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正文

简论中日两国的友好使者——日本遣唐使

【编号:135024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刘小宏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8/11/21

点击下载附件

 

简论中日两国的友好使者

 

——日本遣唐使

 

 

云南省江县第六中学    刘小宏

电话:15987737810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则是日本派出的友好使者——遣唐使。遣唐使到中国来吸收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

一、遣唐使出现的历史背景

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开放,在当时的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影响力在东亚地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一个共同文化圈。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封建制度刚刚确立,中央集权亟待巩固的阶段,而唐朝得政治制度已趋完备,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社会文化富有国际色彩。日本政府对繁荣强大、蓬勃发展的大唐帝国羡慕不已,因而主动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遣唐使的派遣

    日本皇室为汲取大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自舒明天皇2(公元630)至宽乎6(公元894)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6次。

    遣唐使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四等官,有时在大使之上置执节使或押使(代表)。这些人是从通晓经史、擅长文墨、精通唐朝情况或有一技之长的人中选任。使团的成员有知乘船事(相当于船长)、造船都匠、船师、船匠、拖师、做人(侍候高官的从仆)、挟秒(舵师)、水手长、水手、射手、杂使、译语、主神(神官)、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卜部、音乐长、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手艺师)棋奕能手等等。还有不少留学生、留学僧随行,所以人员很多。初期约二百四五十人,一般分乘两舶,中期约五百人左右,后期最多时达六百多人。均分乘四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庞大的友好和学习的使团,在世界古代史上是少见的。

二、遣唐使的路线

遣唐使来华路线主要有三条航路,分别是北路、南路和南岛路。

北路:从三津浦(今大坂市南区三津盯附近)出发,沿濑户内海西进——至筑紫的大津浦(今博多)——壹岐——对马——朝鲜南岸——山东登州登陆。之后,陆路经莱州——青州——兖州——汴州(开封)——洛阳——长安。这是公元8世纪以前的遣唐使惯走的航路。这条航路虽费时,但因靠岸航行,较安全。

南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大津浦启航后沿筑紫西海岸南下,绕经夜久(屋久岛)——奄美(大岛)——横渡中国东海——到达扬子江口,经明州或杭州——苏州——扬州——楚州——汴州——洛阳——长安。公元701年以后的遣唐使因日本与统一朝鲜半岛的新罗关系紧张,多走这条航路。当时西南诸岛已归属日本,可以经由这些岛屿到达唐土。另一条是由大津浦至筑紫的值嘉岛(今五岛列岛和平户岛);由此横断东海至扬子江口。这是公元8世纪70年代以后遣唐使常走的航路。取这条航路是考虑到,经由南岛的航路不仅所需时间长,而且要冒横渡东海的危险,既然同样冒险,不如从筑紫直接横渡东海,缩短航程,节省时间。

南岛路:从松浦博多出发,沿九州西岸南下——萨摩——种子岛——屋久岛——奄美——横越东海,经扬州——大运河——邗沟——通济渠——汴州——洛阳——长安。

这在造船、航海术尚很幼稚,又没有掌握海洋气象知识的条件下是非常艰难的。遣唐使在往返途中常道风暴,船破人亡,或漂流到南方岛屿被岛人杀害。

三、遣唐使的作用和意义

遣唐使在二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成行十六次,规模之大,历时之久,牺牲之巨,为后人所惊叹。他们的成果之丰,对日本文化提高和国家改造所作贡献之的宏伟,为世所公认。

首先,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日本派遣遣唐使目的一是发展与大唐的友好关系,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其次,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政治上,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创造了自己的政治制度。如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就参考了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从天皇朝廷到地方的官制也是仿照唐的官制改革而成;《大宝律令》则基本是照搬唐朝令制订的。          

遣唐留学生分为留学生和留学僧,一般从有才华的贵族子弟和僧侣中挑选。留学生进入国子监所属六学馆之一,各自学习专业;学问僧主要在长安、洛阳等地各大寺钻研佛教。据木宫泰彦的《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留唐学生约144名,大部分是留学僧,留学生只有14名。在平安朗以前遣唐留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较长,有的长达二三十年之久。他们精通汉文,熟悉中国的典章文物。生活起居同唐人一样。有的留学生甚至在唐娶妻生子。由于他们学习时间长,又同中国人久处,所以不仅其文化知识,且在生活习俗上都深受唐的影响,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如阿倍仲麻吕(698—770)717年入唐,学成仕唐,取华名晁衡,历任司经同校书、左拾遗、左补遗、卫尉少卿、卫尉卿、秘书监等职。他工诗文,同唐代诗人李白、王维、储光蘸、赵弊等人交谊深厚。公元753年晁衡回国时,不少诗人作诗送别。他在途中遭风漂流安南,李白误以为晁衡沉船遇难,特作诗哀悼: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首诗虽是悼诗,李白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大诗人的艺术才能。李白和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再次,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回国后,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膳大丘在长安国子监学经史,回国后任大学察助教;大和长冈在唐学唐律,回国后与吉备真备修订律令24条;菅原梶成在唐学医,回国后任针博士侍医,桔达势在唐以文才闻名,回国后推广中国书法,留学僧玄昉(?一公元746年),于公元716年与吉备真备入唐,唐玄宗赐紫袈裟准三品职。公元735年携经论5000多卷及佛像回国,在兴福寺传法相宗。后来受圣武天皇的宠遇,任为僧正,与吉备真备左右国政。留学生吉备真备在日本人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记意的基础上,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片假名”, 留学僧空海则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创造了日本假名字母,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日本在文字、历法、医学、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无不受大唐的影响。当时日本都城的规划以及宫廷、寺院等建筑几乎完全仿唐。在生活用品中,最受日本人喜爱的莫过于唐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从日本传统和服中看到唐服的影子。

    与此同时,日本朝廷对使团成员按身份发给数量不等的丝、绵、布,作为旅费;又对大使、副使赐给大量砂金。唐朝方面也赐日使物品。所以使团人员从日本带到中国的物品可以用来交易,购买大量唐朝物品带回日本,流入京城市场。可见遣唐使还起了官商的作用。

遣唐使还有—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送留学生和留学僧入唐学习;接他们学成回国。如吉备真备、玄防、最澄、空海等都是搭乘遣唐使的船只往返的;所以说遣唐使对日唐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遣唐使作为中日两国友好往来的使者,给日本带来了改造国家体制,提高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等好处,促进中国文化东渐。从中可以窥知日本民族具有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点,遣唐使为日本的文明起飞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以致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积极吸收西方文明,使日迅速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遣唐使因完成了其特殊的历史使命而永载中日两国史册。

 

 

 

参考资料:

1《日本遣唐使简史》池步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日本史》吴廷璆主编

3《新编日本通史》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制作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12 ,访问人次:6701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