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教研教改>> 核心素养研讨>>正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表达

【编号:136279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huadjh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8/12/0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表达

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学的重点。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使教学设计、教学课堂都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导,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前,教师就要理清核心素养的每一个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好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培养方式,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之中。毋容置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素养与具体知识的融会越密切,学生的感悟就越自然,其核心素养的养成也越稳固。教师切忌急于求成心理,不可将所有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都定在一节课中完成,使其感觉牵强附会,必然是拔苗助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起不到推进作用。因此,衡量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一要看其是否贴切,即目标的设计既与教学的内容是否吻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契合;二要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的设置和阐述是否细化到具体知识点,其层次设置是否合理,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各层次的衔接是否自然;三要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思维能力衔接合理,恰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设计《秦统一中国》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两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可以将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于其中。因此,教学目标就不再是简单的历史过程的回顾,而是要通过这是历史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从而确立一定的时空观念;并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的基础上,在了解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意义,如此,就为学生历史价值观的确定打好铺垫和基础。这样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知识对核心素养的良好承载,使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具体化、明确化,而且其操作性强,便于对学生的锻炼和检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找准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入点

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具体教学知识点中,使将核心素养“内化”的一个过程,那如何再将其“外化”出来,使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呢?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要确保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活动,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这个转变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相一致,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就要找准提问的最佳切入点,结合课堂实际,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师利用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其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我除了精心设计了整节课的授课环节,分别以“天国之路”、“天国之梦”、“天国之殇”来引导学生学习这节课外,我在讲解其失败的原因之前,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自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来,其势如破竹,于1856年取得东征的胜利,进入了太平天国的顶盛时期。之后,太平天国迅速走向灭亡,可谓“兴也速,衰也快”。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太平天国迅速灭亡的呢?在这个问题的激发下,学生很容易就会查找课本相关知识,寻求正确答案。如此,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自主地获取到知识,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假设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以《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课堂结束之前,多媒体屏幕上赫然几个大字:“如果你是秦始皇,现在正在召开记者招待会,请问你将如何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秦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教师顺便提示:现在的穿越剧这么多,如果你们真的穿越回去了,并且有幸穿越为一代君王,你将如何实现你的人生目标呢?虽然这是个课后问题,但是学生颇为感兴趣,下课后大家的兴致不减,各抒己见,有不少学生通读整课内容,并查阅大量资料,想出了自己的政策措施。这一过程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培养了他们从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三、积极倡导合作探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积极推进“合作探究”,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以来教育学者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通过学生与教师一起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依靠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如教师选定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定为一段时间的学习主题,提前一周将学习主题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课下查找、搜集相关学习资料。课堂上,探究活动开始:教师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根据自己观点和喜好自主分组,制订计划,确定分工;各组分别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组内讨论交流,有问题也可向老师寻求帮助,最终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撰写研究报告;各组由代表陈述其问题解答方法和研究成果,其它小组成员可提出质疑,各组根据交流内容对自己的研究报告做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将最后确定的各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教师总结本节课探究成果。

在这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资料查找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交流过程中发展了大家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给学生确定一个近距离的目标,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发展。整个发展过程中,教学评价成为鼓励和促进学生继续发展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便于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实际,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式的设计要科学多元,即评价目标的设置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即摒弃以往单纯知识的考核,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评价,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是要通过广泛开展学生自评和同学之间互评活动,发挥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将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家长等都积极吸引来参加评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指的是评价方式要灵活,除了严肃正式的测试外,还要在课堂中随即做出评价并记录,也可利用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等活动进行评价,同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即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生过程中的感悟,进而形成历史情怀;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给予不同要求,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更要以鼓励为主,即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一线教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常抓不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1 ,访问人次:2582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