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高考真题>> 真题评析>>正文

刘建荣: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到来——全国II卷评析

【编号:85627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佚名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6/06/13

 

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到来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历史试题评析

本站特约:西工大附中  刘建荣

 

核心素养,是2015年高考以来,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最热门的一个关键词,没有之一!随着2016年高考的尘埃落定,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到来。在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和2016年全国甲乙丙三卷进行整体研究的基础之上,在调查了解部分学生答题情况的基础上,笔者试图对全国II卷(甲卷)进行分析评价,并谈一谈对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复习、备考的一些思考。

一、素养立意的高考试卷

1、核心素养如约而至。

高考命题的立意,在经历了知识立意时代、能力立意时代、素养立意时代之后,于2016年正式进入核心素养立意时代。统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各个学科,各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五大方面。与全国II卷语文作文题显性考查如何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历史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隐性。即便如此,核心素养的气息仍然是扑面而来(详情见表一)。大多数题都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特别是作为高考改革试验田的41——即开放性试题,这道题虽然材料来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但内容实际上可以说主要是初中的内容。通过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图文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的认知,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其视野开阔,贯通中外,立意高远,直面热点。与往年给出观点予以评价、评析、探讨所不同的是,今年的41稳中求变,让学生先提出见解,然后论证说明,从学者观点自成一说 角度更多,开放度更大。 

 

表一   2016年高考全国II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情况

题号

考点

专题

通史

类型

核心素养

24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汉字 

必修三

中国古代史

图片型、推理型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 

必修一

中国古代史

比较型

历史理解 

 

26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必修二 

 

中国古代史

因果型、阶段特征型 

历史解释 

 

27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

必修一

 

中国古代史

推理型、常识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28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

中国近代史 

 

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29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的建设)

必修一 

 

中国近代史 

 

因果型 、概念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30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必修二

中国近代史 

 

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31

一五计划

必修二

中国现代史

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32

雅典民主政治 

必修一

世界古代史 

 

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33

工业革命的影响

 

必修二

世界近代史 

 

因果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34

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必修二

世界现代史

因果型、阶段特征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35

美苏争霸 

 

必修一

世界现代史

推理型、阶段特征型、概念型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40

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迁移问题 

必修二

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 

变化类、特点类、原因类、说明类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41

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必修三

中国古代史 

 

开放性试题

时空观念、史证意识、历史价值观

45

晚清军事改革 

选修一

中国近代史

特点类、评价类、影响类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46

洪仁玕的政治思想

选修二

中国近代史

概括类、目的类、评价类

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47

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 

选修三

世界现代史 

 

变化类、原因类 

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48

郑板桥(清) 

选修四

中国古代史

特点类、背景类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2、试题分布规律显著。

 

1)试题分布:规律性。

2013年以来,全国卷命题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稳定,试题的分布和结构也越来越有规律可循(详情见表二、表三)。特别是选择题的分布,比较稳定地呈现出4+4+4的格局,即中国古代史4道题,中国近现代史4道题,世界史4道题。整体而言,厚古薄今,厚中薄西。就全卷而言,从通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也基本上比较稳定地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就专题史而言,2016年全国II卷文化史部分比重有所下降,政治史和经济史部分有所上升,特别是经济史部分占比较大,接近50%

 

表二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选择题分值统计:

1、从专题史角度看: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分值

2014

24

16

8

48

2015

12

32

4

48

2016

20

24

4

48

2、从通史角度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合计

分值

2014

16

16

16

48

2015

16

16

16

48

2016

16

16

16

48

 

表三 2016年高考新课全国II卷必修部分全卷分值统计:

1、从专题史角度看: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合计

分值

2014

36

41

8

85

2015

12

44

29

85

2016

20

49

16

85

2、从通史角度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合计

分值

2014

28

28

29

85

2015

28

28

29

85

2016

28

33

24

85

 

2)测量方式:多样性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其测量方式一直是多元的。就选择题而言, 2016年全国II卷主要涉及概念型、数据型、推理型、因果型、比较型、图片型、阶段特征型等常见类型;就材料题而言,2016年全国II卷主要涉及原因类、特点类、变化类、说明类 、影响类等常见类型。刘芃说:熟知格式,轻车熟路 研究试题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是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题型的命题依据、命题特点、应对策略、作答方式研究,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度。

3)试题材料:朴素性

2016年高考试题,从材料的呈现形式上看,越发具有朴素性和亲和力,没有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没有深藏不露的图例和关键词,也没有字数繁多的文字材料,界面友好,通俗易懂,几乎没有阅读障碍。所以学生考完之后,感觉良好。当然感觉良好与选择正确是两码事!所以要想得高分,恐怕需要轻轻的拿起、重重的放下

4)考查内容:主干性

考查主干知识,不追求考点的全覆盖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今年也不例外,而且越发鲜明。一些高频考点如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计划、雅典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苏联的工业化等变换角度、反复考查,试题的考查服从于能力和素养,不避热门、不考冷门,凸显历史韵味。

5)试题视野:国际性

20158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无疑是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15年来首次走进亚洲在中国举办,对中国史学界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与会代表围绕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的大会主旨,就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化的情绪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四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反映了国际史学研究的最新趋向。其中,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被列为大会四个主题讨论之首。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发来贺信说: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体现在高考中,如第28题考查中国近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第40题中西对比考查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人口迁移和中国历代移民问题41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第45题考查西方军制影响下的晚清军事改革,第46题考查西方民主制度影响下的洪仁玕的政治主张等等。中国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国。所谓立德树人,即是要培养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6)价值取向:主流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这个核心素养立意的时代,高考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要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6年的高考题更加旗帜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流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的主流性和正确性。如第24题过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25题通过科举制度,凸显公平公正和社会进步;第27题通过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在台湾安居繁衍,强调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祖,血浓于水;第29题通过土地革命时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对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的巨大鼓舞作用;31题通过一五计划时期投资额的比重变化,见证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努力;第32题通过雅典民主政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第33题通过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第40题通过中国历代移民问题,致敬华侨华人对祖国的历史贡献;第41题通过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向以玄奘和鉴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致敬。此外,高考对人物的考查也主要以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正面人物为主,凸显价值引领。

3、学科思维如影随形。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比较独特的学科思维。历史学科思维主要包括历史思维、整体思维、比较思维、发展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等。高考对学科思维的考查非常隐蔽,不易发觉,但却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第24题对历史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考查,第25题对比较思维的考查,第28题、40题、41题对整体思维的考查,第324546题对辩证思维的考查,第45题对比较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考查,第24题、27题、30题、31题对逻辑思维的考查等。笔者认为,历史学科思维也应是核心素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思维的品质决定着学科素养的高低。

4、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有人说,三年一代人;笔者以为,一年一代高考题。每一年的高考题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代气息。如前所述,2016年高考宣告核心素养立意时代正式到来,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体现的学术热点还包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唐宋变革论等,社会热点包括一点四面一带一路军改等。

对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高考的时代特征还体现为对古今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重点关注。如第252641题对唐宋变革的关注,第28404546对晚清中国经济、政治、军事、人口等方面转型的关注。第33344041题对西方社会转型的关注等。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高考试题

2016年高考题虽然考点主干化、材料朴素化、界面友好化,部分材料更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其考查的角度和落脚点却往往出乎师生们的意料之外,与学生答完之后的轻松相比,对完答案之后略显沉重,可谓简约而不简单。这里我们选择一些区分度较小、错误率较高、学生或者史实不清、或者方法不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直击当前教育教学、复习备考软肋的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复习备考有所启发和思考。

 

1、选择题分析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

【专题】必修一

【通史】中国古代史 

【类型】推理型、常识型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答案】B

【解析】族谱不仅仅是为移民而编修,故A项错误;早在1684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就在台湾设一府三县,为加强对台湾的统治、促进台湾地区的开发,清政府组织福建等地居民移民台湾,故C项错误;乾隆年间台湾与大陆已经统一多年,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并未受到阻碍,故D错误;早在康熙皇帝统一台湾之后,大陆移民就大量来到台湾,到了乾隆年间,有的已经在台湾长期定居,安居繁衍,而挥之不去的中国人思想上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宗法情结,割裂不断的是台湾同胞与大陆人民同根同族、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故而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因而 B正确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必修二

【通史】中国近代史 

【类型】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有的中纺公司。 抗战胜利后,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下,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而不是出售纱厂给民族资本家,实际上仍然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延续,是与民争利,挤压了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D项正确;日伪纺织企业并不能等国于中国整个轻纺工业,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侵扰、国民政府的压榨、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战乱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已经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专题】必修一

【通史】世界古代史 

【类型】推理型、阶段特征型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公民大公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A项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阿里斯托芬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几乎同一时代的人,当时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染成红色的绳子说明公民对于政治的热情在逐渐消退,但并非失去,故B项错误;D丧失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参政不仅是雅典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既然是义务,那么就有强制性(如九年义务教育),就可能因不履行义务而被处以罚款,故而C项正确。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考点】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专题】必修二

【通史】世界现代史 

【类型】因果型、阶段特征型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截然不同,故未受到经济危机的破坏,也就无所谓大小,故A项错误;“4年之后也就是1932年,正是美国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也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一边是大萧条,一边是欣欣向荣,所以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显著成就,故B项正确;所谓经济危机就是产品的相对过剩,包括农产品在内,所以美国并不存在城市农产品的供应问题,故C项错误; D项包含范围过大,一五计划主要是在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非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公有制也并非美国人羡慕和学习的对象,故D项错误。

 

2、材料题分析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

18501945

19452000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迁移问题 

【专题】必修二

【通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 

【类型】变化类、特点类、原因类、说明类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试题解析】本题鲜明的体现了考纲中的五在命题原则——“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往年的试题有所不同的是:

1)、往年试题或者古今贯通、或者中外关联,或者考查纵向发展、或者考查横向联系,而这道题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原则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既考查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移民问题的纵向发展,又考查二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整体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

2)、往年的试题往往以小切口入手,考查宏大的历史叙事,而这道题以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移民问题为切入点,以宏大的历史叙事、全球的历史视野、纵横的历史思维,多元的历史角度,考查学生包括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拓展延伸】

表四  2011—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材料题(第40题)考查情况

年份

试题

范围

题型

立意

2011

德才观 

必修 

纵向发展 

吏治问题 

2012

交通信号灯 

必修 

纵向发展 

城市问题 

2013

海洋利用 

必修 

纵向发展 

海洋问题 

2013 Ⅱ

爱恩斯坦热 

必修 

横向对比 

科技问题 

2014

牛宋对比 

必修 

横向对比 

科技问题 

2014

东北移民 

必修 

纵向发展 

人口问题 

2015

儒学问题 

必修 

纵向发展 

传统文化 

2015

孟苏对比 

必修 

横向对比 

以法治国 

2016

人口膨胀

必修

纵向发展 

人口问题

2016

人口迁移

必修

横向对比

纵向发展

人口问题

2016

救济制度

必修

横向对比

纵向发展

精准扶贫

3、开放性试题分析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专题】必修三

【通史】中国古代史

【类型】开放性试题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证意识、历史价值观 

试题解析】本题要抓住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共性特点,就是都涉及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问题,可从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时代(如汉代、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主体(如张骞、法显、玄奘、鉴真、郑和、徐光启)、内容(如佛教的传入与传出、中华文化圈、四大发明西传、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等)、方式(如单向与双向)、影响(如中华文化对外国的影响和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述。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注意审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这里中国古代史限定了时间和空间,就不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其他相关史实限定了角度,就不要再用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例子来论述观点了;

第二、不要把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混为一谈。如文成公主入藏就属于民族关系的范畴,而不是对外关系的范畴。

【参考答案】

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拓展延伸】开放性试题作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备受瞩目。纵观历年的开放性试题,参考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具有五大特点(详情参看表五):即

1、形式多样(形式开放):即命题形式和材料呈现形式多变,如文字、地图、图片、目录、公式、表格等,始终处于探索与创新之中,体现了命题人的追求与情怀。

2、重大理论(内容开放):即命题内容往往涉及重大学科理论问题,如马克思˙韦伯之问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抗日战争相关学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

3、宏观视野(角度开放):史学研究的魅力之一就是视野开阔,角度多元,思维灵活,作为一个选拔功能极强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打开了高考联通史学研究的一扇窗户,这也是开放性试题的魅力所在。

4、答案灵活(答案开放):即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化、示例化,从一题独解一题多解,从观点正确观点明确,从学者观点自成一说,开放度越来越大,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立意高远(立意开放):往往史学立意和社会立意、价值立意相结合,立意开放而高远,体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学科功能。

当然,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笔者认为,开放性试题也并非完全没有边界。譬如设问题的时间、空间、角度限制,譬如不能出现史实性错误等硬伤。

表五  2010—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开放性试题考查情况

年份

试题内容(素材)

试题设问

学术立意

社会立意

2010

明清时期中国与近代初期英国手工业的比较

阐述

马克思˙韦伯之问

 

如何回答马克思˙韦伯之问

 

2011

西方崛起

 

史观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2012

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评析

 

史观

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2013

东汉、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比较

比较……提取……说明。

历史地理学

 

行政区划应因时而变

2013

太和殿与英国王宫、首相官邸建筑风格之间的比较

提取……比较。 

 

历史建筑学

 

建筑是物化的政治文化

 

2014

关于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目录

修改……说明

历史文献学

 

全民族抗战

 

2014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幅教材目录

指出……不同……分析……原因。

历史文献学

 

全球史观

 

2015

科技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公式

运用……探讨。

 

历史研究公式化

 

科技创新

 

2015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状况

指出……变化趋势……说明……历史原因。

计量史学

 

民生问题、传统文化

 

2016

制度构想与实践的关系

拟定……论题……进行……阐述

历史哲学

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图文材料

提炼……观点……加以论述。

历史地理学、外交史学

 

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凸显科技创新

一带一路

2016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提取……信息……加以……分析

历史地理学、外交史学

扩大对外开放

4、选修题分析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5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考点】晚清军事改革 

【专题】选修一

【通史】中国近代史 

【类型】特点类、评价类、影响类 

【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试题解析】在2015年海南卷考查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基础上,2016年,军改更是登堂入室,进入全国卷。试题并不是太难,但要注意两点:

1)、特点类材料题的答题方法——要素要点化。新军在何处?可从管理、军制、训练、武器、征兵方式、服役期限等角度和要素进行思考。

2)、影响类材料题的答题方法——思维辩证化。 托克维尔曾经说过: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这句名言是对这道题的最好注解。

【参考答案】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

【拓展延伸】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题型特点(详情见表6 

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与时政联系密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切的现实关照;  

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没有涉及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改革;选修和必修相结合; 

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510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目的)、特点、影响(作用)为主; 

 

6  2010—2016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情况

年份

改革

2010

刘晏榷盐法改革(中唐) 

2011

满清盟旗制度改革(清初) 

2012

王莽币制改革(汉) 

2013

清末新政(晚清)

 

两税法改革(中唐) 

2014

魏晋法律改革(魏晋)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魏晋) 

2015

唐代币制改革(初唐) 

养廉银制度改革(前清) 

2016

唐太宗谱牒改革(盛唐)

晚清军事改革 (晚清)

孝文帝庙号改革(北魏)

 

2016·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8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料来

【考点】郑板桥(清) 

【专题】必修四

【通史】中国古代史

【类型】特点类、背景类 

【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试题解析】古代中国的书法家不是高考第一次考到了。2014年海南卷就考到了宋元时期著名书法家赵孟頫,2016年书法家郑板桥又登堂入室全国卷。试题也不太难,要注意以下两点:

1)答艺术特点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美学思想。特别是对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的艺术特点要进行艺术审视和美学观察。

2)答历史背景要注意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包括社会的反映。

【参考答案】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分)

【拓展延伸】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型特点:(详情见表7 

1)从命题特点看:命题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与时政联系密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切的现实关照;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人物为主,没有涉及中国现代史的人物,除2015年全国卷考查俾斯麦之外,没有考查世界史的人物;人物往往是教材上不太重视但生活中耳闻能详的偏正面人物);

3)从考查目标看:考查能力目标涉及较广泛,层次也较高一些。这一点可从设问的方式得出,如概括指出评价简评说明等。

4)从答案组织看:对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要求较高。

 

7   2010—2016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查情况

年份

人物

2010

曹操(东汉)

2011

钱玄同(晚清民国) 

2012

道光皇帝(晚清)

2013

韩愈(中唐)

 

王安石(北宋) 

2014

包拯(北宋)

 

光绪帝(晚清) 

2015

丘处机(元朝) 

俾斯麦(德国) 

2016

高仙芝(盛唐)

郑板桥(清初)

蔡元培(民初)

 

三、焦点转移的高考复习

  核心素养时代元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掩卷长思,思绪良多。时代的发展,高考在变化。通过高考所反映出来的复习备考、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是令人惊讶的。例如学生历史常识、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匮乏、时空观念的错乱、概念的模糊化、知识的零碎化和污染化、方法的单一化、思维的简单化、跑偏化和零和二元化、阅读的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等等。反思当下,展望未来,真的是时候对以教师为中心,以题海战术为方式,以三轮复习为模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进行深刻反思和大胆改革了。

1、复习主体: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1)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几年了,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是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但现实是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那里并没有得到认同。特别是在高三复习的环节,以教师为本的现象更加严重。我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等同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情感体验不等同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认知水平不等同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社会阅历更不等同于学生的社会阅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复习模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落实其学习主体地位,真正的参与对知识、能力、素养的体验。

2)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一个阅读快餐化、网络化和泡沫化的时代。看似信息量、阅读量大了,然而深度和广度的阅读特别是文本的阅读非常欠缺。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和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升反降!所以应该重视和鼓励学生的文本阅读,广泛涉猎,即便是在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

2、复习方案:从以本为本到纲本结合

  笔者曾经以《高考复习的引力波供给侧改革》为题做有关高考的复习备考建议,一方面,主张要捕捉来自高考的引力波,包括立意波分布波思维波时代波等,解决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主张来一场复习的供给侧改革,解决如何应对的问题。所谓高考复习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低效或者无效供应,增加有效供应,即优化高考复习的方案。做到以下三点:

1)以考纲为依据——不要瞎跑

2)以教材为根本——不要裸奔 

3)以真题为载体——不要跑偏 

3、复习内容: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活

1)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

  高考是与高考试题对话,也是与命题人对话。适当关注命题者的研究生活,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观点等,对高考的复习备考、核心素养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特别要关注刘芃、杨宁一、吴伟、曹大为、何德章、芮信、郭小凌、孙燕京、朱汉国、李少兵、叶小兵、王奇生等命题人的研究生活。推荐大家关注刘芃的《考试文集》和杨宁一的《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

2)关注社会生活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和生活中表现出对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严重匮乏,以至于很多老师发出学生有知识无常识的哀叹和感慨?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需要反思的问题,更是我们的整个教育和整个社会需要反思的问题!在学生们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他们被保护在象牙塔中,几乎被社会隔离,与社会脱节!尤其是到了高三,很多家长以高考为由,关其手机,收其PAD,拔其网线,断其wifi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拒其看电视!诚然,这些社交方式有其弊病,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使其联结社会、了解社会的最后一条通道也被堵死了,哪里来的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呢?!

4、复习层次:从关注史实到关注认知

  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高考已经主要不是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简单记忆了,而是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唯其如此,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能才能得到落实和发挥。

5、复习安排:从注重强度到注重素养

  高强度的题海战术,以三轮复习为模式的传统高考复习方案是不是真的有效?高考成绩其实早已给出答案,只是思维的惯性和责任的不敢担当,延缓了改革的步伐。如今,核心素养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在今后的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核心素养都一定是课程改革、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素养与进度的关系、复习与练考的关系、资料与教学的关系、命题与讲评的关系、学科与学科的关系等。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