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中国历史教师网>> 学人学术>>正文

聂幼犁教授大会发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山乐承千姿方有仁

【编号:14327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 张小明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0/09/0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山乐承千姿方有仁

聂幼犁[1]

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祝大会圆满成功!感谢大会主席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向大家学习!方才,我见到了许多来自各地的老朋友,很高兴,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缘,今天又重逢在黄浦江畔;认识了许多年轻的新朋友,更是兴奋,那是因为我感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后继有人。

本来,所谓致辞只需几句话,多了就适得其反,但秘书处一定要我多说几句。怎么办呢?说说我最近反复思考的三个问题吧,可能与中学历史学科教师教育有关,特别是与学会建设有关。

一、关于史学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关系问题

史学几乎天生就是因教育而生的,无论口碑相传的神话、史诗,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梁启超的为了改造“国民性”,追求的都是古今之传承和未来的憧憬。另外,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懂史学,否则就谈不上进行历史教育。这些就是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天然渊源与联系。然而,这并不等于两者是一回事。随着史学的发展,一部分人专事客观历史的研究,一部分人专事运用史学成果教育后人。前者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事实,面临和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他们的认识如何符合以及怎样解释史实;后者研究的对象是后代的教育,面临和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如何与怎样运用史学的成果——被恢复的真相和史学的思想逻辑、方法、情感乃至人格,更有效地促进后代的发展,养育他们的公民素质。正如我国的科普大师“高士奇爷爷”,他的研究和贡献启迪了无数科学的心灵,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可能比一般科学家更功德无量。这个道理在新课程改革到今天,大家应当是能够有共识的。世界上有数百门科学,但不等于它们都能成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一门科学是否能成为中学课程之一,取决于孩子素质发展的需要。如果(至少在理论上)能满足这个需要,才将其建设为中学课程。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学科中心”论,而且可以使中学历史课程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从而,有正确的生存定位,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有实在的效果和效率。否则,呵呵,借用一个很不恰当但有可能说明问题的比喻,就像当年毛泽东所说:“搞无产阶级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中学历史教育的课程和研究就永远处于某种附庸的状态,其实质是不懂教育和教学,无视孩子们天赋的受教育权。

二、关于中学历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还知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次检验的颠扑不破的道理。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取得过不少成就,但也有一种严重脱离第一线教学实践的倾向,所谓的理论研究似乎就是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的东西,加上“中学历史”两个字,然后选择和列举几个教学实践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不仅是懒汉,而且是头足的倒置。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有害于实践,更不可能丰富和发展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理论应当来自实践,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研究的“实验室”,是其生命的源泉。但是,我们知道先哲们还说过,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没有理论探索的中学历史教学是没有希望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研究的水平代表了它的高度,是它的里程碑。我说这个话,是有针对性的。确实,现在有一种论调,强调了实践却轻视了理论,似是而非地以不正确的理解或个别错误的理论研究为靶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定正常的、正确的理论研究,并进而呼吁只要“一线教师”的“独立”研究,否认理论研究的价值。这是一种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经验主义”倾向,教训也是深刻的,其结果是自我阉割,局限了自己的发展。在文学领域,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演出的大家,也有专门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巨匠,各方互补,谁也离不开谁,大大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史学领域,有专门进行客观历史探索的史家,也有以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史和史学理论家,他们都为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认真想来,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又何曾不是这样?

三、关于“海派文化”及其历史内涵问题

“海派”说的是我国的“海派文化”、“海派特点”,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似乎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有人说,我国中学历史学科也有“海派”,我相信这是一种真诚的美誉。我不知道事实上是否真的已经如此,但我期盼有此,哪怕刚有苗头。上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老一辈确实有特点、有贡献,我们也在作这方面的努力。然而,海派是什么?都说是“海纳百川”、“敢为人先”。我觉得这只是描述了现象,没有点到本质。为什么有这个特点?从历史的积淀和深层次看,它包孕的是吴越文化和外来文化:

第一,“竞”而不“争”。远古百越民族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所以,有人称其为海洋民族海洋文化,可能有些过分,但有一定的真理性。商末周初,泰伯“三让王位”于季历,传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自己和弟弟仲雍“奔吴”,来到江南荆蛮之地,既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明,又随乡入俗,文身断发,“荆蛮义之,归之千余家”,发展了勾吴文化。“三让王位”是识大体、不“争”锋,开拓吴地是“竞”事业、谋创新。这样,兄弟之间你做你的大事儿,我干我的绝活儿。天下之大,何以争同一碗饭而得生计?

第二,“浪”而不“漫”。海派文化的另一个来源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另三位是平原君、信陵君和孟尝君。过去,上海称为“申”。黄浦江也由“黄歇浦”、“大黄浦”演化而来。这是楚文化的融入,以浪漫为特征。然而,它虽然保持了自由的“浪”,却并非完全无拘无束地“漫”。须知人是群体生活、有灵有思的动物,有规则才会有社会,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3、“西”而不“洋”。中国历史有“五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之说,这是因为近代的上海最早划出了“外滩”、“大马路”、“跑马场”,允许“老外”到中国发展,遂引入“西学”和工业文明。从这一百年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可以看到,老城厢经过几度浴火的涅槃,最终既汲取了外来的先进,又保持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的独立与辉煌。

以上三个问题是不是很值得今人反思?值得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学历史课程和中学历史研究团体时思考?一孔之见,即兴阐发,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要说:无论怎么看,无论如何做,人文学科和人文课程就要有人味儿,时代赋予我辈的使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文、人性的觉醒和崛起,使我们的中学历史课程及其教师教育——

OF THE TEACHERBY THE TEACHERFOR THE TEACHER

OF THE STUDENTBY THE STUDENTFOR THE STUDENT!

2010820



[1] 本文原系笔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学会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820日上海年会上致辞时的即兴演讲,根据回忆见诸文字时作了补正和修饰。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