增为532万人。人口增长42倍以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材料四:狩猎迁徙过程中民众的意外试验

大约在公元前1.5万年或1.2万年间,当处于狩猎时代残存的阿济尔人从西班牙南部向北方和东方迁移的时候,在北非或西亚,或在那时尚未被淹没的地中海区域,有些人慢慢开始了两项非常重要的试验:耕种和驯豢牲畜。在工具上,除了保留狩猎主要的切削器械外,他们还增加了经过打磨的石器。他们发明了编织方法,能做一些简单的植物纤维织品,也开始用黏土作些粗陋的陶器。这样,人类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新石器时代,人们拥有的熟练技术和对动植物的驯养种植,通过其他民族的摹仿和学习,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的绝大多数都已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水平。

——摘编自【英】韦尔斯/著 郭清香/译:《世界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0—61页

关注点:(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早期农业兴起的原因。)

提示:材料一认为早期农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生产力进步,动物的减少,人口的增加,政治的力量与富裕的结果都促进了作物的生产,对农业的崇拜,气温由寒冷到回升,农业得到发展。材料二认为随着气候回暖,狩猎导致大型成年动物灭绝,男性到很远地方狩猎,农业技术突破很有可能是女性的功劳。材料三认为人口激增导致农业革命。材料四认为约在公元前1.5万年或1.2万年间在狩猎迁徙过程中民众的意外试验使人类进入新石器农业社会。)

 

  1. 农业的出现

(阅读《选必2,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农业的起源及传播。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在距今10000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转向农业。迫使人们发生转变的是人口压力。人口不断增长,人类不得不种植食物来补充采集食物的不足,捕猎为生的原始人最后就变成了定居农民。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促使人们去培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植物。小麦和大麦是中东最普通的作物,但农民向北迁徙时,发现这两种作物的生产情况不及裸麦。因此,在中欧用裸麦取代小麦和大麦。进一步朝北迁徙时,燕麦的生长情况比裸麦好,燕麦开始成为主要作物。同样,农业朝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传播,导致对当地生长的黍和稻的栽培……遍布南北美洲的主要产品是玉米;在北美洲是蚕豆和南瓜,在南美洲则有甜味的木薯和马铃薯,木薯和马铃薯均是“爱尔兰”品种。

  一般来说,以上所述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到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数千年间,这三个谷类植物区如同工业革命后的煤、铁、铜,对人类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象婴 梁赤民 董书慧 王昶 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5—31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原始农业起源的背景,指出早期农业的起源地。)

提示:背景:人口压力;动植物驯化成功导致有闲暇时间进行食物生产;农业传播过程随地理环境变化而因地制宜起源地: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从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

 

补充材料 在全世界许多地方,人类都独立发现了如何种植食用植物,其中最显著的三处为近东、中美洲和中国。约1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随后又出现其他作物种植中心,如种植土豆的安第斯地区和种植高梁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等种植的理念和所需原材料从上述中心发散开去。在作物移植的真正中心开始种植前,野生作物可能已在当地人的饮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引入耕作的地区,这些作物可能会让人耳目一新。

——摘编自【美】弗里德曼编,董舒琪译:《食物:味道的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18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中有关农业起源的观点,并进行分析。

提示:该材料作者认为农业起源是多中心的。

(作者认为农业起源是多元起源,世界各地人类都独立发明了农业。居住在近东、中美洲和中国的人类先后独立地种植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然后这些农作物从上述地方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

 

  1. 农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选必2,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理解农业产生的影响。

拓展阅读:

材料一农业革命的影响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第18页

 

材料二农业革命的概念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有四大特征:农业产生,动物的驯养,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不同于打制石器)的使用。而首要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食物的生产——包括对食物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用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学者们把它称为农业革命。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第一讲,第7页

设问环节:(1)依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农业出现的影响。

提示:农业出现改变了民众获得食物的方式,改善了生存环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改造自然,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社会组织上,民众生活由迁徙逐渐到定居;推动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社会分工与物品交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经济形态日趋多元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2)依据课本图片及材料,分析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食物结构由采集食物果实、茎叶、鱼虾、动物等到驯化动植物;生产工具由木、骨、石到磨制石器、陶器;生活方式由迁徙生活到定居生活;社会关系由女性负责养育后代到男性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从属地位。

 

补充材料1:农业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进化和社会发展,对以后6000年所有人类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拥有的智慧远远超过其他动物,他们发明了工具和语言,靠着这种本领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事实上他们是如此地繁荣,以致食物的来源成了问题。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后辈们为了维系群体,开始种植庄稼,他们建立起的农业社会改变了整个世界。人口激增,人们集中居住在村庄和城镇,并最终发展出城市。他们在那里从事不同的专业劳动,在制造工具和装饰品的同时,开创了制陶业、金属加工业和纺织业。智慧、语言、反思的能力、农业、城市以及手工业,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史前人类留给他们子孙后代的遗产。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章,第193页

 

补充材料2:农业出现推动了原始艺术宗教的产生

中国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在不断丰富物质资料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培植出质朴的精神文明之花。到了父系氏族阶段,绘画、雕塑、舞蹈、记事符号、图画符号等文化艺术和原始宗教日益发展,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为我国后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第21页

 

补充材料3:农业出现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农事与天文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文献记载,夏代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历法,而且与商、周二代历法有所不同。直到东周时期,夏代历法仍与殷历、周历同时流行。春秋晋国铜器栾书缶铭文“正月季春”就是明证。比较而言,夏历在与自然界诸多方面变化的结合上更密切,尤其方便于农事。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 云:“夏数得天。”《论语·卫灵公》载:孔子在回答颜渊问治国之道时,特别强调 要“行夏之时”,其重要程度与“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一样。此所谓“夏之时”,应即孔子到杞国进行“夏道”考察时得到的《夏时》(《礼记·礼运》),后被司马迁称为《夏小正》。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 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变式材料:夏朝文献中的农业历法

夏代的历法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和客观规律,所以直到孔子时仍主张“行夏之时”。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夏小正》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历法和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天象历法资料,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6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选择任意一种观点并进行用史实论证农业出现的意义。)

(提示:论点一:农业产生改变了整个世界,促进了文明的出现。

随着人们发明了工具与语言,他们不断的移民开拓,促进了人口增长。为维系群体的生存,开始探索种植庄稼,农业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促进了民众的聚集,城镇城市出现,社会分工产生,手工业发展,促进了文明的出现。

论点二:农业出现推动了原始艺术宗教的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实践的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后期,,绘画、舞蹈、记事符号、图画等文化艺术和原始宗教逐渐发展,改善与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为后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论点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天文历法也逐渐产生与发展。

随着农业的出现,为了更好地顺应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促进农业的发展,几乎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发展,比如不同史料对夏代历法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历法和农业发展水平。)

 

提升材料 在3000或4000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人类的生活比以前整整25万年的变化还大。在农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觅下一顿的食物,除非他们在狩猎成功后能饱餐一顿。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一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一把食物贮藏在粮仓里和牲图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因而,像诸如基本机械原理的发现,纺织、犁耕、轮作制陶以及冶金术等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就决非偶然。

——摘编自【美】罗伯特·J.布雷伍德著,陈星灿译:《农业革命》,《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农业革命的意义。)

提示: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生活方式转向定居。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

 

综述材料:农业出现推动了城市的产生

在农业出现后4000年的时光里,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密集地居住在一起,开垦周边的土地,集中饲养家畜。在耶利哥和卡塔·瑜育克这样大型的村庄和城镇里,人口达到了几千人,他们的专业劳动、他们的手工业和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是旧时期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的产生。……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出现在今天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那里的村庄和城镇逐渐发展成为城市。这些共同体在大约公元前4000年到前3500年间跨进了城市的门槛,并迅速在当地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此后的的几个世纪里,世界的其他地方,包括埃及、印度北部、中国北部、墨西哥中部和南美的安第斯山区中部,也出现了城市。城市成为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在这里,领袖们指引着人类的命运,监控着附近的地区,发展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复杂社会。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章,第29—30页

设问环节: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示例:观点农业出现推动了城市的出现。

论述: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飞速,社会关系的逐渐复杂化,村庄和城镇逐渐被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城市所取代,城市逐渐成为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引领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逐渐进入近代社会。)

小结:约1万年前,在远古人类采集渔猎过程中,人类在各种因素作用结果下,逐渐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世界范围内因地制宜的形成了三大农业种植区,畜牧也逐渐产生。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改变了生活生产方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明的产生。

 

情境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阅读《选必2》,第3—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拓展阅读:

综述材料:四大文明出现的条件及表现

新石器的使用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人类古老的文明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古埃及大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完成统一,建立了第一王朝,此后数百年间文明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组织了国家,开创了法老专制政治。之后王朝更替,内讧不断,外族屡屡入侵,战乱频仍。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接管了埃及,开始了希罗文明与埃及文明交融的时期。到4世纪中叶,埃及成为主要的基督教国家。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侵以后,埃及逐渐阿拉伯化。古埃及文明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非洲文明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居住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和阿卡得人,他们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最早的法典,建立了城邦。之后政权更替,迦勒底人在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其继任者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修筑了空中花园,改建了马尔杜克神庙和通天塔。后来外地入侵,巴比伦遂纳入希腊文明的轨道之中。

古印度文明早期为哈拉帕文明,后来这一文明不知何故竟销声匿迹了。吠陀时代的《吠陀》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历史文献。印度-雅利安人到吠陀后期他们进入恒河中下游地区,并开始使用铁器,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公元前6世纪摩揭陀国控制了恒河谷地,佛教和耆那教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几乎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之后印度陷入混乱,最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如果与上述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增加进来,而没有什么文明的因素分离出去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明。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自然条件及表现的共同点。指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

提示:自然条件: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共同点:都曾建立统一王朝、建立国家,有文字、农业畜牧业发达。

不同之处:中华文明唯一未中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源远流长、积极吸收为我所用。

 

 

引证材料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上)》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论题:多样的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多元产生了巨大影响。论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四大文明古国虽然产生于大河流域,但由于各地的环境多样性,导致各地民众对环境的利用各有不同,比如印度民众在无雨的上游广泛灌溉,在草原和沼泽地带放牧;中国黄河流域经常性的泛滥,致使民众利用堤坝灌溉控制洪水,建造盆地储水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印度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中国逐渐向南方长江流域扩张和殖民。因此环境的多样对文明的多元产生了重要影响。

 

 

1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分析两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的异同点。

(阅读《选必2》,第4页)

拓展阅读:

① 古代两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苏美尔人的智慧

塞斯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一书中估计,公元前6500年,埃里杜位于海边。苏美尔人开凿渠道,引水肥田。他们逐渐成为精通水利的工程师;他们有牛、驴、绵羊、山羊,但没有马;他们的土地集聚而成城镇,他们还为自己的宗教兴建其塔式的庙宇。

——摘编自【英】 韦尔斯著,吴文廑、谢冰心、费孝通等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4页。

 

材料二:两河文明神庙的地位及占有土地情况

在苏美尔各城邦经济生活中,神庙是城邦的经济中心。乌鲁克出土的一份神庙文书记载每日供给50人的口粮数量。这说明神庙已经拥有较多的土地。神庙土地是氏族部落的共同财产。国家形成后,这类土地转变为城邦国有经济,土地数量大大增加。据一种估计,早王朝后期,拉伽什城邦的神庙占有全国土地的1/4至1/3。神庙土地分为三类:(1)祭田,由奴隶和丧失公民权依附于神庙的自由民耕种,收入供神庙消费。(2)口粮田,分给神庙管理人员(包括高级祭司,一般管理人员)、手工业者和神庙依附者作为职田或服役份地。(3)出租地,出租给个人(主要是份地不足的神庙人员),地租用谷物或银子支付。这三类土地都严禁出卖。

神庙经济内部分工细密,有农业、畜牧业和捕鱼业等等。神庙还控制了城邦的手工业和商业。神庙也使用奴隶劳动,有的奴隶属神庙所有,有的属神庙管理人员所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62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苏美尔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提示:苏美尔人利用智慧积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饲养家畜,人口增多,形成城镇,信仰宗教。神庙在城邦中经济地位重要,神庙拥有大量土地,神庙土地为民众共同财产,土地分为祭田、口粮田、出租地,属于国有财产,严禁出卖。神庙经济分工细密,政教合一。

 

引证材料:苏美尔的经济

早期王朝时期,苏美尔地区经济很繁荣。由于政府统筹水利灌溉工程,各城邦附近的农田得到充分利用,能生产足够的粮食。畜牧业也很发达,手工业也有相应的发展。城邦之间以及和远方地区的贸易很早就已开始,早期贸易多半是由各城邦神庙支持,后来王室越来越多地干预商贸活动。也有以私人身份从事贸易的商人,此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银子进行交换。

    苏美尔城邦中的人们主要分为贵族、平民、佃户、奴隶等四类。佃户和奴隶主要的工作就是替他们的雇主或主人从事各种农牧业和手工业。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或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平民。奴隶是主人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若逃亡,会受到严厉惩罚。不过奴隶也有某些权利,如他们可以从事买卖、借贷,可以用钱赎身。税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项目,人们不但在买卖、农牧生产当面要缴纳固定的税款给政府或神庙,还需缴纳各种杂税,如离婚税、埋葬税等等。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第30—31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经济发展的表现。) 

提示:经济:繁荣。农业上粮食充足,手工业也得到充足发展,使用奴隶进行劳动。贸易起源早,早期贸易多得到神庙和王室的支持,交易媒介使用银子。城邦阶级分化明显,奴隶是奴隶主私有财产,也可赎身转化为自由民。税收成为经济生活重要项目。

 

 

材料三: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分序文、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在序文和结语部分中,主要宣扬君权神授说和立法的宗旨,即所谓“发扬正义于世”。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手续(1-5条);盗窃处理和奴隶(6-25条);土地房屋(26-28条);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役(89-126条);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127-194条);伤害的处罚(195-214条);职业人员的报酬和责任(215-240条);农牧业中的租赁和雇佣(241-277条);奴隶的买卖和处罚(278-282条)。从包罗万象的法典中可以看到古巴比伦社会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法典旨在保护贵族和有产者的利益,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加强对奴隶和其他劳苦大众的剥削和统治,实施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辽宁大学出版社,第二篇,第96页

 

材料四 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文、契约存在,它们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经常把契约作为判案的唯一证据,如:第7条:如果一个人从他人的孩子,或他人的奴隶那里,买了或接受保管了金印,或男女奴隶,或牛、羊、驴、或不论什么东西,既无证人又无契约,那么那个人是个贼,他将被处死。第74条:如果商人为(收)利息而贷出大麦或银子,但既无证人又无文的,那么他将白白丧失他贷出的一切。第122条:如果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保管银子、金子或无论何物,他应让证人过目他所交出的一切,立下契约,(然后方可)交付保管。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科学出版社,第一章,第33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汉谟拉比法典》。)

提示:汉谟拉比时期,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汉谟拉比法典》对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保护私有财产、对租赁对象的规定等,调整了自由民内部的关系,保护了贵族与有产者的利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典中对奴隶的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是典型的奴隶社会,加强了对奴隶的剥削,强化了中央集权。法典对商品经济中各种关系的规定,使法典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对后世商品经济下立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引证材料1:古巴比伦的土地

古巴比伦时期,王室拥有大量的土地,王室将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交给对王室负有不同义务者经营。这些人可分为三类:(1)祭司、商人、手工业者及公务人员。他们为王室服务,领取份地作为报酬。他们的份地可以买卖。但买者必须接替卖者对王室的义务。他们大多使用奴仆或雇佣他人耕种土地。(2)士兵里都、巴衣鲁。他们领取份地作为服役报酬。份地不能买卖,士兵的份地与服兵役联系在一起。(3)纳贡人,纳贡人从王室地产领取份地,缴纳的贡赋约占土地收入的 1/3 至 1/2。纳贡人的份地不得买卖,也不得由女继承人继承。士兵,纳贡人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耕种土地,基本上属于小生产者。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法典对属于阿维鲁个人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买卖都作了具体规定。穆什根努等级中不少人也拥有私有土地。汉谟拉比亲自处理有关土地转让的纠纷,反映了国家是极力保护土地私有权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5—76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古巴比伦的土地情况。)

提示:古巴比伦时期,王室占有大量土地,王室土地由王室不同义务者经营。土地私有制相当发达,国家极力保护土地私有权,法典对土地关系做了明确规定。

 

引证材料2:古巴比伦王国租赁制、雇佣制与自由民的分化

古巴比伦时期,高利贷活动盛行。法典规定,借贷和还债时,需证人在场(第 95、96 条)。贷谷利率为 33.3%,贷银利率为 20%(第 89 条)。 租赁、雇佣和高利贷活动的盛行必然加剧自由民内部分化,少数人上升为奴隶主,多数人生活日益恶化。当时许多自由民因贫困破产沦为债务奴隶。法典对债务奴役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达木卡(即大商人)以不足重量的秤或不足量的量器贷出谷物或银子,以逾量的秤或逾量的量器收进,应丧失其全部债权(第 94 条);自由民以其妻或子女抵债,服役期限为三年,第四年应恢复其自由(第 117 条),等等。这大概是由于沦为债务奴隶的自由民多半是巴比伦人,不是异族,应多少有所保护,再则因债务奴隶过多,影响了税收来源,国家不得不采取这一类的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第76—77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古巴比伦王国阶级关系。)

提示:古巴比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赁制、雇佣制和高利贷活动的盛行,加剧了自由民内部的分化,债务奴隶数量逐渐增多,法典对债务奴役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体现了一定的人文色彩。

 

引证材料3:水利工程的管理

汉谟拉比重视发展农业,十分注意水利灌溉事业。在他统治的第八年、第九年、第24年和第33年,都是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之年。年名表有明确的水利记载与灌溉的规定。灌溉系统的扩大和改善使许多地区得到了“长流而丰盈的水”。由于农业的发展,在田野上出现了附有播种漏斗的改良犁,这一发明清楚地反映在一幅图画上,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此外,高地灌溉采用了较完善的扬水装置。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辽宁大学出版社,第二篇,第96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期水利工程的状况。)

提示:汉谟拉比时期,重视兴修水利、开凿水渠、灌溉网的管理与使用规定等,促进了农业发展。

 

② 古代埃及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农业的最初阶段是撒种自长、有多少收多少的方式。埃利奥特·史密斯认为,有组织地从事农业,把它作为一种主要事业,而非一种辅助活动,是在埃及开始的;最初的有组织的播种也许是在泛滥的土地上进行的。进而引导洪水流入耕地就是灌溉了。

耕作并不就是文明。文明并不只是偶尔进行季节性的小麦种植而已。文明是人们定居在连续耕种并占有的地区之上,他们住在长久居住的建筑物里,有共同的规则和共同的城市或城堡。

与只是在食物丰富的地区暂住的情形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真正定居下来,必须是一年到头保证有供水、牲畜饲料、食物和筑屋的材料。只有在埃及以及两河上游和波斯湾之间的地带,具备这些有利条件。在这里,供水不断,阳光持久。丰收年年都有保障。至于建筑材料,在埃及有黏土和石头,在美索不达米亚则有一种可晒成砖的黏土。这些地方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定居,他们代代繁衍,人数日众,避免了受任何突然袭击的危险。

——摘编自【英】韦尔斯著,吴文廑、谢冰心、费孝通等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8—171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你是否认同文明不等于农业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分析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是否具备定居的条件?)

(提示:认同。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文明的标准: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的出现等,农业只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城市、文字、国家属于生产关系层面的上层建筑,因此农业发展不等于文明产生。

具备,定居不同于暂住,需要一年到头保证有供水、牲畜饲料、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和建筑屋的材料等。埃及以及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上游和波斯湾之间的地带,有很大一片地区年复一年地有这样的条件。这里供水不断,阳光持久,于是在这里产生了埃及文明、两河文明。)

 

引证材料1:尼罗河的赠礼

史前时期,尼罗河谷蚊虫滋生,没有人烟。随着气候转暖,埃及逐步成为亚热带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农业灌溉必须依靠河流提供水源。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这片干燥少雨的北非沙漠地区,如果没有尼罗河,就不会有埃及这个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流经开罗附近时分为五条支流,呈放射状流入地中海。

    尼罗河不仅为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此外,在两岸旧河道和低地形成许多蓄水池塘。在减水期,河水倒流出来,把周围土地中因泛滥而产生的盐分冲掉,又可以补充灌溉。

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7—10月)、生长季(11—2月)、干旱季(3—6月),这充分说明尼罗河的自然变化与农业生产的节奏是互相协调的,由于很少有因水位低而引起的坏年景,古埃及的农业有很大的自然性,人们满足于“靠天吃饭”,因而农业技术长期落后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9—71页

思考点:(依据材料与所学,分析为何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提示:公元前5000—前4000年起,气候转暖,平原地区日渐干燥,成为无法居住的沙漠,而原来潮湿的河谷地带则成了人们理想的家园,农业灌溉必须依靠河流提供水源。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为埃及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干旱季使水涝和土壤盐碱化得以避免。由于淤泥的沉淀,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塘起到了调解农业用水的作用,没有尼罗河带来的埃及农业的发展,埃及文明无法出现,因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引证材料2:埃及国王的权力

   国王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是埃及文明最后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尽管当时已有了私有财产和私营企业,但都还不像在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普遍。国家不仅控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而且还负责产品的分配。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支,也作荒年时的储备物。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除缴纳赋税外,每个村社还得派男子服徭役,即强制性劳役。金字塔就是这些劳工最著名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工还被派去采石、开矿和整修灌溉沟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66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埃及国王的权力表现。)

提示:埃及国王对经济生活有绝对控制权。如国王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负责产品分配、赋税和徭役的征派,组织民众修建金字塔等。

 

引证材料3: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古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国家,而农业的发展又与灌溉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王国时期,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是从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时就已开始治理的法雍地区,在中王国时期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理,在这修建了大规模的排灌渠道,使大片沼泽地区变成了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在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的舍门赫和库麦赫发现了尼罗河水涨水高度的记录,这表明在中王国时期对尼罗河水观察范围的扩大。农具也有所改进,主要是犁的改良。古王国时期的直把犁为装有横木把手的

犁所取代。中王国时期,有关饥荒的报道明显减少,这是农业经济得到发展的结果。国家的重新统一,社会环境的较为稳定,以及同外部世界联系的扩大,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1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意义。)

提示:表现:水利灌溉系统恢复与发展,观察尼罗河水位更加扩大,农具不断改进。

意义:改善了民众饥荒状况,国家重新统一,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同外部环境联系不断扩大,促进了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引证材料4:古埃及新国王时期的经济发展

新王国时期,国王、神庙和官僚贵族奴隶主仍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占有者。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渐普及到中下层居民之中:如有的牧人可以占有土地,并可出卖,甚至奴隶也占有土地并可买卖。

    奴隶主土地基本上是采用租佃形式经营,这从《维勒布尔纸草》及若干其它资料中可以看出。《维勒布尔纸草》本身就是一份神庙和王室土地的丈量和租佃清册(只是埃及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它记载了每块土地所有者,地块位置、面积,以及租佃者姓名、职业、应缴纳租税额等。租佃者的成份复杂,每人租佃的土地数量不等。有的人租佃的土地是由奴隶或其他人耕种。在克利盖等人所著《古埃及社会史》书中,对《维勒布尔纸草》中的租佃者情况有如下一个统计表:第192页。)

 

农民不仅租佃土地,甚至连农具、牲畜、种子都要租用,负担十分沉重。再加上兵役、劳役、加倍的税收,多数农民的处境极为艰难。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是富了少数人,大多数劳动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124—125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简析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提示:新王国时期,国王、神庙和官僚贵族奴隶主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占有者,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普及到中下层居民之中,土地可以买卖。奴隶主土地采用租佃形式经营,农民负担沉重,多数农民处境极为艰难。社会分化严重。

 

引证材料5:神灵崇拜

埃及人崇拜的主神是阿蒙和拉。古王国时期,祭司将这两个神结合在一起,进行阿蒙—拉神崇拜。曾经阿蒙—拉神崇拜受到了一神教阿吞神--太阳神的另一种形式的挑战。阿吞神的崇拜在埃赫那吞法老时繁盛起来,随着他的去世,传统的祭司们重树了阿蒙—拉神的地位,将阿吞神的崇拜和这段记忆几乎全部抹去。

很多埃及人却认为死亡是人在另一个空间的新生。对不朽的渴望可帮助我们理解埃及人对木乃伊制作的热衷。很多富有家庭都能为死去的亲戚制作木乃伊以获得永生。木乃伊制作没有成为埃及人的普遍实践,但各样的宗教崇拜保证了每一个阶级的人都获得永生。

奥西里斯崇拜广受大众的欢迎。埃及人将奥西里斯与永生相联系,认为奥西里斯能够决定哪些人永生。崇拜遵守具有极高道德标准的宗教仪式。在早期农业社会,对那些普通的耕种者而言,这种宗教所承载的价值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7—95页

思考点:依据上述材料,总结古埃及的神灵崇拜的演变历程。

(提示:最初埃及人崇拜的主神是阿蒙和拉。阿蒙最初是底比斯一个地方神,古王国时期,祭司将这两个神结合在一起,进行阿蒙—拉神崇拜。阿蒙—拉神崇拜曾受到了一神教阿吞神的挑战,随着法老的去世,传统的祭司们重树了阿蒙—拉神的地位。埃及人认为死亡是人在另一个空间的新生,因此热衷制作木乃伊来追求永生。人们并将神话故事中奥西里斯崇拜与永生联系,遵守极高道德标准的宗教仪式。这种宗教崇拜隐含的道德价值被早期农业社会的民众所推崇。

 

2古代中国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阅读《选必2》,第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中国农业区的形成,分析古代农业发展历程及表现。

拓展阅读:

① 古代中国农业区的形成

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农业定居生活,进入了以粟为主的旱地农耕阶段。那是一个农业部落聚居区,有房基、灰坑、陶窖,还有耕作、收割工具——石斧、石铲、石镰,以及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石磨棒。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前的丰富的稻作遗存:稻谷、稻秆、稻叶、谷壳的堆积,一般厚度达20—30厘米,最厚的地方超过100厘米。出土时稻谷色泽金黄,谷芒挺直,隆脉清晰可辨。经鉴定,这是人工栽培的晚稻,距今约七千年。同时出土的农具——骨耜,证明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的原始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中华书局,第8—9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农业区的分布。)

提示:北粟旱地农业区;南方稻作水田耜耕农业区。

 

② 商周时期集体耕作的井田制

商和西周的土地所有制由原始社会后期的农村公社发展、演变而来的。农村公社土地归村社所有即集体所有;农具和收获物为农民私有。村社成员有使用(主要是耕种)本村社土地的权利;亦有为本村社代耕田地或尽其他义务,用作村社的公积金或公益金。

随着社会性质改变,村社成员身份由自由之身沦落为奴隶或农奴。当年他们领受田地的“权利”成为为贵族主人提供剥削的条件;当年代耕村社田地的“义务”也已成为贵族主人提供的劳役或实物剥削。这种只剩下农村公社躯壳的田制被“井田制度”。这种制度田地划分的形式为田方形成片,状如“井”字。土地归国有,贵族们利用其特权,以井田制为手段,对农民进行劳役剥削。田地划分为井字形,起因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田地需要排水灌水,以防旱涝;需要筑有阡陌,以便往来劳作,自然形成。田地方块付以固定的亩积,贵族们用以考核奴隶们或农奴们的工作量,或计算对他们的劳役剥削。 所以井田制度得以社会化、政治化,而长期存在。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卷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井田制进行评析。

提示:井田制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农村公社,此时土地归村社所有,农具与收获物为农民私有。随着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进入奴隶社会,农民沦落为奴隶或农奴,农村公社的权力义务发生改变,农民与贵族成为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土地成为剥削的媒介。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有,贵族们利用其特权,以井田制为手段,对农民进行劳役剥削。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田地需要排水灌水,以防旱涝,田地划分为井字形需要筑有阡陌,以便往来劳作,自然形成井字形。田地方块付以固定的亩积, 贵族们因利乘便,用以考核奴隶们或农奴们的工作量,或计算对他们的劳役剥削。 所以井田制度得以社会化、政治化,而长期存在,成为分封制的经济支撑,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③ 春秋战国以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春秋晚期,出土大量铁制农具、日用生活用品及武器,说明冶铁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据考察,至迟在春秋晚期人们已创造了在较低温度(800°C~1000°C)下还原铁矿石的方法。它可以炼出比较纯净的铁块,再经锻打,便可制成铁器。可见那时不仅能锻造“熟铁”,而且能冶铸“生铁”。根据地下发掘,结合考古文献的记载,春秋晚期,铁质农具已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得到使用,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牛耕出现与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同时。传说早在殷代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推测殷代已有牛耕。到了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是毫无疑问的,如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在春秋时期,铁质农具已经广泛使用,到战国中期,铁器的使用更以空前规模在各地推广。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都有战国的铁器出土,而且种类、数量很多。……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摘编自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00—101,136页

设问环节:请你指出作者探究“春秋战国以后封建经济的发展”主题所找寻的史料。并指出这些史料的价值。

提示:作者用考古出土实物、考察、考古文献、传说、推测、起名字等。考古出土实物是一手史料,是考察当时铁农具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考古文献是对考古文物的再次呈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考察是依据一定出土文物和文献互证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传说是口耳相传留下来的资料,具有想象与夸张的成分,需和其他类型材料多元互证;推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出土实物的相互印证才可相信。起名字证明生活中牛耕已经十分普及,但仍需跟出土文物与文献相互印证。因此作者将多元史料、地上地下文物相结合,以此证明春秋战国以后封建经济发展的内驱力,是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引证材料1:铁犁牛耕

中国的牛耕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开始推广。青铜农具在周代已经出现,春秋时青铜农具才大量使用,战国时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和冶铸技术的进步,铁农具普遍使用。不过,《管子·轻重乙》仍然说:“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锤、一铚(短镰刀),然后成为农”。还没有提到犁,可见这时牛耕不普遍,所以犁用得少。考古挖掘出的铁农具中,犁也很少见,大约直到汉代牛耕才逐渐推广。这其中的原因,部分可能是因为黄土地区土质疏松,人力已敷应用,不赖牛力。这也导致我国农业很早向园艺化、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耕翻土壤、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大田农作物种类增多,出现了五谷的名称,菽(豆)、麦、稻的种植日趋普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四章,第171—172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早期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

提示:青铜农具产生于周朝,春秋时才普及;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普遍,农业形成一整套细腻技术,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牛耕技术的普及说法不一,可能相对较晚。)

 

引证材料2:汉代精耕细作下的小农经济                                   

西汉时代,因为各地生态条件及文化水平不同,农业技术自然有

地区性的差异。汉代休养生息,人口增值不少,有些地区,如黄河流域人口相当密集,人多地少,必然会发展劳力密集的精耕农业。

精耕农业在生态方面,要求足够的水分与良好的土壤。在农具方面,要求精良的质量及专业的功能,有犁铧,播种的耧车,不同形式的锄、镰……在工作方面,有套种、轮种、深耕、细耘、中耕除草……在作物方面,要求高产优良品种及作物种类多元化,有选种、育种及引进新品种。

西汉的“代田”,即精细地规划垄沟间距,并不断以沟土填垄,以收培护作物的功效,并可有良好的通风与灌溉。下一次则以沟为垄、以垄为沟,垄沟易位,又不啻就地轮作;加上轮作、套作,则更可不断改良土壤肥力。区种则是肥力密集,劳力密集,使小面积土地,能有高产的功率。“代田”的耕作,在后世也成为例行的方式。

 

变式材料 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把一亩地分成三甽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甽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甽里,这样作物人土深,抗风耐旱,每亩产量增加了一斛到三斛。

精耕农业要求投入大量劳动力。农家就必须储备足够劳力,供忙季之用,又要有足够的非农工作,吸收闲季多余劳力。汉代可能即以血缘家族的形式,构成共同体,以储备大量的劳力。男耕女织,即以妇女为后备劳力,农忙时劳作,平时操持家务,经营手工业。农事稍闲时,男子也将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手工业生产,以获得更多收入。这种方式为后世所效仿。

中国农村,除房舍之外,一切土地,均用于耕种,却没有欧洲农村的牧地与林地。中国农夫只有养畜于家宅附近的动物,动物性蛋白质的供应,不如欧洲的农业。这一选择,使中国的农业,食物,及田野的生态,迥异于欧洲,却又蔓衍与东亚各地,形成东方型的农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第三章,第117—119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背景,概括其发展特点。)

提示:背景:汉代初期,统治者休养生息,黄河流域人口剧增,人多地少,催生出劳力密集的精耕农业。

特点:集中于黄河流域、生态要求高、农具功能要求多元、质量精良专业、工作上要求有效使用土地及成分、利用生产季节,作物要求高产优良品种及作物种类多元、劳动力数量投入多、男女分工明确、家畜饲养作为农业的补充。影响深远,具有东方特色。

 

补充材料:江东犁

(唐)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载了江东(今江南)所用曲辕犁的结构和使用功效。曲辕犁比直辕犁轻巧,犁辕上躬,便于深耕;牵引点低,犁架平稳;犁辕缩短,回转方便。这是古代步犁中最先进的类型。惟当时使用此种犁者极少,以用二牛抬杠者为最多。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这时边疆地区也在推广铁犁牛耕。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1]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曲辕犁的优势。)

提示: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④ 中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

战国初期,当时漳水泛滥成灾,邺县县令西门豹动员人力开凿了12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魏襄王时的邺令史起,继续开渠引漳水灌田,使邺一带的盐碱地得到改良。

战国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位于岷江中游灌县的都江堰。岷江上游河水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缓,河道淤塞。每年雨季,岷江和其他支流水势骤涨,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秦昭王时,李冰做蜀郡守,他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离碓夹在内外江之间。夏季岷江水涨,石埂淹没,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机制水流的功用。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渠道,“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战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

提示:战国初期,魏文侯派西门豹做邺县的县令,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魏襄王时的邺令史起,继续开渠引漳水灌田,使邺一带的盐碱地得到改良。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内江,供灌溉渠用水;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机制水流的功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⑤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商鞅的重农抑商思想

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中已有一部分弃农经商,“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商君书·农战》)为了保证封建国际的财源和兵源,商鞅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卷》卷六八《商君列传》)即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怠惰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采取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和纳税服役的人口,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以促进封建性的小农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 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30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重农抑商思想的内涵,分析其思想目的。)

提示:目的:为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保证封建国际的财源和兵源,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内涵:商鞅认为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商业和手工业是末业。因此弃农从商或怠惰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采取加重关市的商品税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和纳税服役的人口,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实行小家庭制,以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材料二:“重农抑商”政策

在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中,“农本商末”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由此形成“重农抑商”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政策始,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当“农本商末”观念被统治者信奉以后,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体现的抑商之法应运而生。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它产生于封建制度产生巩固的春秋战国,发展于封建制度兴盛的秦汉,之后便作为一项长期而传统的国策被后面的朝代继承发扬。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潮流。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鹭江出版社,2020年12月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评析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提示: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统治者的基本治国之策,产生于封建制度产生巩固的春秋战国,发展于封建制度兴盛的秦汉,之后便作为一项长期而传统的国策被后面的朝代继承发扬,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实施的深层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性,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法律也受到影响比如抑商法律应运而生。该政策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但在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潮流。

 

3古希腊城邦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阅读《选必2》,第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希腊经济生活概况。

拓展阅读:

① 雅典城邦

材料:雅典经济状况

雅典的土地,有三分之一不宜种植。雅典的农民,想方设法发展农业。他们挖地以存储雨水、耐心改良蔬菜品种、隔年耕作让土地休养,以恢复元气。雅典周围的园林系用城里的阴沟污水施肥。各种土壤混合在一起,使各蒙其利,绿作物象正开化的豆科类被埋入泥土中养肥。犁、耙、播、栽等操作,都集中在秋季短暂的时期内。尽管想尽了一切办法,雅典每年谷物——勉强够供应其四分之一人口的需要。若不进口粮食,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会挨饿;因此,趋向帝国主义,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

雅典农村为补偿粮食之短缺,大量种植橄榄与葡萄。橄榄对于希腊人用途很广,橄榄成为雅典的最贵重的农作物,因其价值高,以致政府采取专卖输出,以橄榄抵偿贷款,并且交换必须紧扣的谷物。

无花果因为在希腊是健康与精力的主要泉源,根本禁止出口欧洲。希腊农人从东方雪莱野生无花果的授粉法,无花果结的更大更甜。这些农产品——谷类、橄榄油、无花果、葡萄及酒——是雅典的土产食品。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2—希腊的生活》,幼狮文化公司译,第二章,第197—198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分析雅典城邦经济形态。

(提示:雅典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土地能用于耕种的有三分之二,因此雅典农民想尽办法发展农业,比如因地制宜的进行改良土壤、改良作物品种、城乡施肥系统的完善等,即使如此粮食匮乏严重,需要进口。进口粮食需要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雅典也逐渐走向军事扩张型发展。为补偿粮食短缺,雅典农民大量种植橄榄与葡萄,无花果等,随之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② 斯巴达城邦

材料:斯巴达经济形态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土地肥沃。公元前8世纪和前7世纪,斯巴达不断扩大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势力,其人口和经济发展很快。在此过程中,他们把他们的邻居变成了希洛人,即斯巴达国家的奴隶。希洛人没有自由,他们可以组织家庭但不可以离开土地。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进行农业劳动以保证斯巴达人的食物供给。到公元前6世纪,希洛人在人口数量数量上可能远远超过了斯巴达的公民,大约达到了10比1的比例。由于拥有庞大的臣服人口,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耕作非常富有成效,但是他们也常常面临着反抗的威胁。结果,斯巴达人在维持一个坚强有力、纪律严明的军事机器上耗费了他们全部的精力和资源。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新全球史》(第三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52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评价斯巴达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提示:斯巴达城邦土壤肥沃,随着扩张,大量战俘变成奴隶,奴隶从事农业劳动以保证斯巴达人的食物供给。随着奴隶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农业迅速发展。但是斯巴达也面临奴隶的反抗与威胁,因此斯巴达在维持统治上耗费了他们全部的精力和资源。因此我们要一体两面的看待斯巴达的军事专制体制。

 

4古罗马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阅读《选必2》,第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罗马经济生活概况。

拓展阅读:

材料 共和国晚期意大利农村经济的特点是大地产的增加。当时征服战争节节胜利,战利品在罗马上层统治者中造就了一批富有者,他们还通过担任行省总督或以私人身份包办税收和公共工程而巧取豪夺。这些富豪的收入有相当的一部分被用来购买土地或租赁国有土地。大地产的经营带有追求利润的目的。农业技术这时有一定的改进。为了恢复地力,谷物和豆类的种植交替进行。罗马人这时也学会了深耕和良种的选择。罗马城对粮食的大量需求主要靠从西西里和其他行省进口廉价谷物来满足。意大利各地所出产的谷物只供当地的居民消费,大地产的主人为了牟利,转向发展橄榄油和葡萄酒的生产,或者经营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向附近的城镇供应蔬菜、水果、肉类和羊毛。大地主广泛地使用奴隶,他们不会应召服兵役,而且比只有的雇工便宜;很多破产的只有小农流入罗马城区享受国家提供给无产者的福利,并不留在乡村任人雇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章,第270—271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古罗马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特点。)

提示:特点:其一是共和国晚期农村大地产的增加,破坏原有的土地国有制,贫富差距拉大;

其二是农业技术有一定改进,经济作物有所发展;

其三是社会生产中广泛使用奴隶;

其四是破产小农享受国家提供给无产者的福利。

 

5古代美洲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阅读《选必2》,第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美洲原住民的经济生活概况。

拓展阅读:

材料一 阿兹特克人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法——“浮园耕作法”,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园圃。同时也利用湖边的土地种植玉米、豆类、南瓜、西红柿、甘薯、龙舌兰、无花果、可可、棉花、烟草和仙人掌等。狗是他们唯一的家畜,家禽主要是火鸡。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个家族共同耕种。此外,还有专门供养祭司和军事首领的土地以及供军需用的军用地。这些土地用公社成员和奴隶来耕作。奴隶主要由战俘和债务奴隶构成,贵族和祭司一般都占有奴隶,用以从事耕作和建筑等劳动。奴隶也是买卖的对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一章,第378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提示: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土地归公社所有,各家族共同耕种。还有专门供养祭司和军事首领的土地以及供军需用的军用地,这些土地用公社成员和奴隶来耕作,出现阶级分化。农业上因地制宜的发明了独特耕作法“浮园耕作法”,也利用湖边的土地种植多元经济作物,饲养家畜家禽,品种单一。

 

材料二 印加人的农业发达,培植了40多种农作物,如玉米、豆类、花生、番茄、甘薯、可可等等。已经知道用鸟粪施肥,在山坡上开辟梯田,把山溪引进渠道灌溉梯田,有一整套的水利灌溉系统。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四章,第243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美洲印加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提示:古代美洲印加人农业发达,经济作物多元,掌握施肥技术,因地制宜的开辟梯田,有一整套的梯田水利灌溉系统。

 

材料三 玛雅人发展的历史,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南部玛雅,第二个时期为北部玛雅。南部玛雅人住在今天的危地马拉、赤阿帕斯( Chiapas)和洪都拉斯一带。远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至公元一千年前,这儿已有了很高的文化(前古典时期的奥尔梅克文化)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发展了农业;公元前后更出现了城市。他们培植了玉米、蕃茄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重要农作物。其中以玉米的培植最为重要,玉米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成为玛雅人(也是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主要粮食。此外,玛雅人还知道饲养火鸡狗和蜜蜂。

——摘编自李春辉著:《拉丁美洲史稿(上)》,商务印书馆,第一章,第22—23页

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美洲玛雅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提示:古代美洲玛雅人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南部玛雅人发展了农业、城市、培育了多种农作物,尤以玉米最为重要,成为玛雅人的主要粮食,并已饲养家畜。

 

情境3:生产关系的变化

(阅读《选必2》,第6页)

情景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能用唯物史观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做出分析。

1父系氏族公社

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犁耕农业中男子在体力上占优势,私有观念产生,按照氏族制度,死者财产必须留在本氏族内,而父亲和子女却不在同一个氏族。于是,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

父系氏族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氏族,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一个家族公社就是一个自然经济集团,大家共同生产与消费。氏族首领由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由各家族的族长组成。氏族全体会议则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

    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个体家庭随着发展最后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一些个体家庭迁移别处,以地域关系结合起来,即农村公社。

农村公社保留着公有制,耕地定期分配给各家庭使用,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经济成份越来越大。此外农村公社还保留一些民主制度,但管理机构已逐渐被富裕分子所把持,总之,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形式。[2]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评析父系氏族公社。

提示:随着农业生产中男女地位的变化及私有观念引起的对继承制度的改革,父系氏族公社产生。父系氏族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氏族,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所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但是氏族耕地已分配给各个大家族使用,一个家族公社就是一个自然经济集团,大家共同生产和消费。生产和消费由选举产生的氏族长主持。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由各家族的族长组成,氏族全体会议则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女性地位下降。 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个体家庭产生,以地域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农村公社出现。

 

2军事民主制和国家的产生

材料 军事民主制是氏族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为了对外掠夺或抵御外来侵略,一些部落结盟。为了统一指挥和行动,需要设立军事首领。在军事民主制初期,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随着掠夺战争的进行和贫富分化的加剧,以军事首长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以经济势力和手中权势,把部落管理机构变成了他们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工具,这样,氏族制度就被国家所代替。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

中国黄帝时代开始即对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军事民主制时代,而夏禹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家天下),奴隶制世袭王朝取代军事民主制下的氏族社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前言,第3—26页

设问环节:依据上述材料,评析军事民主制。

(提示: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为掠夺或抵御外来侵略,部落结成联盟。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应运而生,军事民主制初期,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随着掠夺战争的进行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长权力日益增加,人民大会权力日益削弱,军事首长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利用权势将部落管理机构变成了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工具,氏族被国家取代,奴隶制国家出现。)

 

章节小结:(自主阅读)

大约在公元前13 000年,人类还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杰里科(Jericho)绿洲一带,大概可以养活一个有百名成员的采集部落,而且人们相对健康、营养充足。到了大约公元前8500年,野生植物的荒野成了片片麦田,这片绿洲这时养活了约有千人的农村,但人口密度也因此增大,而且成员染病及营养不良的情形要去过去严重太多。……

    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并没有人在背后操纵农业革命发生,或者意图让人依赖谷类为生。一开始只是各种小事,主要就是希望吃饱一点、生活安全一点,但最后累积引起的效应,就是让远古的采集者开始花上整天的时间,在烈日之下挑水务农。

               ——摘编自【以】尤瓦尔·赫拉利著:《人类简史》,中信出版集团,第五章,第75—85页

 

编者按:无论学术界对农业革命如何定义和辩驳,人类从食物采集狩猎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是人类文明生产力发展历史上一次飞跃。人类开始定居,人口也开始增长,财富开始累积。随着文字、金属器具和早期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1] 笔者整理。

[2] 笔者整理。

 

--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