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教研教改>> 课程培训聚菁>>正文

转变视角,品历史情韵【原创精品】

【编号:38225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robinham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3/05/27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盲点:1、断章取义,割裂课程标准大、中、小目标间的联系;2、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把握不到重难点,把历史课上无限增肥;3、忽略历史学科的边界问题,把历史课上成了艺术欣赏课。而这些盲点的中心问题是:忽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

 

转变视角,品历史情韵

——研修过后的思索

荣成三中   付昕

当孔子的“仁”、理学的“格物致知”、星光璀璨的唐诗宋词,映入眼帘的时候,我感到了茫然;面对着《日出》、《向日葵》,我曾经是那么的无措。研修过后,重新审视必修三的历史教学,颇受启发。在必修三的历史教学中,具有历史味道的历史课究竟应是个什么样子?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由学生被感染到真正去感悟,触及心灵深处,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我认识”,甚至是“自我修养”的一部分。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盲点:1、断章取义,割裂课程标准大、中、小目标间的联系;2、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把握不到重难点,把历史课上无限增肥;3、忽略历史学科的边界问题,把历史课上成了艺术欣赏课。而这些盲点的中心问题是:忽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即如赵亚夫老师所讲:必修Ⅲ在于通过思想文化解读人类自身的文化基因,包括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必修Ⅲ如果不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向学生们揭示人性的话,它的存在意义就丧失了必修Ⅲ的教学价值。

由此可见,如何使必修三的历史教学,尤其是文化史的教学更有效必须做到转换视角:视角一、立足课标,方能把握正确而有效地价值导向;视角二、把握历史的教育功能,上出课堂的历史味;视角三、把灵魂注入到学生的心灵——设计有效地教学方式。

下面以科技史教学为例,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从课程标准的解读中,领悟其精神实质和内在涵义。我把科技史的教学概括为“三驾马车”——概述、认识、感悟。

如何把三驾马车整合在一起的,如何在科技史的课上体现历史和人文,以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为例。

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由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主干线索:日出东方——科技之光;残阳西下——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旭日东升——民族的复兴。

【日出东方——科技之光】——自豪篇

把发明、发现以列表的形式以体现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大致梗概和基本轮廓

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完成知识层面的目标。

夕阳西下——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揭源探秘篇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朝代都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全国四通八达,不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技的交流和传播。只有在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顺畅的情况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等才有可能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问题一: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古代中国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参考答案: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书中详细总结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和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制造流程,以及组织管理生产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确切的数据。

材料三: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

问题二:从以上的材料中,你是否找到传统科技与近代科研的区别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是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材料四:“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一奇迹归功于生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产生了大量力学上的、化学上的、以及物理学上的新事实          ——恩格斯

材料五:“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问题三: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的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固守的农耕经济、吃人的科举制、传统儒学强调的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等等,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从自然环境上考虑

【旭日东升——民族的复兴】——创新篇

材料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1世纪来临之际,人类迎来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抢占下一个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当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的冲突与碰撞之后,我们需要反思,昨天的悲剧是否会重演?民族的振兴靠什么?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编辑一期手抄报,主题自定。

当暑期十天的研修已离我们渐渐远去,时间带不走我们对历史教学的反思,当我们真正“坐下来真学,静下心深思”时,最初对于新课改的躁动也逐渐回归理性,历史教学的真正有效需要我们学科底蕴的积累和沉淀,转换视角,方能品出历史的情韵,铅华褪尽,让我们真正入境……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5 ,访问人次:4691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