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高考真题>> 高考卷学习研究沙龙>>正文

高考选择题世界史部分相关学术背景整理

【编号:84969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佚名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6/06/03

高考世界史选择题部分学术背景整理

                新航路开辟

一、多种史观下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

   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后,逐步打破了世界孤立分散的状态,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商品”为纽带的经济关系逐步形成,并使人类向整体化大步迈进。

   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使具有开拓进取和冒险精神的新兴资产阶级快速在经济上崛起,传统的经营模式也被新生的股份公司逐步取代,商业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同时,资产阶级和探险者把一些先进 的思想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进步。总之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客观上加快了落后地区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化的起点。

  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前,各领域的文明基本史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发展的。虽有小的接触但是难以相互产生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社会史观: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的物种,如玉米、烟草、甘薯等传播到了欧洲,并逐渐遍及世界各地。麦子、甘蔗等植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的经济、生活、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

    人教版旧教材指出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新人教版也提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引发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增。支持者认为从历史大背景来看,新航路开辟使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下出现的,它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欧洲人对黄金的需求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对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所以,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但有人认为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不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根源,因为哥伦布、迪亚士等人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此时的资产阶级力量极度微弱。反对此说。最后认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的欧洲因为商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货币日益代替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由此形成了一股狂热的“黄金热”,但是欧洲贵金属缺乏,加剧了人们对黄金的狂热。所以说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从根本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对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除了教材中提到原因外,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还有:寻求资源、掠夺资源。

    寻求资源,西欧资源匮乏,有从海洋和海岛获取资源的传统习惯。15世纪,伊比利亚岛的居民先后开发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等岛,促使他们不断深入海洋,寻找资源。

    中世纪欧洲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大量贵金属流失,只能靠开采、掠夺贵金属维持收支平衡。但是巴尔干半岛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非洲的黄金受到穆斯林中间商的制约,贵金属来源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多。开发新的贵金属来源,成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哥伦布的评价

    我国学者对哥伦布的评价大致分为四种:哥伦布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2.哥伦布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应该全盘否定;3.哥伦布一生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4哥伦布功过相当,可以说是功魁祸首。

    有学者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为,哥伦布哥伦布从事的航海业本质上新兴资产阶级的事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是“伟大的航海家”。最后恩格斯曾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为推翻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为各国人民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欧洲过去的贸易关系被改变,意大利和德国的贸易关系完全衰落,其他国家则上升到前列。西方国家掌握了贸易,因此英国开始起主导作用。而在美洲发现之前,各个国家贸易所占的地位很不显著。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

。这一切导致大商业的产生和所谓世界市场的建立。欧洲人从美洲运出的大量财宝以及总的说来从贸易中取得的利润所带来的后果,是旧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与美洲的发现联系着的,是机器的出现,从而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不可避免的斗争—无产者反对有产者的斗争。

四、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东西方贸易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学界存在质疑。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从以葡萄牙人为首的西欧人向非洲西岸探险,绕非洲直接达远东时,此时土耳其人还没发展起来,并且,当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时(1498),土耳其虽然强大,但是势力尚未发展到埃及(西欧人东方贸易旧路的主要路线所在地)。

    这种说法在二战前已经普遍兴起,包括西方学者、前苏联学者。但是在二战后西方学者不再坚持此说,但我国学者长期沿用这种观点。《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有:“随着蒙古帝国的衰落,中亚的局面变动相当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顺海路运往各地。”香料贸易并没有因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所造成的干扰影响。原因是,东方运往西方的商品主要是通过海路,中亚的商路是陆路,运输量有限。并且,当代西方人主要西欧的经济政治体制或者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但我国教科书沿用的这一观点并非完全没道理,欧洲市场对香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埃及对转口的东方货物征税高,这意味着发现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航路具有价值。但问题在于,税收的提高在开辟新航路的地位到底如何。

最后,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二战后,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开辟新航路是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全球通史》皆有此认识。但关于内部竞争的具体内容(意大利人、阿拉伯人等之间或者意大利地区内的威尼斯人、热那亚人等竞争)尚有分歧。王加丰研究的比较深入、详细,可以看他的著作《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论》。简单的来说,15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在东地中海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中逐步取得垄断地位,意大利的部分工商界的势力在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的推动下势力延伸到葡萄牙等地,即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因争夺印度贸易,最终通过西班牙、葡萄牙打破威尼斯人等的封锁,这样,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国家。

                  二、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一、外国史学界对法国大革命研究视角和观点的转变。

20世纪5060年代,左翼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贵族阶级、确立资本主义统治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传统史学的阶级对立观念。

但是到60年代中期孚雷等人开始批判这种社会经济决定论,质疑大革命的性质和结果,但是尚未改变革命源于资产阶级与贵族冲突的基本模式,也没全盘否定大革命的意义,(没有1789年的冲突,没有制宪议会的成就,建基于人权和宗教宽容之上的自由主义政治秩序就没有可能。)同意大革命在创造现代民主自由方面的价值。

20世纪70年代,英美修正派阵营对18世纪法国社会结构形成了新的认识,即1789年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是同一个精英集团的组成部分,而非两个天然敌对的阶级,他们拥有相同的财富模式,相同的社会期望,相同的价值观,对社会下层抱着相同的态度。这样革命的起源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中的“阶级冲突说”,出现了“精英内部分裂说”和“政治危机说”等新的解释范式。

而在法国史学界,弗雷和里舍等对大革命的进程给出了“精英革命论“等解释,他们认为,启蒙哲学界定大革命的真正内容,即宽容、自由、平等、人权以及对王权专制主义和教会的批判。1789年在反专制主义的思想潮流中精英阶层结成临时的联盟,发起了自由主义革命。然而,带着过时意识形态的城市民众和农民介入,改变了革命的节奏。他们承认大革命是资产阶级的,但是对革命的动因和意义有着不同于传统的社会解释。 他们将革命发生的动因归于18世纪的启蒙思想,而非传统解释中的社会经济变动和阶级斗争。关于民众,不再是革命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而是和资产阶级革命相对立的,民众阻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革命的日程。

但革命史观仍然影响着大革命研究。到90年代中期,大革命史研究呈现新趋势。法国部分学者更多地关注从巴黎到外省各地的社交模式、制度演变、政治和社会实践上。英美史学界则开始强调革命时代个人或团体具体经历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对生动的历史经历的研究,突破传统的社会决定论和新的文化史观的影响。

二、关于俾斯麦和“铁血政策”

国内学者在20世纪27080年代,对于俾斯麦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如丁建弘,认为其是容克利益的忠实代表,但其利益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有接近。其国内政策,加强了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了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他的对外政策则具有强烈的争霸欧洲的性质。他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都是失败的。

但同时也有学者如孙炳辉等,反对认为“铁血政策”是“反动暴力”,他认为“铁血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历史进程的必然;“铁血政策”实质上是通过武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为之奋斗的历史功绩是应予以肯定的。但应该认识到其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牺牲他国利益,是应否定的;铁血政策通过暴力形式完成统一,这种暴力是一种推动德国历史前进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暴力,是进步的道路,而不是反动的道路。不能因为其镇压了人民而全盘否定。但是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有不足之处,资产阶级化的容克性质决定了其保守特点,成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对内镇压工农、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三、拿破仑战争的看法分歧

三、关于拿破仑及其战争

1、拿破仑战争性质转变

苏联的法国史专家认为热月政变后,法国的对外战争完全是侵略性和掠夺性的战争。我国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也是这种看法。依据是热月政变使反革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对内实行反革命专政,对外的战争必然是侵略战争。但实际上热月政变不反革命,督政府仍然坚持镇压保皇党的复辟活动,反对欧洲君主国对法国内政的干涉,积极维护革命成果。

第二种观点认为远征埃及(1978)是拿破仑战争性质转化的标志。这场战争是侵略战争。

第三种观点,认为《提尔西特和约》(1807)的签订意味着战争性质的转化。这是我国学者《拿破仑评传》等书中提出的。  

第四种,法国史学家勒费弗尔提出,1802年亚眠和约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属于自卫性质,1803年之后拿破仑对第三、第四反法联盟的战争都是侵略战争。这种观点我国学者褒贬不一。林贤报认为比较客观,他认为1805年战争是拿破仑战争的转折点,其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帝国版图,征服欧洲,因此是侵略战争。

2、拿破仑战争的作用

一种,否定拿破仑战争的进步作用。这一观点基于拿破仑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观念,以雾月政变为界否定了拿破仑及其战争的进步作用。

另一种认为,拿破仑担负着资产阶级历史使命,是法国革命的代表。拿破仑战争粉碎了“反法联盟”的复辟阴谋,保卫了法国革命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扶植了众多的资产阶级政权。总之,拿破仑战争代表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战争,对欧洲社会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认为其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如抢劫和征发被占领国家的物质财富,有掠夺性;镇压或破坏其他民族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

 一、

2.(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材料原文及出处: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危险,一旦张力扩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如火山爆发般喷发出来。幸运的是,英国用和平变革的方式逐渐变革了政体,使政治制度与社会变化基本保持同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民主化进程。

  出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8,89页。讲述英国在工业革命中,通过议会改革迈进了民主政治的大门。

英国通过议会改革迈进民主政治的大门。“光荣革命”克服了国王的专制,建立了议会的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光荣革命后形成的是贵族寡头制,大土地所有者控制议会,把握国家政权。虽说这个制度已摆脱了君主专制,在欧洲其他国家都处于君主绝对统治下、世界其他地方则更是专制横行的时候,这个制度已很不错;但它依然弊病重重,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就完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危险,一旦张力扩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如火山爆发般喷发出来。幸运的是,英国用和平变革的方式逐渐变革了政体,使政治制度与社会变化基本保持同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民主化进程。

二、

2009·海南单科·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材料原始出处:杰弗里罗伯逊《石俊哲——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新星出版社,第188页。

此段材料常被引用,如《西方对国王的两次大审判》一文中,讲述布拉德肖对国王的审判,在法庭上他发表了长篇大论来论证整个程序和判刑的正义性 他开门见山地强调国王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查理对英国人民选举出的代表制定的国家法律不屑一顾妄加论断”,这是他的根本错误所在,法庭也正因此对他提出责问 他的职位是被委任的,需要持续取得人民的同意,当人民利益受损时可以通过议会得到救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国王也是被选举的”。议会代表人民,攻击议会就是攻击人民 人民当然有权对君主进行审判定罪并废除其王位 接着布拉德肖从历史政治哲学和法律角度来论证这一点 在政治哲学方面,他阐明了什么样的情形下人民可以正当地废除世袭君主制———若君主违背国民的善良托付不能保护国民,就是单方面违反了他与国民之间的协议,这种思想比洛克卢梭等主张社会契约论要早好几十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当然,先生,这一约束是

相互的,你是他们忠实的君主,他们是你忠实的国民……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

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布拉德肖进一步解释道,查理的独裁政府就是暴政,对人民托付的违反就是叛国,“自从你和你的人民分道扬镳之日起,你就必须为所犯下的所有血案承担责任。”英国普通法和上帝律法对杀人犯的规定是处以死刑,而且这个规定对任何人都适用,君王也不能例外。

三、(2010·全国Ⅱ卷文综·201649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出处,国王不承认法庭的的审判权,国王说道:英格兰从来不是一个选举制的王国。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科贝特中校在这里,你可以问他,是不是用武力逼我从怀特岛到这里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但是我没有看到这里有贵族。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一个国王也是必要的,而这就是你们所称的送国王到他的议会的办法么?

    布雷德肖说道:“先生,本法庭等候你说一句肯定的答复。我们的权威何在已经告诉你了,你以为这还不够,但我们却以为是足够了。我们知道我们的权威是建立在上帝和王国的基础上的权威。”

   (法)F.基佐著;伍光建译,一六四○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2011.06,443

      四、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2015·上海单科·3)“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  )

A.汉穆拉比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

B.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

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十二铜表法”

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公民以公民权

    这段材料,应该为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有翻译为: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指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到:“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指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

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

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二、2014·广东文综·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材料出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三、(2014·四川文综·9)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材料出处: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9163.  

   在西塞罗看来,只要有符合自然的法才称得上是法律,才能体现公共的意志。关于自然法思想与罗马法,可以参考《自然法思想与罗马法的发展》谭建华,《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四、(2010·江苏单科·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出自《十二铜表法》。

                 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2014·广东文综·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这段材料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6页。

   恩格斯指出:“《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愈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楚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就愈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愈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长。这样,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销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第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第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以俄国为例。到1918, 《宣 言》俄文版版次冠于世界各种文版之首,共七十次。在这当中,有两次高潮,一次是19171915,一次是1905年。在19171915年间,《宣言》连续出版了十三次。在1905年,《宣言》俄文版达十三次,平均一月一次还多,创《宣言》出版史上的纪录。就在同一年,全世界其他译本发行次数共有十一次。

   此外,恩格斯也说过:“《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

    可参考赵小军《<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各国的传播》一文。

二、

2007·宁夏文综·32)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2012·全国大纲卷·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这两则材料均出自巴黎公社《告法国人民书》1871420日。

  节选

   这一次巴黎又为全法国而辛苦工作和遭受苦难,巴黎准备以自己的战斗和牺牲来复兴法国的智慧、道德、政治和经济,并使法国获得光荣和幸福。

   巴黎要争取的是什么呢?

   承认并巩固共和国这个符合人民权利、符合社会的正常自由发展的唯一政体;

   保证每一公社拥有全部权利,保证每一个法国人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和一个劳动者在法国全境实行公社的充分自治,这种自治将能发挥他的全部能力和志趣;

   巴黎公社的自治应只限于以条约与它联合的其他一切公社的同等的自治,各公社的联合应可保证法国的统一。

   巴黎公社不可剥夺的权利是:

   批准公社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规定并分配税收,管理地方服务事业,组织诉讼程序、民警和教育事业,管理属于公社的财产;

   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各类负责的、受经常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

   完全保障人身自由、信仰自由和劳动自由;

   公民通过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由保卫自己的利益,来经常参加公社的事业,公社应该保证这些权利,因为公社负有全责监督正确而自由地行使集会权和出版自由,并保证这些权利和自由。

   组织城市的防御力量和国民自卫军,国民自卫军选举自己的长官并负全责维护城市秩序。

   自然,如果巴黎认为在全国中央行政机构(全体公社代表联合会议)中,上述原则已经实现,巴黎就不再要求任何地方保证。

   但是,由于自己的自治并享有自己的行动自由,巴黎在认为需要的时候,保留进行本城人民所要求的行政改革和经济改革的权利;建立促进教育、生产、交换和信贷发展和推广的机构;密切注意时代的需要、各有关的人的愿望以及从经验中得来的资料,使政权和财产公有。  

   我们的敌人指责巴黎,想把自己的意愿和自己的领导权强加给全国其他各地,说巴黎企图独裁,说这就会是对其他各公社的独立和主权的真正侵犯,这么说他们不是错了,就是为了欺骗全国。  

   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我们的统一,不是别的而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难以忍受的集权。

    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全体人民的幸福、自由和安全——各地倡议的自愿联合,是各个个体的自由白照的合作

   318日人民自动发动的公社革命,开辟了一个实验性的、积极的和科学的政治的新纪元。

   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让我们受骗子和诽谤者所欺骗的亲爱的伟大祖国在最后得到安宁吧!……

   至于我们,巴黎的公民们,所负的陡命就是完成最新的革命.这一为历史增光的一切革命中最广泛最有成果的革命。

    我们的责任是斗争并取得胜利!

  (录自莫洛克编、何清新译《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卷,商务印务馆1961年版,第310312)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08,266

三、

   (2012·浙江文综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原文: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这里,我们不谈在现代一切大革命中表达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巴贝夫等人的著作)。  

   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

   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关于这个时期,我们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来代替。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

    诚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主要是代表工人阶级这一受苦最深的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但是,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地位,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他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甚至生活最优裕的成员也包括在内。因此,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

    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  

    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它们所知道的只是这种对立的早期的、不明显的、不确定的形式。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阶级斗争愈发展和愈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愈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所以,虽然这些体系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一些反动的宗派。这些信徒无视无产阶级的历史进展,还是死守着老师们的旧观点。因此,他们一贯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创办单个的法伦斯泰尔,建立国内移民区,创立小伊加利亚,(pep袖珍版的新耶路撒冷,——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呼吁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他们逐渐地堕落到上述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了,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更加系统地卖弄学问,狂热地迷信自己那一套社会科学的奇功异效。

    因此,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认为这种运动只是由于盲目地不相信新福音才发生的。在英国,有欧文主义者反对宪章派,在法国,有傅立叶主义者反对改革派

中共中央党校编,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人民出版社,1978.10,68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后,国内外学界基本否定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各种偶然事件巧合的结果,是少数人呢阴谋发动的。但是 在90年代时大多数已认为十月革命是俄国深刻的全国危机的结果。20世纪初的俄国在社会、经济领域显著落后于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1904-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一战的失败等,迫使俄国改变落后的面貌,这是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俄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写道:“为了在19-20世纪之交严酷的世界形势中保全自己,俄罗斯也必须强大起来》”俄罗斯学者海莫松明确指出:“这场即将发生的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在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上层”和“下层”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此外,还受到腐朽、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的阻碍。

    关于19172月爆发的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俄国革命走向问题,(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是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现在仍有分歧。有认为十月革命担不起这个称呼,或者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不成熟,在旧俄国不存在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吴恩远等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进入死胡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此时革命的前途是把资产阶级革命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二、

   关于苏联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的争议

   认为苏联工业化就是军事化、否认工业化与苏联社会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苏联工业化的所有指标、或者主要指标没有完成,所以工业化是失败的”;有些人认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遭受巨大损失,国家、人民浪费人力、财力。

   反对者则认为从十月革命起到1950年代,苏联社会现代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付出巨大代价,但是取得巨大成就,劳动人民生活环境根本改善和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工业化为俄罗斯迈向现代化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一、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路线

2014·广东文综·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崭新尝试,它第一次为经济落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也深深地影响了广大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实施的反复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将新民主主义与新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考虑。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最早在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就已传人中国。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也比较早地对新经济政策进行思考和研究,他肯定新经济政策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以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为借鉴,开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实际,进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造。1945年党的七大期间,毛泽东在口头政治报告中,联系俄国当年的情况说:“我们不要怕发展资本主义。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差不多占整个社会经济的百分之五十。”他批评党内有的同志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说:“我们的同志对消灭资本主义急得很。人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还要经过新经济政策时期,又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集体农庄发展了,粮食已主要不由富农出了,才提出消灭富农,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2]在七大的结论中,毛泽东强调:“中国也要发展资本主义。……我们提倡的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有它的生命力,还有革命性。……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它是革命的、有用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的。”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比较 》王晓荣

二、(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

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关于苏共十九大,“苏共十九大是是斯大林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斯大林出席大会这个事实本身就赋予代表大会一种惊人的“神圣性” 和“崇高性”,这一点体现在代表大会公报的每一页。他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也成了一件大事——不仅因为这是多年领导一个大国的领袖的最后一次公开讲话,而且因为这次讲话本身非同一般。更重要的是,由联共()中央委员会书记Г.M.马林科夫向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作的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也是斯大林式的。是的,报告的文本是别人写的,报告的语言风格都是别人的。但从报告的精神实质、内在激情,甚至报告的结构来看,都是斯大林式的。”

后来,马林科夫意识到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收入低、农副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存在,提出改善农业畜牧业生产状况的办法,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的决议。三、(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材料出处: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是投机倒把,无视这一点是很可笑的。

怎么办呢?难道宣布投机倒把活动可以不受制裁吗?

不。应当重新审查和修改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宣布一切盗窃公共财物行为,一切直接或间接、公开或秘密地逃避国家监督、监察和计算的行为,都要受到制裁(事实上要比从前更严厉三倍地加以惩办)。正是要这样来提出问题,....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需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p.224)《列宁全集》第41卷。

此外,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中提出“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p.327)

四、(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1931年,斯大林在一次演说中强调必须使苏联工业超高速发展时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旧俄历史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因为落后而不断挨打。蒙古的可汗打过它。土耳其的别克打过它。瑞典的封建主打过它。波兰和立陶宛的地主打过它。英国和法国的资本家打过它。日本的贵族打过它。大家都打过它,就是因为它落后。……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斯大林选集》下卷,第272-27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落后必败论”偏颇 谨防借此瓦解人民斗志 》

五、2012·江苏单科·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这段话的背景,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发表《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次收,凌宁多次论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实行改良主义办法的必要性。

而在早年列宁是激烈反对改良主义的,曾撰写《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深刻剖析改良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危害。他认为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欺骗,是资产积极腐蚀和剥削工人的工具。此时的列宁推崇和实行的“革命”的手段,他用“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并运用革命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斗争的深入,“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俄国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总结十月革命后前三年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频,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这样,自1921年春开始,列宁明确提出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取代原来革命的办法。他强调:“在一个小农经济如汪洋大海的落后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如果不运用一种千百年来人们熟悉的也是自然的方法即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的方法,来建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而是继续直接用政府下命令的方法来强制剥夺农民,那就在干蠢事,那就等于愚蠢的自杀。”他承认:“我们还没有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经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但我们有找到这种途径的唯一办法,这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两年后,列宁认识到当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需要发展合作制、租让制、贸易自由和商品生产时,这些本身就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并不存在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

总之,当时经济建设上不可能用政治革命的方式解决问题,来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的存在,利用他们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时,改良主义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措施,而是一种制度和经济结构。在其之上,经过国家的调节形成了新的经济结构。而在早年,马克思、列宁等人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要废除现存的生产关系和占有形式,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的一切社会结构,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并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无产阶级统治。

但革命到改良并不意味着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左亚文、王梅清《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改良思想解读》

六、(2011·海南单科·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材料出处: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p.217)《列宁全集》第41卷。

列宁: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七、2009·广东历史·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对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引发一系列的恶果:农业生产停顿、工业生产下降、货币制度崩溃。广大农民无法再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表现出强烈不满。1921年春,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

列宁此时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提出:“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强攻”指的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过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派,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办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2014·海南单科·1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背景:独立后的美国确立邦联整体,邦联议会是邦联之下唯一的中央机构,行政机构设置简单,行政受到国会和州政府的限制。 即便邦联国会通过了决议 , 但执行仍然受到各州的制约 。邦联国会没有征税的权力,财政收入除了发行货币 、对外借款 ,主要依靠各州摊派的款项。然而各州并不按国会指定份额交纳 ,“只送去它们认为方便与合适的东西,这往往要看战场离自己的州有多远 ”,当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 “各州便觉得没有理由来满足邦联政府的要求了 ”。邦联不得不摇尾乞怜般哀求各州送交分派的款项,1786 , 新泽西更是断然拒绝支付国会分摊费用。邦联政体下的行政权非常有限 , 而且立法制约行政 , 地方制约中央 , 这一体制在战争中尚能得到各州有限支持 , 勉强运转。然而,战后矛盾转向国内,各州为地方利益而各自为阵,全国像一盘散沙,处于动荡和混乱, 甚至国会连开会的地点都飘忽不定弗吉尼亚州州长爱德华·伦道夫深感邦联既“不能抵御外敌入侵”,“不能制止各州之间的争执”,而且原本应有的利益也“得不到作为邦联政府官员既无权,无法施展才华,又丝毫没有荣耀,许多政治精英远离邦联政府,宁可在地方任职,甚至过闲云野鹤的日子,也不到邦联任职。最后连选举国会主席都成了难题 ,1786113日纳撒尼尔·戈勒姆就任国会主席期满 ,之后整整三个月因议员人数一直无法达到法定人数而不能选举出下一任主席。华盛顿给法国好友拉法耶特的信中提到:“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有缺陷的政府,这个国家的一些很有思想的人现在都认同这个判断 ”。17875月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由此导致了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二、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必修一教师用书)

我国史学界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基本上都能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即承认1787年宪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又认为该宪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对1787年宪法的肯定或否定程度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一种观点认为,1787年宪法,就其产生的过程来说,完全没有民主的基础。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既不是基于人民的创议或同意,也不是基于各州的授权,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这种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既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而是由州议会或州长产生,新宪法制定后,也未交人民直接表决,而是由各州的制宪会议批准。这些制宪会议的产生,又未经广大人民参加选举,不能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因此,新宪法可以说与人民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在评价美国宪法时,也应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整个世界的政治环境,那时候,世界各国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美国新宪法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其首创的共和制、民选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制,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曹绍廉:《美国政治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另一种观点则是对1787年宪法持基本肯定的态度,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革命的一大成就,是保守派的业绩,是一个进步的文件。

第一,联邦宪法虽然满足了保守派的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但是不能忽视它同时也是有利于整个美利坚民族,有利于人民的。这是因为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代替过去的松散的联盟,不仅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且有利于保卫国家的安全。

第二,1787年宪法还包含了大量的民主因素,主要表现在:(1)宪法中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该原则虽然有压抑人民的消极作用,但也有积极的一面,三者可互相限制、平衡。(2)宪法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创造了现代“联邦制”国家形式,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3)确立了共和制。(4)实行民选政府制度。(5)体现了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的原则。(6)宪法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程序,体现了杰斐逊“死人不能统治活人”的思想,后人必须结合当代实际修改宪法。

总之,1787年的美国宪法是美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国家制度发展演变的产物。1787年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力量,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调解了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使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果。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衡制度,使美国成为实行“三权分立”最早的国家之一。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在世界各国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对美国还是对其他各国都具有进步意义。由于宪法是在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取得政权,国内阶级矛盾上升的条件下制定的,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妥协的产物,所以它又具有鲜明的保守性和反人民性。(录自《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近代史卷》)

美国学者对宪法的评价:

美国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宪法多有讨论。在承认其局限性的同时,多数学者对美国宪法对美国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持肯定态度。分歧在于宪法所规定的分权制对政府效能和政府责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近年来宪政所面临的挑战,如政治选举中的金钱因素、权钱交易、媒体对政治的影响和对民意的左右、政治人物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的关系及其与个人隐私的界限等问题。

美国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对美国宪法在以下几方面的看法基本一致:

一、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的最高法,也是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

二、美国宪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现实。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包括人民主权、限权政府、共和政体和公民权利的不可剥夺性等)和机制(包括联邦制、三权分立和权利法案等),既是对欧洲(尤其是英国)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这些原则和实践,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三、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以后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是制宪者当初始料不及的。一位政治学教授1995年曾评论道:“未得到解决的奴隶制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具爆炸性的问题,终于导致了一场大内战。战争结束了,问题并未结束。奴隶制包袱继续到今天,美国黑人的被奴役,已证明是头等重大的社会和政治灾难。”

四、美国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其本身也成为一种妥协的机制。制宪者当初的目的,并不是创造一种十全十美的、民主正义的、能流芳百世的政治制度,而是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走向失败边缘的邦联的途径。各州的代表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是多元的,由此产生的宪法必然是多元利益相结合的产物。宪法并没有忠实贯彻《独立宣言》中所宣示的美国的立国理想与原则(如人人生而平等),但它始终是一部“活的宪法”,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宪政原则和实践不断受到挑战,但通过修正案,改正了宪法的某些缺点,使原来的宪政安排不断得到更新,以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这是1787年宪法所以在此后200年间具有“超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学者们在以下方面存在分歧:

关于三权分立,学者对分权使国会和法院能够有效地制约和防止政府领导人独断专行和滥用权力这一作用持肯定态度,并无分歧。但对于分权制对政府效能和政府责任所产生的影响,则存在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分权导致国会同总统的对立,造成政治僵局,总统因国会的阻挠而不能制定和实施前后一致的、有效的全国政策,从而削弱了政府的效能;由于权力分立,国会和总统可以推诿责任,使任何政党和个人都不能对政策的得失负责,因而造成公众对政治冷漠。持此意见者主张修宪,采用某种形式的议会制。

另一种意见认为,美国政府所遇到的困难,不是政府结构造成的,因此不需要修改宪法,改变分权制和采用某种形式的议会制。美国自建国起就实行三权分立,这并未妨碍有能力的总统决心采取迅速行动。

此外,随着近年来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如克林顿政府时期因府、院矛盾使联邦政府的某些部门一度被迫关门、克林顿弹劾案、2000年的选举僵局等,暴露了宪政体制的一些缺陷,因而一些学者呼吁进行宪政改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史观

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

进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解析】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 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历史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1、全球史观“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提出,1955年巴勒克拉夫出版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一书。书中,他根据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形势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明确指出传统的‘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史已为现实所不容,必须‘重新定向’他说:‘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事件己经不够了。我们必须尝试采用更加广阔的世界史观。’‘新时代的历史学家’应当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与所有的时代。1976年问世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他更明确指出:‘更加广阔的历史观’就是全球历史观。他写道:‘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一一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全球史观”是建立在人们的意识对全球化现实反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正如巴勒克拉夫所说:“在当前世界性事件的影响下,历史学家所要达到的理想是建立一种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文明的经历只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具体而言,“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一一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全球史观要求超越对某个社会的研究,而考察更广大的地区,考察各大洲的、各半球的,乃至全世界的背景。全球史观还要考察那些对不同社会中人们之间交流有促进作用的网络和结构。最后,全球史观要求关注各地区、各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结果。”

2、现代化史观,是近年来我国历史学科理论中涌现的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尽管对于现代化这一概念,“学界一直在进行着许多讨论,经济学家主要从工业与服务业在社会中占有的比重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政治学家主要以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程度来解释现代化;社会学家则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整合程度来看待现代化水平;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结构的变化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综合这些观点:“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种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传统体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也引发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国的历史学家们把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现代化理论相结合,终于形成了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发展观。该史观认为:

“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动态过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即‘一元性’;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复杂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即‘多线性’。”

3、文明史观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来构建学科体系,对其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和发达农业文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进步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忍不拔追求文明的诚恳步伐。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由于多种合力的影响,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会形成多种类型的文明,如在农业文明时代,就有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区、以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中亚和西亚文明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区。我们应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还应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在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划分时,改变按社会形态“由底向高”的传统做法,以中国文明的发展演变为主导线索,并按照中国文明在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进行历史分期。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好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也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3、欧洲中心论,简单地说,即,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优越。20世纪,欧洲中心论这个词语被杜撰了出来。德国地缘政治学家卡尔·豪斯霍弗尔在“太平洋的地理政治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欧洲中心的(Europe - centric;)的概念,是在全球政治的范围内将欧洲与其他

地方相比较而得出的。20世纪70年代,欧洲中心主义(Europoc;entrism)这个词语被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由萨米尔·阿明制造出来。1988年,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这个词语被首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出现了。其后,很多学者对欧洲中心论进行诊释,在赛法立·阿拉达斯看来,欧洲中心论是指“受欧洲唯一性和优越性思想灌输而形成的价值观、态度、观点及思想导向”,他还说,欧洲中心论包括“从源自欧洲经验的模式、范畴和概念出发来理解欧洲以外的历史和社会的一种趋向”。卡伦加将欧洲中心论定义为“一种支配和排外的思想和行为;其基础是认为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以欧洲文化和欧洲民族为中心,其他所有文化和所有民族最多只处在边缘地位,甚至是毫不相干的”。之后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升了欧洲假定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世界,如马克思·韦伯、小林恩·怀特、埃里斯·琼斯和约翰·霍尔等将他们的个案研究置于宗教的、种族的、环境的以及文化的假定的优越性之上,把欧洲看作是世界发展的主轴和主要动力;一些学者进一步延仲了1819世纪的阶段论,使得欧洲中心论向西方中心论转化。例如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学者把现代社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欧洲的西北角(英国、法国、荷兰)为主导,其代表是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民主革命;第二阶段以欧洲东北角(德国)的急速工业化为主导;第三阶段的主导者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福山将黑格尔所说的日耳曼世界换成了美国。在他看来,人类往昔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争论时代已经结束,历史发展归于终结,人类现在已经统一到了西方文明,即作为人类政府最终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普及。

关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的变化,还可以参考《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林甘泉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对胡佛反萧条措施的评价,学者有分歧。

早期基本持否定态度,如载于《历史教学园地》(198611期)的《试论胡佛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策》一文,基本对胡佛政策持否定态度。

该文提到1931年夏,美国经济衰退逐渐进入最严重的阶段,胡佛政府对经济无能为力,再加上1932年大选,胡佛被迫采取联邦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政策。

19321月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铁路公司提供贷款。7月国会通过金基金救济与健身工程法,增加复兴金融公司资金,允许其向州、市贷款,用于救济和以工代赈、自负盈亏的建设计划,资助剩余农产品出口和农业信贷公司等。对此美国有学者认为,这种干预的方向错了,所以尽管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也无法挽救经济危机。但这些干预措施比之前美国任何危机时期的干预规模都大。默里罗思巴德《美国大萧条》。

而近年来有学者重新评价胡佛的反萧条政策,认为胡佛在大萧条中受制于他的经济哲学,表现出无能(民众看到的)、无为(传统学术界认为的),更多的应是因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徘徊表现出的无奈。《胡佛与美国1929-1933年——重评胡佛的反萧条措施》大萧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笔者认为肯定胡佛的措施。其指出胡佛从192910月股市崩溃后,有采取政府干预的的措施,他通过扩大政府公共工程项目开支、提高关税、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等财政政策,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国内市场、提高国内购买力;在农业方面,1929年之前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产品销售发、建立联邦农业局。危机爆发后,成立谷类稳定公司收购多于粮食来保障农产品的价格水平。最终胡佛对经济危机做出力所能及的应对,为之后的经济复兴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总之学者们对胡佛的认识在变化对胡佛应对危机的国家干预的措施由之前的否定变为肯定。

二、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此材料在韩安俊《关于柯立芝繁荣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出现过。

这一材料反映出国民经济的繁荣,教材简单概括为工业部门生机勃勃。教材关于柯立芝繁荣的、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认识基本吻合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如提到繁荣时指出此乃“虚假繁荣”,经济危繁荣的同时出现贫富分化(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贫富差距大,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最后爆发经济危机。这里采用了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基本盾)

关于消费不足理论,可以看一篇博文:

【转】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by?Dracula_乾坤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6e34ff010174t1.html。另外,(安生:中国经济怎么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9/16/11166563_546294809.shtml)虽然讲的是中国现在的消费不足问题,但是是理解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个很好的借鉴。

学者们对罗斯福新政认识存在分歧,除了普遍肯定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反对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把短期的经济危机变成了大萧条。南方周末——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http://www.infzm.com/content/19834,中曾列举了对罗斯福新政持否定态度的著作:“《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经济学诺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布坎南都曾盛赞该书。又比如罗斯福时代的经济专栏作家Henry Hazlitt一生坚持批评新政,其要旨被总结在《经济学一课》一书中,该书从1950年代畅销至今。历史学家John Flynn的《罗斯福迷思》则描述了罗斯福本人限制自由、破坏宪政的一面,旨在“把罗斯福还原成一个正常人”。另一个历史学家RobertHiggs在《危机和利维坦》一书中,同样表达了对罗斯福政府大肆扩张、限制经济自由的不满。”罗斯福提高税率、建立“工作项目管理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价格管制政策、银行拆分政策等都受到质疑。

三、(2009·四川文综·2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美国《1930年关税法》背景材料)【资料来源】《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作者:林珏/19958月第1/超星藏书??SSID:10041678

美国《1930年税法》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胡佛总统采用提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一次尝试,结果引来国际间争相效法造成国际贸易大幅度下降。1934年罗斯福总统在1930年关税法第二部分《贸易的促进》中加上第350条,修订后的法案,使总统在处理国际贸易事务中有确定;‘互惠’或仃止‘互惠’的权力。

一、《1930年关税法》的产生

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国内提高关税的呼声仍然是有增无减。19291月,国会召开丁关税改革听证会,再次试图帮助农场主摆脱萧条。国会议员霍利(Hawley)和斯穆持(Smoot)4月份联名提出关税法议案。同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陷入空前的大危机。此时不光是农业要求保护,—个个工业部门也大喊大叫地要求增加保护以刺激就业。1930年产生了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的法律——霍利-斯穆特关税法(Haw1eySmoot Tariff Act)。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尽管降低税率的商品有235种,并有75种商品由征税改为免税,但就总体来看、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而根据l 932年进口情况看.估计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53.2%。

尽管胡佛总统认为这一关税法符合美国的最高利益,但它所产生的后果却是严重的。由于高关税限制了进口、1914年以来其他国家对美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为阻止危机蔓延,各国对进口部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竞相征收新关税或采取其他限制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刺激国内生产复苏。1931年英磅贬值,1934年美元也跟着贬值,为了保护本国通货,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部实行了进口管制。这样一来,原先指望通过扩大贸易来恢复全球经济的幻想在各国严格的外贸管制下破灭了,世界经济进一步趋于恶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全面大萧条,生产直到1936年才略有好转,对外贸易的恢复则比生产复苏还要滞后。以世界进口总额为例、1928年时已达601亿美元,但到1938年却仅为246亿美元,不足大危机前的一半。

当然这里也有价格下跌的因素。

当时并非无人反对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据说曾有一千多名经济学者上书胡佛总统,要求他否 决此法案。但他坚持认为新关税法将改变经济形势,即使产生了不良后果也可通过总统所拥有的税率调整权力来克服。显然他低估了30年代这场大危机的严重性,单靠一两个新税法是不足以使经济复苏的。后来的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才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复苏问题。

二、《1930年关税法》的修正

193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从该年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美国外贸政策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互惠关税而降低平均税率,打破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实现贸易平等待遇。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

前已述及,1930年霍利一斯穆待关税法将关税提高到美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到1932年,平均关税率己达到59%,而进口额下降到自1905年以来的最低点,出口额也只略高于1905年的水平。”高关税与大危机结合在一起,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应.保护主义再度兴起。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翌年通过了进口税法案(The lmport Duties Act),规定除以前各种关税照征外,原免税的商品一律征收从价税10%,并设立了关税顾问委员会,随时建议政府修正税率。同年7月至8月,英国又在渥太华召开不列颠帝国会议,签订了渥太华协定。根据这一协定.英国与它的自治领及属地结成帝国优惠体系,互给优惠,一致对外建立关税壁垒。

这—举动引起美国等国家的强烈不满。就美国而言,在它与欧洲和北美的贸易中,英国、加拿大的贸易占了主要比重。1932年,世界贸易活动几乎停滞,美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29年的约96亿美元锐减到29亿美元,还不到13、可见对贸易冲击之大。

1932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胜利,次年就任美国总统。针对国际贸易瘫痪和金融危机,国际联盟在19336月于伦敦召开了一次世界经济会议。会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恢复国际贸易,二是重整国际汇兑机制。在这次会议上,以国务卿赫尔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坚决主张减少不必要的关税壁垒;但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的代表则队为关税的降低应建立在稳定货币的基础上,为此提出了稳定货币的具体计划。7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无保留地反对固定汇率制度,因为他担心这会影响到他“新政”中增加就业的目标。由于罗斯福的态度,伦敦会议以无限期推迟而草草结束。

这次会议以后,大多数国家重新加强了保护贸易措施。不过会议也在三个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1)在通商条约中补充了“公平待遇”条款;(2)订立国际公约,以防止利用某种检疫规章作为间接保护措施;(3)召开农产品国际会议,通过签订国际协定来调节生产和稳定市场。

1934年初,罗斯福总统在赫尔的倡议下,向国会递交了《互惠贸易协定法案》(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Act),并于同年6月获得通过。这一立法是对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的修正。是在1930年关税法第二部分《贸易的促进》中加上第350条增订而成。该法有效期为3年,但在未失效前共延长了11次,直到1962年才失效。该法赋予总统下述权限:

(1)与外国政府或其代表缔结贸易协定的权力。

(2)总统在缔结贸易协定时.如必要或恰当,有权修改现行关税率和其他进口限制,有权延续或缩短现行关税和贸易协定所包括的对待定商品的现行待遇。但关税增减不得超过现行关税率的50%和在课税商品清单与免税商品清单之间移动的权限。总统制定的关税率和其他限制适用于在国外栽培、生产和制造的一切商品(无论是否直接输入美国)

(3)如果外国由此而在贸易上对美国实行差别待遇,或者实行妨碍达到本法律目标的行动和政策,总统可以对该国的所有商品停止执行本法律的规定。

互惠贸易协定法是在世界贸易瘫痪、经济萧条的非常状态下提出的。为了刺激国内生产和就业,罗斯福政府把目光放到世界市场.认为美国虽然比其他国家更具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但也可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得到好处。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生产力的发展已为国内市场所限制,而且也因为美国还需要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然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关税正在“不适当地压迫和限制”着美国的贸易。要扩大美国商品的国外市场,改善美国人民的生活,克服国内的失业和不景气,建立和保持美国农、工、矿、商业等部门间的良好关系,就应该发动一场减少关税壁垒,扩大出口的运动。为此,他要求国会授权总统一定的权力。这正是互惠协定法授予总统上述权力的理由。

总统从该法中获得的权力,大大提高了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上的灵活性。同时该法也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条款(Unconditional Most-favored-nation C1ause),规定美国政府与任一国家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均自动平等地适用于其他与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同样,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也适用于美国,不得受到歧视。这一非歧视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后来成为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基本原则。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形成时,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经济实力急剧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大量流入,到1938年,黄金储备量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同时,英国实力下降,英国特惠制和英镑区妨碍了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美国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以及诸如竞争性货币贬值、多种汇价、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

但英国在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仍然不小。

1943年美、英国在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上形成了两个计划: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双方争夺世界金融霸权。最终1944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它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由此,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通黄金发生关系,美元成为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主地位确立。

作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它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典型的金本位下, 金币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可以自由铸造 ,而且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所以汇价的波动受到黄金点制约,波动界限是狭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通货膨胀严重,金市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移动受到阻碍,金本位制陷入严重危机 。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使世界的货币金融关系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第一次危机。各国先后组成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加强外汇管制,实行外汇倾销,进行激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实行固定汇率制,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2、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基金组织要求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

3、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战后因为黄金储备枯竭,许多国家推行货币贬值,国际收支困难,这一问题由基金组织提供个贷款得到缓解。5060年代后,基金组织的贷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由欧洲转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同时,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帮助恢复、发展经济的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由初期的欧洲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和黄金储备的减少迫使1971年美国总统宣布“新经济政策”,此时,美元国际信用下降,各国争先向美国挤兑黄金,美元危机爆发,货币金融领域日益混乱。

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各国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加剧了西方货币市场的混乱。到1973年,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相继用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这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随着欧盟实力的提升,欧元兑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2013·山东基能·30)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

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材料出处:

金融危机之后,面对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深度衰退,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形成了小范围的贸易循环:中国从巴西购买铁矿石和大豆,从南非进口铁矿石以及镁、铜和其他金属,印度则保证其对铜的需求,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

原文是用来说明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到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不确定性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特征。

《经济热点解读:新兴经济体需求内部难题》

二、关于欧盟的一点补充。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欧盟的盟旗上的12颗黄星代表圣母玛利亚的守护。铭言为“多元一体”,59日为“欧洲日”

   欧元自199911日在奥地利、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在200211日完全取代成员国的货币在市场流通。

三、2014·福建文综·24)表1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 38%             43%            42%              30%

1996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口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GDP中所占比重,反应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外贸依存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贸依存度与扩大内需》

四、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英)约翰凯伊《一本书看懂世界经济》。

关于民营化,1970年代欧洲主要国家因受石油危机的冲击,出现了通货膨胀率上升、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率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国有化产业经营恶化且亏损持续蔓延、国家财政赤字扩大的问题,同时在对外贸易上的摩擦激化。此时国有化、“大政府”的问题暴露,欧洲各国认识到不是“市场的失败”二十“政府的失败”,各国经济政策转向,开始重视民间的自由竞争市场和纠正“规制的失败”,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和民营化政策出现。到1970年英国率先掀起了民营化浪潮。民营化在削减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成果十分显著。 欧洲各国经济好转,逐步走出滞涨。通常不主讲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新自由主义浪潮”。这一浪潮在西方世界历久不衰,长达20余年(90年代),但1991年的新一轮经济衰退沉重打击了新自由主义。之后“全球化”浪潮掀起。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进一步发展。

总之新自由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在20世纪发展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变革,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沉重的经济危机,扭转了凯恩斯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发达国家重新走出困境,推动西方现代化走出工业化阶段,进入新一轮以网络信息产业革命为特征的后现代化、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狭义,经济的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从事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广义的全球化是全球各种力量融合的国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错综复杂的动态复合系统。到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成为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