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百科>> 世界近现代史>>正文

封建不如维新?幕府时田税30% 维新后高达60%

【编号:16054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佚名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0/11/26

在人类开始搞农业的初期,对播撒种子的收获量大概最多只不过3倍左右。也就是说,收获量的30%必须作为来年的种子加以保存。当出现歉收的年份、遇到外来敌人的掠夺时,必须把更多的比率作为第二年的种子加以保存。也许大家难以想象这么严格的自我控制是靠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自主性得以实现的。

在18世纪前半期享保享保: 是江户中期中御门天皇、樱町天皇时代的年号。1716年6月22日改元。——译者注大饥荒之际,将4斗稻种铺在枕头下面饿死的伊予伊予: 现在的爱媛县。——译者注百姓作兵卫作为“义农”长期被世代传说下去。我们很容易推测到古代人确实为了实行保存种子,需要靠“王者权力”的强制。

在没有同异民族作战、国家防卫权力不强的日本,自古以来产生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形态的原因之一,肯定是同为生产水稻而保护种子、管理水路的技术知识有关系。很多古代遗址具有保管稻种用的粮仓,从中也可作出这一推断。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日本这个国家不仅承担的税额少,而且对民生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因此,国民倒不如把自己的存在和实情告诉朝廷更有利。如果让朝廷知道了,还能够分配到优质种子,朝廷有可能会给我们治理河川。据说“平定”了东北地方的坂上田村麻吕进行了屯田兵的活动,努力向周围的居民普及耐寒稻种的耕种和农器具等。之所以在比较早的时期少有抵抗就实现了大和朝廷统治东方之国就是因为伴随了水稻种植技术的普及活动。

到了15世纪以后,各地的统治者努力疏通水路、治理河水,埋头开发矿山,从事公共事业。假设其目的即便是增加大名的收益、扩大大名的支配力量,但结果却关系到提高居民的民生,这一点是没错的。

进而又到了天下太平的德川时代,大名和幕府直辖地的地方官也以开发土地和奖励物产为主要工作,甚至还热心从事其贩卖活动。譬如,富山的大名前田正甫去江户城江户城: 现在的东京都。——译者注时,一定把富山的药材偷偷地揣在怀里,如果有大名面色出现一点点不好,就给他服上一剂。虽然生病,但因为是到了江户城的大名,所以病情不严重,一般都可治愈。富山的药材立刻受到好评。接着,当那个大名回到自己的领地时,开始着手广泛出售富山的药材。

山形的红花、阿波阿波: 旧国名,现为德岛县。——译者注的蓝、大和郡山的金鱼、赤穗的盐、丰冈的柳条包等,这些在德川时代得以开发的名特产大部分靠大名、幕府直辖地的地方官进行生产指导和贩卖活动而发展起来。

而且,原本很低的租税经过德川时代更加降低了。当时的租税原则是这样: 地租单一、利用土地的农民是主要的纳税者,对商业、加工业来说,除了对房屋的地方自治负担以外,有时候只是被要求强制性的捐款——营业税。

然后,尽管农业上缴的地租在德川时代是收获量的30%~40%,可是到了后半期最高为30%,全国平均为20%以下。虽然教科书上写着:“被称为六公四民,以地租征收收获的60%”,可这终究是原则话,并不是现实。

德川时代,日本人口的80%是老百姓(兼业农民),其主要的生产物品当然是大米了。如果真的实行“六公四民”,占人口80%的老百姓就要靠四成的大米生活,其他20%的人口就会吃掉六成的大米。因为是锁国时代,没有进出口,因此靠这个不可能获得微小的平衡。

所谓“六公四民”说的是这样一种原则: 把“掌握在手的收入(收获)的60%”作为地租来征收。可现实中收入掌握在手的比率只有五成。而且,它被筹划成乍一看规定了严格的手续,然而作为征收方的地方官们却有意识地把它压低。

首先在测定收获量时,就 “请高抬贵手”。测定的方法是把一定面积(一般是30坪)的田地“试割” 开来,来决定当年每一面积的收获量。这种“试割”挑出收成比较不好的水田和旱田,在测量面积时,拿下外侧纵横第一列的水稻。光是这样面积就会减少10%。紧接着,捋稻穗必须由百姓作业,让稻草里留下很多稻种。进而给他们机会把取出的稻种藏匿在草席下面,这也是地方官的“义务”。也有这样的地区: 地方官特意站起身来,欣赏周围的红叶,移开视线,让他们在叠合的席子下面藏匿稻种当成了惯例。由于这种“温情”,一般公家掌握的收获量是实际的60%。

而且,关于新开垦的水田和旱田,反映出面积和收获量很低。有时候,还存在着根本不缴纳地租的“隐瞒田地”。而这一切也是很多场合在同征税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进行的。

留在各地的“坏地方官”的实际面目就是缺少这种“温情”、墨守成规地应用规则的官僚。

像以上那样官民达成协议、减轻(可以说偷税)收入掌握在手比率的结果,成为德川时代后半期地租计算对象的名义收获量就成了实际的50%。作为原则,其收获量的60%,也就是说整体的30%就成了地租,而实际上再进一步减轻,就变成整个收获量的23%左右。至于除大米以外生产所缴纳的小收成物产的地租就更低,在一般的地区约20%,像养鸡之类也有“一年当中缴纳10个鸡蛋”的事例。把公鸡、雏鸡平均一下,便可推断出一年期间产鸡蛋数为17个。

1990年度日本官方负担率(租税加社会保险等占GNP的比率)达到了40%。想到这,我们就可以说德川时代后半期的租税是相当低的。

延伸阅读: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农业税捐沉重(摘自《盛世之毁》 作者: 作者:许华 华文出版社出版)

但是,日本国内经济和军事的迅猛发展,并未能给整个国家带来社会和平与安宁:西方列强继续享受关税协定等不平等权利,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税捐沉重,占国家长年支出的70%以上;农民全部收获的60%~70%被迫上交;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或流落城市;工人遭受的剥削也同样惊人。以至于民众不断因生活极端穷困而掀起反抗斗争。为缓和这种矛盾,1889年日本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宪法,并在第二年举行议员选举。

但君主立宪制并没有缓解日本社会的内在矛盾。4200万居民中,有选举权的只有46万。各派相互倾轧,争权夺利,而民众的生活并没有改善。1890年纺纱工人平均工资仍只有1角7分。女工最高工资相当于英国女工最低工资的十分之一,每天工作的时间却长达12小时。更严重的是,由于棉纱生产过剩,引起纱价暴跌,这一年日本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1890年到1893年,许多地方发生抢米风潮,农民和城市贫民纷纷卷入,佃农农会和佃农同盟组织纷纷出现。工人也不断掀起罢工。还出现争取民主权利、言论自由、关税自主、取消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的斗争。

在野党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倒阁活动,政府被迫一再改组,政潮起伏,局势动荡。统治集团为减缓国内阶级矛盾和利益集团间的冲突,也为夺取工业产品市场和开拓廉价的原料基地,加速对外扩张。棉纺织业利益集团就上书政府,要求取消棉纱出口税,以向中国、朝鲜增加输出。

这时,日本政客开始不断公开或暗地鼓动对外军事扩张。1890年,枢密院议长山县有朋在议会上发表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演说,称朝鲜和中国是日本的“利益线”。 光绪十五年(1889年),朝鲜闹饥荒,地方官禁止粜米,第二年解除禁令。日本政府宣称其米商因此亏损14万元,要求朝鲜政府赔偿。朝鲜罢免了地方官,并答应赔6万元,日方仍不满足,多次更换公使进行争辩。直到1893年,才以11万元的赔偿了结。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海军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已建立起一支拥有6.3万常备和23万预备队的陆军,和排水量7.2万吨的海军——超过了清朝北洋海军。外相大木竟公开宣扬日本人要像明末骚扰中国沿海的倭寇一样到中国进行剽劫。

但日本当局觉得海军方面仍没有足够的侵华把握。1893年10月,山县有朋提出进一步扩充海军的计划:“陆军组织已大体就绪,一早有事,数万之兵不难出动,念及今日东洋之形势,经再三审议,扩张陆军固在必行。然而,海军则不如陆军,就现有舰数、兵员而论,以之防卫各重要港口尚感不足,何况处于东洋危急之际而欲保持平衡于天下乎。古今之最大急务,在于整顿海军。”

这个计划得到明治天皇的支持,他甚至决定从1893年起,每年从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当年,日本便建立战时大本营机制,做好了武力吞并朝鲜进而同中国作战的准备。同年,美国一家杂志公开表示,一旦中日交战,美国要暗中支持日本。

1894年初,日本国内的经济社会局势更加严峻。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给日本驻英国公使青木的信上说:“国内形势日益紧迫,政府若不能完成一个惊人的事业,便不能安定骚动的人心。”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